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4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包括多组同一轴线上轧辊机单元及用于轧辊机单元驱动的驱动机箱,其特征在于,轧辊机单元的轧辊孔型分别呈椭圆、圆,且孔型沿轧辊级数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有色金属轧机采用三角圆三角孔型,轧制压下量少,轧制后的成品力学性能差、不稳定的问题。

A non ferrous metal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色金属轧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有色金属轧机。
技术介绍
目前,有色金属线材加工在浇铸出毛坯后需要对其进行轧制。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轧机对金属进行轧制,对于现有有色金属轧机采用三角圆三角孔型,存在轧制压下量少,轧制后的成品力学性能差、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金属轧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色金属轧机,解决了传统有色金属轧机采用三角圆三角孔型,轧制压下量少,轧制后的成品力学性能差、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包括多组同一轴线上的轧辊机单元及用于轧辊机单元驱动的驱动机箱,其特征在于,轧辊机单元的轧辊孔型分别呈椭圆、圆,且孔型沿轧辊级数逐渐变小。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单组轧辊机单元包括呈垂直排布的立式轧机、水平轧机,且立式轧机、水平轧机与驱动机箱传动连接,立式轧机的两轧辊孔型呈椭圆,水平轧机的两轧辊孔型呈圆,多组轧辊机单元一侧至另一侧时,立式轧机的椭圆孔型逐渐变小,水平轧机的圆孔型逐渐变小,在进行金属板材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从立式轧机椭圆孔型最大的一侧送入,驱动机箱带动至少两组轧辊机单元工作,金属板材在通过多组轧辊机单元时,实现多级压缩的目的,金属板材在通过单组轧辊机时,金属板材经过椭圆到圆的加工,金属板材顺次通过多组轧辊机时,由于轧辊机单元的孔型逐渐变小,实现金属板材的延展性压伸,在此过程中,将现有轧机的三角圆三角孔型设置成椭圆孔型,使金属板材的轧制压下量增大,多组轧辊机单元一侧至另一侧时,产品经过延展孔型的轧制(孔型从左至右逐渐变小的设计),使金属成品的力学性能提升15%左右。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轧辊机单元包括呈垂直排布设置的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轧辊机单元、驱动机箱均设置在轧机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包括水平机箱、水平机箱内腔设有驱动主体,水平机箱的一侧设有两个与其驱动主体配合传动的水平轧辊,水平机箱外侧设有乳液冷却管道,水平机箱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油口、出油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包括立式机箱、立式机箱内腔设有驱动主体,立式机箱一侧设有两个与其驱动主体配合传动的立式轧辊,立式机箱外侧设有乳液冷却管道,立式机箱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油口、出油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两个水平轧辊的环形面上相对设有半径相等的半圆形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两个立式轧辊的环形面上相对设有弧形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的轧辊、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的轧辊均采用悬臂式安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轧辊机单元为六组,轧辊机单元上设有与辊扎孔型配合的轧制导卫。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轧制导卫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相对的一侧设有对接成孔型的槽口,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的一侧设有与槽口连通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有色金属轧机采用三角圆三角孔型,轧制压下量少,轧制后的成品力学性能差、不稳定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轧辊机单元包括呈垂直排布设置的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轧辊机单元、驱动机箱均设置在轧机底座上。通过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代替传统普通轧机,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具有油水分离的功能,可减缓齿轮油变质速度,延长齿轮油更换周期,延长轧机机械寿命,降低故障率,油水分离式两辊轧机、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的交替呈垂直分布(90°夹角),只有平立交替形成90°的夹角才可以实现孔型之间的变化(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的孔型分别呈椭圆、圆),达到合理加工的目的,所述轧机底座上分别设有与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配合的乳液回流槽、回油管道。