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41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它由上集箱1、下集箱2、传热管圈3和壳体4所构成,其下集箱2水平置于壳体4内底部。相互平行布置的上下集箱1和2将等距排列的数个蛇形传热管圈3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其传热性能高,蓄热效果好,加热器底部无沉积物死水区,是适于在各种供热水系统中使用的一种理想的热交换设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适于在宾馆、家庭及其它地方的供热水系统中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水加热器,通常采用U形或直型传热管,而且将其布置在加热器壳体的中下部。这种水加热器传热性能低,并且易在加热器下部形成沉积物死水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它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不仅传热性能高、蓄热效果好,而且消除了加热器下部易形成沉积物死水区的弊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由上集箱、下集箱、传热管圈和壳体所构成。其主要特点是,下集箱水平置于壳体内底部。相互平行布置的上、下集箱将等距排列的数个蛇形传热管圈并联连接。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具有局部剖视的结构图。本技术所述的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包括上集箱1、下集箱2、传热管圈3和壳体4。上集箱1和下集箱2相互平行。下集箱2水平置于壳体4底部。数个等距排列的蛇形传热管圈3通过上、下集箱1和2进行并联连接。传热管圈3与上下集箱1和2的连接可采用胀接或焊接的方法。这样,当热媒体(蒸汽或热水)进入上集箱1后,通过各传热管圈3,将热量均匀地传输到加热器内的被加热水中,大大加速了水的传热过程。而且,由于落底放置的下集箱2的加热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在加热器底部产生沉积物死水区。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热性能高,蓄热效果好,而且在加热器下部无沉积物死水区。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是适于各种供热水系统中使用的理想水加热设备。权利要求1.一种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由上集箱(1)、下集箱(2)、传热管圈(3)和壳体(4)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下集箱(2)水平置于壳体(4)内底部;相互平行布置的上、下集箱(1、2)将等距排列的数个蛇形传热管圈(3)并联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它由上集箱1、下集箱2、传热管圈3和壳体4所构成,其下集箱2水平置于壳体4内底部。相互平行布置的上下集箱1和2将等距排列的数个蛇形传热管圈3并联连接。本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其传热性能高,蓄热效果好,加热器底部无沉积物死水区,是适于在各种供热水系统中使用的一种理想的热交换设备。文档编号F24H1/20GK2292246SQ9622784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孙云凤, 董庆根, 苗兴福 申请人:济南市压力容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釜式蓄热式水加热器,由上集箱(1)、下集箱(2)、传热管圈(3)和壳体(4)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下集箱(2)水平置于壳体(4)内底部;相互平行布置的上、下集箱(1、2)将等距排列的数个蛇形传热管圈(3)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凤董庆根苗兴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压力容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