【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连杆后副车架及包括其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连杆后副车架及包括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在汽车领域中,小型汽车的三连杆后副车架通常采取上下片搭接焊的结构形式。摆臂安装于上下片垂直翻边的开档处。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现有技术中塞焊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为了满足整体刚度要求,在上片10、下片20的开档处增加了加强板30,并在车身安装点附近增加了四个支撑板40。上片10和下片20的开档处设置有摆臂安装位置11。上片10和下片20之间通过塞焊加强板50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然而,上述这种方案虽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是车身安装点处的刚度性能仍旧较差。同时整体重量较重,零件数量与焊缝较多,部分区域焊接难度高。如果试图通过多处减重孔以降低重量,仍高于目标值。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了后副车架的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连杆后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上片和副车架下片,所述副车架上片和所述副车架下片上下焊接为一体,所述副车架下片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于安装摆臂,使得所述摆臂与所述副车架下片之间过渡平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连杆后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上片和副车架下片,所述副车架上片和所述副车架下片上下焊接为一体,所述副车架下片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于安装摆臂,使得所述摆臂与所述副车架下片之间过渡平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片的至少一部分向下翻边与所述副车架下片焊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片的中部区域向下翻边与所述副车架下片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连杆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下片上设置有翻边孔,所述翻边孔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下片的中部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连杆后副车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宜珑,张才伟,贾辰,王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