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抽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1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抽汲机,包括抽汲模块、用于为抽汲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用于控制抽汲模块和动力模块动作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支撑抽汲模块、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支腿模块和单元结构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油缸上下提放的运动实现自动抽汲作业,取代传统抽汲机设备与井架分离的工作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抽汲机不需要另外安装井架,即可进行自动连续的抽汲作业,且能精确地控制抽油杆上下行程和速度,准确模拟了实际采油作业,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还可以与目前油田的修井机配合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抽汲机采用电、液传动与操控,这种传动与操控方式顺应了当前主流装备技术发展的趋势,符合日渐严格的环保要求。

Hydraulic swabb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抽汲机
本技术涉及地下油气采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抽汲机。
技术介绍
抽汲是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工序之一,抽汲机是目前进行抽汲的主要作业设备。传统抽汲机主要采用滚筒-井架-天车-游车的工作形式,首先将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通过齿轮箱等传递给滚筒,而滚筒又必须配合井架、天车、游车等才能实现自动抽汲功能。这种工作和传动方式结构复杂,操控繁琐,安全性差,极易发生上碰下砸事故,工作效率和动力利用效率低,燃油、钢丝绳消耗大,作业准备工序复杂,搬家和维护费用高,跑冒滴漏问题严重。根据上述抽汲机的现状,在结合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本技术研制了一种液压抽汲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移运、转场方便、经济效益高、使用寿命长,环保的液压抽汲机。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抽汲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抽汲机,包括抽汲模块、用于为抽汲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用于控制抽汲模块和动力模块动作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支撑抽汲模块、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支腿模块和单元结构模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抽汲机,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抽汲模块包括手动抽汲模式和自动抽汲模式,所述手动抽汲模式与所述自动抽汲模式共用一套机械结构。其中,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源、分动箱、油泵和散热器,所述动力源通过所述分动箱将动能传递至所述油泵,所述油泵输出液压能与流量至所述控制模块和抽汲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阀组、传感器、仪表、管路和电气控制模块;所述电气控制模块既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工作逻辑关系对所述动力模块输出的液压能、流量进行分配,同时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传感器实现所述抽汲模块的动作。其中,所述抽汲模块包括外滑架、内滑架,驱动所述内滑架沿着所述外滑架滑动的液压油缸、以及能够在所述内滑架上滑动的滑移小车,所述内滑架的顶部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外滑架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移小车上,所述滑移小车上设置有油杆组件固定头。其中,所述抽汲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油缸上提和下放动作的限位开关;当所述内滑架向上运动至所述限位开关的下设定点时,所述限位开关将指令自动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所述液压油缸的进油口与回油口的油液工作方式进行相互切换,即进油口变回油,回油口变进油,以实现油缸向下运动;当所述内滑架向下运动至所述限位开关的上设定点时,所述限位开关将指令自动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所述液压油缸的进油口和回油口中油液的工作方式进行相互切换,即进油口变进油,回油口变回油,以实现油缸向上运动,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自动抽汲功能。其中,所述支腿模块包括油缸、以及内外伸缩支腿;油缸中的液压油通过驱动所述内外伸缩支腿运动来调整抽汲机的工作宽度及工作高度。其中,所述单元结构模块包括车架、液压油箱、燃油箱、以及电池组,所述车架的四周设置有护罩,所述抽汲模块、动力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支腿模块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其中,所述内滑架上还设置有液压绞车模块,所述液压绞车模块用于抽汲过程中的辅助作业。其中,所述动力源为电动机和/或柴油机。本技术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抽汲机,通过液压油缸上下提放的运动实现自动抽汲作业,取代传统抽汲机设备与井架分离的工作模式。本技术中的抽汲机不需要另外安装井架,即可进行自动连续的抽汲作业,且能精确地控制抽油杆上下行程和速度,准确模拟了实际采油作业,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还可以与目前油田的修井机配合作业;本技术的抽汲机采用电、液传动与操控,这种传动与操控方式顺应了当前主流装备技术发展的趋势,符合日渐严格的环保要求。