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本体、流体入口、一级减压通道、二级减压腔、二级减压油嘴、流体出口,其中,所述流体入口开设于本体的第一侧;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为中空结构并设置于本体内部;所述二级减压腔设置于本体内部能够接收从所述一级减压管道流出的流体;所述二级减压油嘴设置于二级减压腔内并与二级减压腔相互配合设置,所述二级减压腔中的流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与一级减压通道中的流体流动方向垂直。所述流体出口开设于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流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取代手动节流阀,具有双级减压降速功能,能够避免泄压管路水合物冰堵,能够减小振动和噪声等。
A balanced pressure relief device for gas well operation under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
技术介绍
井带压作业起下管柱,在接箍通过动密封装置时,需要关闭其中一个动密封装置,打开接箍需要通过的另一个动密封装置,在此过程中需要泄除两个动密封装置之间的高压气体或其它流体。目前,通常做法是在泄压通道上安装一个平板阀、一个手动节流阀和一个液动旋塞。在安装调试时,凭借个人经验手动调节节流阀开度,远程液动控制打开液动旋塞阀观察泄压流速和管柱管线振动、结霜以及噪音情况。因人为因素使得调节的压力范围不确定,在低温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液动旋塞阀和手动节流阀水合物冰堵、泄压管线结霜和噪音太大等问题,将直接导致平衡泄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泄压管路水合物冰堵,能够减小振动和噪声的平衡泄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可以包括本体、流体入口、一级减压通道、二级减压腔、二级减压油嘴、流体出口,其中,所述流体入口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为中空结构并设置于本体内部,所述一级减压通道的一端与流体入口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减压腔连接,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中的流体沿第一方向流动;所述二级减压腔设置于本体内部能够接收从所述一级减压管道流出的流体;所述二级减压油嘴设置于二级减压腔内,所述二级减压油嘴包括流通通道以及分别设置于二级减压油嘴两端的流进口和流出口,所述流通通道设置于流进口与流出口之间,所述二级减压腔中的流体经所述流进口流入后沿第二方向通过所述流通管道从所述流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流体出口设置于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流出口连接。在本技术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泄压装置还可以包括泄压通道以及泄压堵头,所述泄压通道设置于本体内部,所述泄压通道的一端与二级减压腔连接,另一端在本体的第三侧边设置有开口,所述泄压堵头可拆卸的设置于开口处用于封堵所述泄压通道,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二侧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通道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本技术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泄压装置还可以包括堵头容纳腔、堵头、泄压口以及泄压堵头,其中,所述堵头容纳腔设置于本体内部并在本体的第三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堵头容纳腔与所述二级减压腔连接,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二侧平行;所述堵头与所述二级减压油嘴相对设置并用于封堵堵头容纳腔,所述堵头内部设置有贯穿堵头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一端与二级减压腔连接,另一端与泄压口连接;所述泄压口开设于堵头的一侧并与泄压通道所述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泄压堵头可拆卸地设置于泄压口内用于封堵所述泄压口,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减压油嘴可拆卸的设置于二级减压腔内,所述堵头容纳腔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二级减压油嘴的径向尺寸。在本技术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液动旋塞连接,所述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放喷管线连接。在本技术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呈喇叭状且内径沿流体流动方向均匀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的平衡泄压装置能够取代手动节流阀,具有双级减压降速功能,能够避免泄压管路水合物冰堵,能够减小振动和噪声等,能够保障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系统正常工作;(2)本技术的二级减压油嘴能够根据井压和流体性质进行更换,方便平衡泄压装置的维护和清洁,安装维护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能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在本技术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示泄压装置可以包括本体11、流体入口12、一级减压通道13、二级减压腔14、二级减压油嘴15以及流体出口16。