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097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包括左后门内板总成,所述后门内板总成上设有升降器安装板,所述升降器安装板与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减震机构;该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通过在升降器安装板和内板之间设有的减震机构,即设有的弹簧可以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而设有的橡胶材质的垫板,避免了安装板的震动传导至左后门内板上,该设计从减震和减少震动传导出发,避免了升降器工作时电机震动带动左后门内板震动的状况,避免了车门内板安装螺丝松动的状况,避免了安全隐患,解决了升降器震动易对车门内板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An inner panel of left rear door with shock absorption function of lif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门内板是通过螺丝和车门卡子与车门进行固定的,车门内板是车门内安装的一种内饰板,起到排线和安装零部件等作用;车门内板上设有用于升降玻璃的升降器,现有的升降器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在工作时,电机会产生震动,长久震动下,易造成车门内板螺丝松动产生异响的状况,严重的甚至导致车门内板脱落的状况,进而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车门内板上升降器的震动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升降器震动易对车门内板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包括左后门内板总成,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上设有升降器安装板,所述升降器安装板与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靠近两端处对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包括左后门内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1)上设有升降器安装板(2),所述升降器安装板(2)与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1)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上靠近两端处对称开设有安装孔(311),所述安装板(31)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312),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设有垫板(32),所述垫板(32)上靠近两端处对称开设有通孔(321),所述垫板(32)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322),位于左侧的所述安装板(31)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3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升降器减震功能的左后门内板,包括左后门内板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1)上设有升降器安装板(2),所述升降器安装板(2)与所述左后门内板总成(1)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上靠近两端处对称开设有安装孔(311),所述安装板(31)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312),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设有垫板(32),所述垫板(32)上靠近两端处对称开设有通孔(321),所述垫板(32)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322),位于左侧的所述安装板(31)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空腔(331),两个所述固定块(33)的相背离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332),所述凹槽(332)与所述空腔(331)相连通;位于右侧的所述安装板(31)的内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块(34),两个所述凸块(34)相背离的一侧面靠近边缘处设有凸条(341),所述凸条(341)穿过所述凹槽(332),所述凸条(341)上设有限位板(342);两个所述安装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维尔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