并且,包括抽汲模块、用于为抽汲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用于控制抽汲模块和动力模块动作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支撑抽汲模块、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支腿模块和单元结构模块。并且,本技术中的液压抽汲机采用机械限位,故不可能发生上碰下砸的问题,因此其安全可靠性能有了极大地提高。本技术中的抽汲机还具有如下优点:1.移运、转场方便。由于本技术的抽汲机具有自动升降功能,所以当抽汲机需要移运或者转场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升降功能实现上、下车,不需要另外租用汽车吊等起吊设备,且自动升降功能的操作非常简单,从而可以极大地节省搬家费用;2.经济性高。本技术的抽汲机中的液压传动效率高,节省燃油,基本不使用钢丝绳,也不需要每次使用时均缠绕钢丝绳,其自带井架,系统结构精简,更换配件和维护费用低,并可多套设备共用一台载运车;3.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抽汲机的作业准备时间大幅缩短,工作完成之后清场工作也非常便捷、省事,从而大大减轻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本技术的抽汲机的提升速度比较快;4.环保。本技术的抽汲机效率高,排放少,机械传动部件少,基本消除了跑冒滴漏问题;同时,本技术的抽汲机装有全封闭式的接油盘,即使出现因易损件老化而发生的渗漏,油液也不会污染外部环境。5.使用寿命长。全液压系统,结构精简、模块化、故障率低,维护保养方便;6.两种工作模式。本技术的抽汲机的自动抽汲模式和手动工作模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抽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压抽汲机的内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液压抽汲机的外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液压抽汲机的内滑架和外滑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液压抽汲机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液压抽汲机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1-抽汲模块,2-动力模块,3-控制模块,4-支腿模块,5-单元结构模块,11-外滑架,12-内滑架,13-液压油缸,14-滑移小车,15-滑轮组,16-钢丝绳,17-固定架,18-油杆组件固定头,51-车架,52-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抽汲机,包括抽汲模块1、用于为抽汲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2、用于控制抽汲模块和动力模块2动作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支撑抽汲模块1、动力模块2与控制模块的支腿模块4和单元结构模块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抽汲机,通过液压油缸上下提放的运动实现自动抽汲作业,取代传统抽汲机设备与井架分离的工作模式。本技术中的抽汲机不需要另外安装井架,即可进行自动连续的抽汲作业,且能精确地控制抽油杆上下行程和速度,准确模拟了实际采油作业,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还可以与目前油田的修井机配合作业;本技术的抽汲机采用电、液传动与操控,这种传动与操控方式顺应了当前主流装备技术发展的趋势,符合日渐严格的环保要求。并且,本技术中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抽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汲模块、用于为抽汲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用于控制抽汲模块和动力模块动作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支撑抽汲模块、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支腿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抽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汲模块、用于为抽汲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用于控制抽汲模块和动力模块动作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支撑抽汲模块、动力模块与控制模块的支腿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抽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汲模块包括手动抽汲模式和自动抽汲模式,所述手动抽汲模式与所述自动抽汲模式共用一套机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抽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动力源、分动箱、油泵和散热器,所述动力源通过所述分动箱将动能传递至所述油泵,所述油泵输出液压能与流量至所述控制模块和抽汲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抽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阀组、传感器、仪表、管路和电气控制模块;所述电气控制模块既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工作逻辑关系对所述动力模块输出的液压能、流量进行分配,同时用于通过控制所述传感器实现所述抽汲模块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抽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汲模块包括外滑架、内滑架,驱动所述内滑架沿着所述外滑架滑动的液压油缸、以及能够在所述内滑架上滑动的滑移小车,所述内滑架的顶部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外滑架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移小车上,所述滑移小车上设置有油杆组件固定头。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昌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海俊惠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