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机承力设备舱,包括空心舱体,空心舱体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前变速箱架和两个后变速箱架,前变速箱架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孔,后变速箱架上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两个后变速箱架与空心舱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共同固定有油箱支撑座,油箱支撑座呈“匚”形,空心舱体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油箱侧固定架,两个油箱侧固定架上分别穿插有限位螺栓,空心舱体的表面开设有出线孔,空心舱体沿宽度两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承载装置。其可以将无人机各部分的位置合理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承力设备舱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具体涉及无人机承力设备舱。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主要包括处于外侧的导流罩、相对转动的连接的导流罩上的螺旋桨以及安装在导流罩内部底侧的设备舱。在农业方面,无人机的固体喷洒和液体喷撒效率极为明显,无人机已逐渐地成为自动化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无人机形态不同,农业无人机的形状由于大相径庭,其内部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也完全不同,这样便会造成无人机的内部空间利用不合理。现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可以装载无人机控制芯片以及连接无人机各部分的无人机承力设备舱,用于提高无人机各部分位置的布局合理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无人机承力设备舱,其可以将无人机各部分的位置合理布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无人机承力设备舱,包括空心舱体,空心舱体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前变速箱架和两个后变速箱架,前变速箱架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孔,后变速箱架上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两个后变速箱架与空心舱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共同固定有油箱支撑座,油箱支撑座呈“匚”形,空心舱体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油箱侧固定架,两个油箱侧固定架上分别穿插有限位螺栓,空心舱体的表面开设有出线孔,空心舱体沿宽度两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承载装置。进一步的,承载装置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空心舱体表面的若干个连板,各个连板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连套,各个连套中共同穿插有承载杆,连套上螺纹连接有防动螺栓。进一步的,各个所述连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垫块,垫块具有弹性,连接架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力板。进一步的,空心舱体的内部一体成型设有分力龙骨。进一步的,油箱支撑座上开设有定位孔,油箱支撑座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座。有益效果:设有前变速箱架、两个后变速箱架以及油箱支撑座,将变速箱以及油箱支撑座沿长度安装在空心舱体上,无人机所用的控制设备以及通讯单元处于空心舱体中,空心舱体的前后表面安装承载装置以提升无人机载物能力,承载装置与变速箱处于空心舱体的不同表面,对空心舱体的表面面积利用比较全面,提高了空心舱体上设备的布局合理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油箱支撑座与后变速箱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空心舱体;2、前变速箱架;3、后变速箱架;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7、油箱支撑座;8、油箱侧固定架;9、限位螺栓;10、出线孔;11、承载装置;12、连板;13、连套;14、承载杆;15、防动螺栓;16、连接架;17、分力龙骨;18、定位孔;19、螺栓座;20、垫块;21、承力板;22、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承力设备舱,主要应用于农用无人机,其包括空心舱体1,空心舱体1的内部为空心设置,在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空心舱体1内部连通的出线孔10,空心舱体1的内部用于放置与无人机通讯的多个应用单元以及给无人机各个应用单元通电的导线,导线从空心舱体1的上部出线孔10伸入到空心舱体1内部并放置。如图1所示,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安装固定有一个前变速箱架2和两个后变速箱架3,无人机的变速箱通过前变速箱架2和后变速箱架3安装在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在前变速箱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孔4,在两个后变速箱上分别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5。变速箱同时放置在前变速箱架2和两个后变速箱架3上后,在第一安装孔4和两个第二安装孔5中分别穿插螺栓,此螺栓穿透变速箱的外壳,最后在螺栓上螺纹连接螺母以将变速箱固定在前变速箱架2和后变速箱架3上。变速箱的左侧连接有发动机,变速箱的上端连接有螺旋桨,通过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图中未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变速箱的右侧为油箱支撑座7,油箱支撑座7用于支撑油箱。油箱支撑座7的形状为“匚”形,油箱支撑座7的左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后变速箱架3固定,油箱支撑座7的右侧向前后方向各延伸有一块板,板上穿插有螺栓,该螺栓与空心舱体1的表面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油箱支撑座7上开设有一个定位孔18,箱支撑座7上还设有两个螺栓座19,油箱放置在油箱支撑座7上后,油箱侧固定架8上设有另外两个孔,两个孔与此定位孔18共同固定油箱,定位孔18供油箱插接。如图1所示,在空心舱体1的前后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一个油箱侧固定架8,该油箱侧固定架8与油箱的前后表面抵触,在两个油箱侧固定架8上分别穿插有限位螺栓9,两个限位螺栓9与油箱的前后表面分别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空心舱体1的前后表面均安装有承载装置11以提升无人机的承物能力,该承载装置11包括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空心舱体1前后表面的若干个连板12,各个连板1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匚形,匚形截面的连板12,便于无人机的导流罩纵向从连板12的中间位置穿过,即匚形连板12靠近空心舱体1的一部分在导流罩中,匚形连板12远离空心舱体1的一侧处于无人机导流罩的外侧。匚形连板12处于导流罩的外侧的一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有连套13,空心舱体1同一侧的各个连套13中共同穿插有一个承载杆14,承载杆14上可以安装农用药罐,依靠农用药罐中的药水给农作物驱虫等。承载杆14上穿插有防动螺栓15,防动螺栓15与连套13螺纹连接,防动螺栓15的端部穿插在承载杆14中,承载杆14上设有一个供防动螺栓15穿插的孔。如图1所示,在连板12上通过螺栓还安装有连接架16,连接架16上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垫块20和一个承力板21,承力板21的底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无人机的撑架22,垫块20与无人机的撑架22抵触,撑架22受力后,通过垫块20形变卸力,达到缓冲的效果。如图1所示,空心舱体1上放置若干设备后,需要保证空心舱体1的结构强度,因此在空心舱体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分力龙骨17,分力龙骨17将空心舱体1的内部分割成若干个空腔,若干个空腔既可以使空心舱体1中各单元元件分位置放置,也可以对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合理承载。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承力设备舱,包括空心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前变速箱架(2)和两个后变速箱架(3),所述前变速箱架(2)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孔(4),所述后变速箱架(3)上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5),两个所述后变速箱架(3)与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共同固定有油箱支撑座(7),所述油箱支撑座(7)呈“匚”形,所述空心舱体(1)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油箱侧固定架(8),两个所述油箱侧固定架(8)上分别穿插有限位螺栓(9),所述空心舱体(1)的表面开设有出线孔(10),所述空心舱体(1)沿宽度两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承载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承力设备舱,包括空心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前变速箱架(2)和两个后变速箱架(3),所述前变速箱架(2)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孔(4),所述后变速箱架(3)上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5),两个所述后变速箱架(3)与空心舱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共同固定有油箱支撑座(7),所述油箱支撑座(7)呈“匚”形,所述空心舱体(1)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油箱侧固定架(8),两个所述油箱侧固定架(8)上分别穿插有限位螺栓(9),所述空心舱体(1)的表面开设有出线孔(10),所述空心舱体(1)沿宽度两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承载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承力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11)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空心舱体(1)表面的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汤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柚子航空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