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10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模块、电流产生电路模块和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所述启动电路模块,用于向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注入电压启动信号;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启动信号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并将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复制到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为与电源无关的偏置电流;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用于对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进行温度补偿,输出基准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超低功耗、低温度系数、低线性度,高电源抑制比、较低的工作电压等优点,可为集成电路提供不受温度影响的基准电压,提高集成芯片的性能。

An ultra-low power voltage referenc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
技术介绍
电压基准是现代模拟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温度、电源电压和工艺无关,广泛应用于电压变换器、可穿戴电子产品和物联网等领域。温度系数,电压线性度,电源抑制比,功耗是电压基准的几大性能指标。在设计中,研究者希望电路在超低功耗下工作,并且具有低温度系数,低电压线性度和高电源抑制比。在早期的基准源设计中,通常是利用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VBE具有负温度系数,不同发射结电流密度下的两个基发射结电压之差ΔVBE具有正温度系数,将两者线性叠加,进而在理论上能得到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但这些电路具有功耗高,最低工作电压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具有超低功耗、低温度系数、低线性度、高电源抑制比、较低的工作电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包括:启动电路模块、电流产生电路模块和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所述启动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模块、电流产生电路模块和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n所述启动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与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连接;/n所述启动电路模块,用于向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注入电压启动信号;/n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启动信号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并将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复制到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为与电源无关的偏置电流;具体的,/n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包括三条电流支路和一个运放OP,所述三条电流支路由NMOS管M1、M2、M3、M4和M5,以及PMOS管PM1、PM2和PM3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模块、电流产生电路模块和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
所述启动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与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启动电路模块,用于向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注入电压启动信号;
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启动信号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并将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复制到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其中,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为与电源无关的偏置电流;具体的,
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包括三条电流支路和一个运放OP,所述三条电流支路由NMOS管M1、M2、M3、M4和M5,以及PMOS管PM1、PM2和PM3组成;所述PM1、PM2和PM3以电流镜结构连接,即PM1、PM2和PM3的栅极连接并引出产生电流输出端,并连接到所述运放OP的输出端,所述PM1、PM2和PM3的源极接电源;所述M1和所述M3分别接成二极管形式,即M1和M3各自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所述M2和所述M4的源极接地,所述M1的源极和所述M2的漏极连接,并接入运放OP的反相输入端,所述M1的漏极和所述PM1的漏极连接,所述M1的栅极和漏极均与所述M2的栅极连接,所述M3的漏极和栅极均与所述PM2的漏极连接,所述M4的漏极与所述M3的源极连接,并接入所述运放OP的同相输入端;所述M5的栅极接到漏极,连接成二极管形式,所述M5的源极接地,所述M5的栅极和漏极均与M4的栅极连接,同时与所述PM3的漏极相连;
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用于对所述正温度系数电流进行温度补偿,输出基准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的NMOS管M5工作在饱和区,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的NMOS管M4工作在深性线性区,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模块的其余MOS管均工作在亚阈值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低功耗电压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基准电路模块包括PMOS管PM4、PM5和NMOS管M6、M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衍瀚廖锦锐林奕涵杨敬慈李锦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