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直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直升机,是指由无线电地面遥控飞行或自主控制飞行的可垂直起降不载人飞行器,在构造形式上属于旋翼飞行器,在功能上属于垂直起降飞行器。近十几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动力系统、传感器、尤其是飞行控制等技术的研究进展,无人直升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对应的无人驾驶直升机降落是个重要的问题。无人驾驶直升机降落时,无人直升飞机大幅度摆动,带动起落架共振,由于起落架自身很重,会带动直升飞机振动使直升飞机振动幅度很大,使得无人直升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其优点是:机身与起落架之间采用多个转动连接的支撑块实现活动余量,减少起落架与机体共振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包括起落架和设于起落架上的减振件,所述起落架通过减振件固定在机体的底部,所述起落架上设有两组固定板;减振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落架(1)和设于起落架(1)上的减振件(2),所述起落架(1)通过减振件(2)固定在机体(17)的底部,所述起落架(1)上设有两组固定板(3);/n减振件(2):包括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第一支撑块(203)与第二支撑块(204),所述第二支撑块(204)连接在机体(17)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201)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上,所述固定板(3)朝向机体(17)的一侧开设有容纳第一支撑块(203)的第三凹槽(10),所述第一支撑块(203)通过第一转轴(201)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支撑块(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落架(1)和设于起落架(1)上的减振件(2),所述起落架(1)通过减振件(2)固定在机体(17)的底部,所述起落架(1)上设有两组固定板(3);
减振件(2):包括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第一支撑块(203)与第二支撑块(204),所述第二支撑块(204)连接在机体(17)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201)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上,所述固定板(3)朝向机体(17)的一侧开设有容纳第一支撑块(203)的第三凹槽(10),所述第一支撑块(203)通过第一转轴(201)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上,所述第一支撑块(203)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凹槽(18),所述第四凹槽(18)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02),所述第二转轴(20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204)朝向机体(17)的一侧开设有与机体(17)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块(4)相配合的第一凹槽(6),所述连接块(4)插在第一凹槽(6)内,所述第一凹槽(6)的两侧槽壁和连接块(4)上同时穿设有螺栓(7),所述螺栓(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03)远离第二支撑块(20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所述第三转轴(5)上套设有橡胶筒(9),所述橡胶筒(9)与第三凹槽(10)的底部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2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9),所述第二支撑块(204)朝向第一固定环(19)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22),所述导向槽(22)内设有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兴华,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柚子航空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