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属于环境监测设备领域。它包括车厢,由前向后依次分隔为前仪器室、监测室和后仪器室,在前仪器室顶部安装控制室,车厢结构完全根据各种仪器设备检测需要设计,便于拖挂移动和固定布置,具有拓展性与灵活性。便于检测监控,满足不同监测对象、监测条件下的监测需求,充足的内部空间可以使其放置更多的仪器,实现对多种参数的同时观测,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六参数(CO、O
Semi trailer typ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ispla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
本技术涉及车载移动检测设备或检测车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体系通过固定站和移动站相组合的形式来建立,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体系以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为单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国内的固定站建设已经比较成熟,相比之下,移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就有所不足,都在进行各种尝试,这些移动监测有的是针对水环境,通过无人监测船对城市内的河水质进行监测,有的是针对大气环境,大部分是通过车载的形式来实现对大气的移动监测,还有一些是依靠无人机、气球作为载体的空中监测。已经在应用的车载的移动观测平台主要是通过将中小型的客车进行改造,在其内部安装监测分析仪器,还有一些与车体分离的空气监测车厢型车载的移动监测平台,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安装在监测车厢内,载荷这类空气监测车厢通过皮卡车来运载。目前国内的车载移动平台还有许多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受到车内空间有限制约,车内可以安装的空气监测分析仪器的数量明显不足,因此,不同的移动检测车对于大气中各成分和参数的监测种类也都各有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建造移动观测平台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在技术和经费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下,导致现有移动观测车功能不足,应用不便,在遇到一些综合性污染等情况下,不能完全胜任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满足不同监测对象、监测条件下的监测需求,具有拓展性与灵活性。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包括车厢、监测仪器及校准仪器,所述检测仪器包括气体分析仪、PM质量浓度监测仪、黑碳气溶胶探测仪、浊度仪及质谱仪,所述校准仪器包括动态校准仪、零气发生器以及标气钢瓶;因不同的仪器对于其适宜的工作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仪器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噪音、震动、散热、温度),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环境需求,因此,为了避免不同仪器之间的交叉影响,操作人员与仪器之间的交叉影响尽,尽量保证监测分析的准确性,以展示车前进方向为前方,所述车厢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车厢内依次分隔为前仪器室、监测室和后仪器室;所述前仪器室上部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置有通讯模块及服务器,用于所述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存储;所述前仪器室内设置有气体分析仪、PM质量浓度监测仪、黑碳气溶胶探测仪、浊度仪、动态校准仪和零气发生器;所述监测室侧部设置有侧门,监测室内设置有标气钢瓶和电源;所述后仪器室尾部设置有尾门,后仪器室内设置有激光雷达和质谱仪;所述前仪器室及后仪器室均设置有若干个大气采样口。前仪器室各类精密仪器设置居多,因此比后仪器室更靠前,离车头更近,能够保证大部分仪器的稳定,尽量降低震动。因常规检测室的仪器对于环境承受能力更高,所以将侧门开设在常规检测室,供日常使用。除了侧门与尾门车厢没有设置其他的门窗,而且连接处均完全密封,使室内的空气与外界隔绝,最大限度的减少室外的温、湿度对于舱室内的影响;同时,所述前仪器室、监测室和后仪器室均安装有空调,能够根据本舱室的所要求,来调节室内的温度,进而同时调控湿度。优选地,所述车厢内固定有靠车厢壁的机柜。优选地,所述气体分析仪、PM质量浓度监测仪、零气发生器和动态校准仪均通过弹簧缓冲减震器安装于机柜上,所述黑碳气溶胶探测仪和浊度仪均通过橡胶减震器安装于机柜上,所述激光雷达和质谱仪均通过钢丝绳减震器安装于机柜上。优选地,所述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还包括用来安装车厢的车架,所述车架下部设置有空气悬挂系统和设置有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系统)的后轮轴。优选地,所述控制室外壁与车厢前部外壁之间安装液压或电动驱动的连杆或链条升降折叠结构。优选地,所述控制室外壁与车厢前部外壁之间铰接连接,控制室外壁底部具有折叠结构。优选地,所述控制室后侧壁为铰接安装且能够向上开启的顶翻门;顶翻门的设计能够给展示车增加一个出入口、通风换气口,该出入口可便于操作人员在展示车顶部架设例如小型自动气象站等其他仪器,便于在顶部进行维护,其顶翻门向上打开90度后,即可以起到一个局部顶棚的作用。优选地,所述车厢外壁上部安装显示器。优选地,所述车厢外壁下部安装有嵌入式的设备室。优选地,所述车厢后部外壁安装有尾梯,同时在尾梯对应的车厢上部安装有护板。