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6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立柱;上腰梁,与立柱连接;下腰梁,位于上腰梁下方,并与立柱连接;斜撑,分别连接立柱与下腰梁;斜撑、立柱和下腰梁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连接结构,能够减少斜撑脱落的可能的同时,加强结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

Body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大型汽车生产过程中,由于车身的尺寸较大,如果采用生产小型汽车常用的整体冲压骨架,会由于冲压件尺寸过大,造成冲压设备难于制造;因此在大型汽车中常常采用多根钢梁搭接成的搭接结构充当骨架,并在骨架外层覆盖蒙皮。在大型汽车的搭接结构中,为了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常常需要在上腰梁和下腰梁之间设置斜撑;在汽车加速、急刹车等场景下,车身骨架会自下而上传递较大的剪力,此时这些剪力会传递到斜撑与上腹梁以及斜撑与下腹梁固定的位置,由于上下腹梁平行设置,两个固定位置会成大巨大的剪力,容易造成两个固定位置的螺栓剪断,造成斜撑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身连接结构,能够减少斜撑脱落的可能的同时,加强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车身连接结构,包括:立柱;上腰梁,与立柱连接;下腰梁,位于上腰梁下方,并与立柱连接;斜撑,分别连接立柱与下腰梁;斜撑、立柱和下腰梁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110);/n上腰梁(120),与所述立柱(110)连接;/n下腰梁(130),位于所述上腰梁(120)下方,并与所述立柱(110)连接;/n斜撑(140),分别连接所述立柱(110)与所述下腰梁(130);/n所述斜撑(140)、所述立柱(110)和所述下腰梁(130)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110);
上腰梁(120),与所述立柱(110)连接;
下腰梁(130),位于所述上腰梁(120)下方,并与所述立柱(110)连接;
斜撑(140),分别连接所述立柱(110)与所述下腰梁(130);
所述斜撑(140)、所述立柱(110)和所述下腰梁(130)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至于,所述立柱(110)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斜撑(140)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141),所述插入部(141)插入所述立柱(110)的两个翼缘板之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141)与所述翼缘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斜撑(140)位于所述插入部(141)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挡部(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的两个所述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所述插入部(141)的宽度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成张丽江刘称意蓝平辉唐章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