所示流体入口12设置于本体11的第一侧。所示流体入口12的一端用于流体的流入,另一端与一级减压通道13连接。一级减压通道13设置于本体11的内部。一级减压通道13的一端与流体入口12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减压腔14连接。二级减压腔14设置于所述本体11内部。所述二级减压腔14能够装纳从所述一级减压通道13流出的流体。所述二级减压油嘴15设置于所述二级减压腔14的内部。二级减压油嘴15与二级减压腔14相互配合设置。流体经过一级减压通道后进入二级减压腔中,二级减压腔中的流体仅能通过二级减压油嘴流出。流体在一级减压通道沿第一方向流动,流体在二级减压油嘴沿第二方向流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即流体在一级减压通道的流动方向与在二级减压油嘴中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二级减压油嘴15可以包括设置于二级减压油嘴两端的流进口15a、流出口15c以及设置在流进口15a与流出口15c之间的流通管道15b。所述流进口15a的一端能够接收从一级减压通道流出的流体,另一端与流通管道15b连接。所述流出口15c的一端与流通管道15b连接,另一端能够流出进入二级减压油嘴15的流体。所述流体出口16开设与本体的第二侧,用于将通过泄压装置的流体排出泄压装置。通过上述设置的一级减压通道和二级减压油嘴使泄压装置具双级减压减速功能,井内流体首先经过一级减压通道后被节流减压降速,再经过90°直角改变流体状态后,又经过二级减压油嘴减压降速后,进入放喷管线排放至燃烧装置,能够很好的起到减压降速功能,能降低环境的噪音,放置泄压管路结冰,保障气井带压作业安全。以上,所述本体的第一侧、第二侧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例如,如图1所述,本体是沿着纸面垂直方向具有一定厚度的本体。本体可以划分为四侧。流体入口所在的位第一侧、流体出口所在的位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为第四侧,与第二侧相对设置的为第三侧。本体的形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例如,本体可以是互成90°的直角短节。所述二级减压油嘴的长度和内径可以根据现场井压和流体的性质进行设置。例如,当井压较大时,可以设置较大内径的二级减压油嘴并配合是在尺寸较大的流通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图1所述的泄压装置基础上,所述泄压装置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本体、流体入口、一级减压通道、二级减压腔、二级减压油嘴、流体出口,其中,/n所述流体入口开设于本体的第一侧;/n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为中空结构并设置于本体内部,所述一级减压通道的一端与流体入口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减压腔连接,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中的流体沿第一方向流动;/n所述二级减压腔设置于本体内部并能够接收从所述一级减压管道流出的流体;/n所述二级减压油嘴设置于二级减压腔内,所述二级减压油嘴包括流通通道以及分别设置于二级减压油嘴两端的流进口和流出口,所述流通通道设置于流进口与流出口之间,所述二级减压腔中的流体经所述流进口流入后沿第二方向通过所述流通通道从所述流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n所述流体出口开设于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流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本体、流体入口、一级减压通道、二级减压腔、二级减压油嘴、流体出口,其中,
所述流体入口开设于本体的第一侧;
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为中空结构并设置于本体内部,所述一级减压通道的一端与流体入口连接,另一端与二级减压腔连接,所述一级减压通道中的流体沿第一方向流动;
所述二级减压腔设置于本体内部并能够接收从所述一级减压管道流出的流体;
所述二级减压油嘴设置于二级减压腔内,所述二级减压油嘴包括流通通道以及分别设置于二级减压油嘴两端的流进口和流出口,所述流通通道设置于流进口与流出口之间,所述二级减压腔中的流体经所述流进口流入后沿第二方向通过所述流通通道从所述流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流体出口开设于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流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泄压通道以及泄压堵头,所述泄压通道设置于本体内部,所述泄压通道的一端与一级减压通道或者二级减压腔连接,另一端在本体的第三侧边设置有开口,所述泄压堵头可拆卸的设置于开口处并用于封堵所述泄压通道,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二侧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井带压作业平衡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义,刘正连,胡光辉,谢意湘,李红兵,赖向东,杨宁,宋来阳,曾国玺,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