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车厢结构完全根据各种仪器设备检测需要设计,便于拖挂移动和固定布置,配有配电系统、监控系统等,便于检测监控,满足不同监测对象、监测条件下的监测需求,具有拓展性与灵活性。充足的内部空间可以使其放置更多的仪器,实现对多种参数的同时观测,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六参数(CO、O3、SO2、NOX、PM2.5、PM10)的监测,以及黑炭颗粒物(BC)和重金属质量浓度的监测,也能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还可以对大气的光学特性一同进行探测,而且这些观测都是实时在线观测。该平台所具备的对大气的监测分析能力,其所具备的监测要素种类之多,数据分辨率和精确度之高,已经达到了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的水准;(2)为应对不同的仪器对于其适宜的工作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仪器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噪音、震动、散热、温度),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环境需求,以展示车前进方向为前方,本技术提供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车厢内依次分隔为前仪器室、监测室和后仪器室,能够避免不同仪器之间的交叉影响,操作人员与仪器之间的交叉影响尽,尽量保证监测分析的准确性。(3)本技术提供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应前仪器室各类精密仪器设置居多,因此比后仪器室更靠前,离车头更近,能够保证大部分仪器的稳定,尽量降低震动;将侧门开设在常规检测室,供日常使用,能够提高展示车内各种仪器对于环境承受能力。(4)本技术提供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除了侧门与尾门车厢没有设置其他的门窗,而且连接处均完全密封,使室内的空气与外界隔绝,最大限度的减少室外的温、湿度对于舱室内的影响;同时,所述前仪器室、监测室和后仪器室均安装有空调,能够根据本舱室的所要求,来调节室内的温度,进而同时调控湿度。(5)本技术提供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控制室外壁与车厢前部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杆或链条升降折叠结构,能够实现控制室的升降,便于使用时候的应用,与非使用时候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控制室下降、折叠回缩后的车厢顶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行走轮;3、前仪器室;4、后仪器室;5、监测室;6、顶台;7、控制室;8、通讯模块;9、牵引装置;10、气体分析仪;11、PM质量浓度监测仪;12、黑碳气溶胶探测仪;13、浊度仪;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仪器及校准仪器,所述检测仪器包括气体分析仪(10)、PM质量浓度监测仪(11)、黑碳气溶胶探测仪(12)、浊度仪(13)及质谱仪(15),所述校准仪器包括动态校准仪(16)、零气发生器(18)以及标气钢瓶(22);/n所述车厢(1)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9),车厢(1)内依次分隔为前仪器室(3)、监测室(5)和后仪器室(4);所述前仪器室(3)上部设置有控制室(7),所述控制室(7)设置有通讯模块(8)及服务器(19),用于所述检测仪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n所述前仪器室(3)内设置有气体分析仪(10)、PM质量浓度监测仪(11)、黑碳气溶胶探测仪(12)、浊度仪(13)、动态校准仪(16)以及零气发生器(18);/n所述监测室(5)设置有侧门(24),内部设置有标气钢瓶(22)和电源(17);/n所述后仪器室(4)内设置有激光雷达(14)和质谱仪(15);/n所述前仪器室(3)及后仪器室(4)均开设有大气采样口(26)。/n
【技术特征摘要】
1.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仪器及校准仪器,所述检测仪器包括气体分析仪(10)、PM质量浓度监测仪(11)、黑碳气溶胶探测仪(12)、浊度仪(13)及质谱仪(15),所述校准仪器包括动态校准仪(16)、零气发生器(18)以及标气钢瓶(22);
所述车厢(1)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9),车厢(1)内依次分隔为前仪器室(3)、监测室(5)和后仪器室(4);所述前仪器室(3)上部设置有控制室(7),所述控制室(7)设置有通讯模块(8)及服务器(19),用于所述检测仪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
所述前仪器室(3)内设置有气体分析仪(10)、PM质量浓度监测仪(11)、黑碳气溶胶探测仪(12)、浊度仪(13)、动态校准仪(16)以及零气发生器(18);
所述监测室(5)设置有侧门(24),内部设置有标气钢瓶(22)和电源(17);
所述后仪器室(4)内设置有激光雷达(14)和质谱仪(15);
所述前仪器室(3)及后仪器室(4)均开设有大气采样口(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固定有机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挂类厢式环境监测展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析仪(10)、PM质量浓度监测仪(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荣,朱才俊,迟旭光,丁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南京浦蓝大气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