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白车身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4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所述汽车白车身包括后纵梁、前支撑架、门槛内板以及连接架,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门槛内板安装在所述后纵梁上,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前支撑架与所述门槛内板之间,所述前支撑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面,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垂直;所述汽车白车身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加强板设置成L型结构,仅与前支承架、前支承架撑板单面搭接,减少零件的搭接面,提高制造工艺性和零件合格率;并且在Y向和Z向都有传力途径,提高了零件的刚度和强度。

Car BIW a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白车身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为了加强车辆板簧前吊耳的安装点强度和刚度,通常在车辆的前支撑架上设置加强板,现有商用车的前支承架上的加强板结构普遍为I型及U型,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1)两种结构加强板都位于前支承架腔体内,且I型、U型板分别需要3个、4个面与其他零件焊接,匹配性差、焊接工艺复杂;2)板簧前吊耳安装点只能与后纵梁搭接,载荷只能通过前支承架传递至后纵梁,因此传力路径单一(仅有Z向),结构强度和刚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板簧前吊耳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白车身,包括后纵梁、前支撑架、门槛内板以及连接架,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门槛内板安装在所述后纵梁上,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前支撑架与所述门槛内板之间,所述前支撑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面,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垂直;所述汽车白车身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本体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白车身,包括后纵梁、前支撑架、门槛内板以及连接架,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门槛内板安装在所述后纵梁上,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前支撑架与所述门槛内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面,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垂直;所述汽车白车身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白车身,包括后纵梁、前支撑架、门槛内板以及连接架,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门槛内板安装在所述后纵梁上,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前支撑架与所述门槛内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面,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垂直;所述汽车白车身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本体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白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本体背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本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二本体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白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白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开设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毅初曾胜兵黎海韦利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