(3)本技术通过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包括水平机箱、水平机箱内腔设有驱动主体,水平机箱的一侧设有两个与其驱动主体配合传动的水平轧辊,水平机箱外侧设有乳液冷却管道,水平机箱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油口、出油口。水平机箱安装在轧机底座上,水平轧辊与驱动机箱垂直分布,水平机箱远离水平轧辊的一侧与驱动机箱通过安全联轴器独立连接,乳液冷却管道设有一个进口、多个出口,驱动机箱带动水平轧辊转动时,向乳液冷却管道的进口通入冷却液,进油口通入润滑机油,冷却液经冷却液管道的多个出口喷洒在金属板材和轧辊上,达到轧辊、金属板材冷却的目的,最后经轧机底座的乳液回流槽回收,润滑机油经进油口进入水平机箱内腔,对驱动主体起到润滑作用,最后经出油口进入回流管道排出,达到回收利用目的,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上设有辊缝(两水平轧辊之间的距离)调节装置,此调节装置可通过手动、电动、液压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辊缝的调节,即可加工不同尺寸的金属板材,在此过程中,通过机箱外侧乳液冷却管的设计,使冷却液在水平机箱外部、润滑油在水平机箱内部,使冷却、润滑分开进行,避免了冷却液损坏润滑油,造成润滑油变质,较少轧机机械寿命。(4)本技术通过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包括立式机箱、立式机箱内腔设有驱动主体,立式机箱一侧设有两个与其驱动主体配合传动的立式轧辊,立式机箱外侧设有乳液冷却管道,立式机箱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油口、出油口。立式机箱安装在轧机底座上,立式轧辊与驱动机箱平行分布,立式机箱远离立式轧辊的一侧与驱动机箱通过安全联轴器独立连接,乳液冷却管道设有一个进口、多个出口,驱动机箱带动立式轧辊转动时,向乳液冷却管道的进口通入冷却液,进油口通入润滑机油,冷却液经冷却液管道的多个出口喷洒在金属板材和轧辊上,达到轧辊、金属板材冷却的目的,最后经轧机底座的乳液回流槽回收,润滑机油经进油口进入立式机箱内腔,对驱动主体起到润滑作用,最后经出油口进入回流管道排出,达到回收利用目的,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上设有辊缝(两立式轧辊之间的距离)调节装置,此调节装置可通过手动、电动、液压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辊缝的调节,即可加工不同尺寸的金属板材,在此过程中,通过机箱外侧乳液冷却管的设计,使冷却液在立式机箱外部、润滑油在水平机箱内部,使冷却、润滑分开进行,避免了冷却液损坏润滑油,造成润滑油变质,较少轧机机械寿命。(5)本技术通过两个水平轧辊的环形面上相对设有半径相等的半圆形槽。在两个水平轧辊的环形面上相对设置半圆形槽,使两个水平轧辊的孔型呈圆形。(6)本技术通过两个立式轧辊的环形面上相对设有弧形槽。在两个立式轧辊的环形面上相对设置弧形槽,使两个弧形槽对接成椭圆,改变了传统三角圆三角孔型的设计,增加了金属板材的下压量。(7)本技术通过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的轧辊、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的轧辊均采用悬臂式安装。现有轧辊在拆卸时需要将轧机内部的驱动主体一起拆卸,存在拆卸麻烦的问题,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的轧辊、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的轧辊均采用悬臂式安装,使轧辊与驱动主体分开设计,轧辊能快速拆卸。(8)本技术通过轧辊机单元为六组,轧辊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包括多组同一轴线上的轧辊机单元及用于轧辊机单元驱动的驱动机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机单元的轧辊孔型分别呈椭圆、圆,且孔型沿轧辊级数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包括多组同一轴线上的轧辊机单元及用于轧辊机单元驱动的驱动机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机单元的轧辊孔型分别呈椭圆、圆,且孔型沿轧辊级数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机单元包括呈垂直排布设置的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2)、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3),所述轧辊机单元、驱动机箱(4)均设置在轧机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式水平轧机(3)包括水平机箱(301)、所述水平机箱(301)内腔设有驱动主体,所述水平机箱(301)的一侧设有两个与其驱动主体配合传动的水平轧辊(302),所述水平机箱(301)外侧设有乳液冷却管道,所述水平机箱(301)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油口、出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式立式轧机(2)包括立式机箱(201)、所述立式机箱(201)内腔设有驱动主体,所述立式机箱(201)一侧设有两个与其驱动主体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久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