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金鑫专利>正文

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7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包括车体主体,所述车体主体由车体底板、车体容量空间、车体车箱、车体顶板和车体自动门组成,所述车体主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车体对准器,且车体对准器的两侧各安装有车体自动门,两个所述车体自动门的一侧设有车座安全区域,且车座安全区域的一侧为车座区域,所述车体主体的前端底部安装有车体轮胎,且车体主体后半部设有车体车箱,所述车体底板上的上方安装有车座旋转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通过采用首创车体与车座分离模式保证主干道车体行驶无阻碍,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同时有效缓解道路拥挤程度,可以随时调整位置,从而接受乘客的目的地位置和规划合理路线。

A kind of car body structure of Gao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公共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日益拥挤的城市提供一种即时通行工具,这种智能型交通工具,方便人们出行,简称为“皋行车”;皋行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属于智能交通的一种,是对现有公共交通工具的补充,皋行车不仅可以行使载人出行的职能,还可以满足部分轻型快递的输送要求,皋行车旨在推进和完善城市交通智能化,开发城市高空空间资源,降低城市出行拥挤率,智能型交通以大数据控制人们出行驾驶,安排出行最优方案,节约出行费用,节省候车时间,减少空车率,为乘客全天候提供出行服务,全程使用电力,环保无污染,可以用于解决城市出行车辆过多造成的城市拥挤现象,进一步实现城市智能化。皋行车通过设计采用车体与车座的分离模式,为了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同时有效缓解道路拥挤程度,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随时调整位置,从而接受乘客的目的地位置和规划合理路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包括车体主体,所述车体主体由车体底板、车体容量空间、车体车箱、车体顶板和车体自动门组成,所述车体主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车体对准器,且车体对准器的两侧各安装有车体自动门,两个所述车体自动门的一侧设有车座安全区域,且车座安全区域的一侧为车座区域,所述车体主体的前端底部安装有车体轮胎,且车体主体后半部设有车体车箱,所述车体底板上的上方安装有车座旋转器,且车座旋转器上均设有车座轮固定器,所述车座旋转器位于车体对准器的正中心上方位置。优选的,所述车体主体的长度为3.68米,宽度为2.28米,高度为2.2米。优选的,所述车体自动门的宽度为1.4米,高度为1.9米,且车体自动门内外沿各设置有感应装置。优选的,所述车座的容量空间长度为2.18米,宽度为2.18米,高度为1.9米。优选的,所述车体车箱内安装有小型空调、车体电池、车体动力系统、车体信号接收发射器和车体信息处理器。优选的,所述车体顶板上安装有空调吹风口和温度测量器。优选的,所述车体轮胎的规格与普通汽车轮胎规格一致。优选的,所述车座在车体容量空间内可通过车座旋转器进行旋转,且旋转度数为9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通过采用车体与车座的分离模式,使得乘客的买票、等待乘坐和出发行驶三个工作分离进行,当主干道上车体行驶的同时,车体可以快速停靠站台并让车座驶出,再让下一辆车座进入继续行驶,不影响后续车体承载车座工作的进行,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同时根据乘客的需求随时调整位置,从而接受乘客的目的地位置和规划合理路线,解决了现有的单一固定的乘车模式,有效缓解道路拥挤程度,实现供需平衡,避免空车率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中车体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中车体的横断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中车体的纵段面图;图中:1、车体轮胎;2、车座安全区域;3、车体对准器;4、车座区域;5、车体自动门;6、车体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包括车体主体6,所述车体主体6由车体底板、车体容量空间、车体车箱、车体顶板和车体自动门5组成,所述车体主体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车体对准器3,且车体对准器3的两侧各安装有车体自动门5,两个所述车体自动门5的一侧设有车座安全区域2,且车座安全区域2的一侧为车座区域4,所述车体主体6的前端底部安装有车体轮胎1,且车体主体6后半部设有车体车箱,所述车体底板上的上方安装有车座旋转器,且车座旋转器上均设有车座轮固定器,所述车座旋转器位于车体对准器3的正中心上方位置。车体主体6的长度为3.68米,宽度为2.28米,高度为2.2米;车体自动门5的宽度为1.4米,高度为1.9米,且车体自动门5内外沿各设置有感应装置;车座的容量空间长度为2.18米,宽度为2.18米,高度为1.9米;车体车箱内安装有小型空调、车体电池、车体动力系统、车体信号接收发射器和车体信息处理器;车体顶板上安装有空调吹风口和温度测量器;车体轮胎1的规格与普通汽车轮胎规格一致;车座在车体容量空间内可通过车座旋转器进行旋转,且旋转度数为9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所述车体主体6由车体底板、车体容量空间、车体车箱、车体顶板和车体自动门5组成,而车体底板主要用于固定车体底部,车体底板使车体前后部位连成一个整体,同时部分电线从车体底板贯穿,车体容量空间主要用于安放车座的容量空间,车体顶板主要起到封闭车体顶部的作用,车体自动门5是车座出入车体固定好后自动开关的门,接到命令后,自动折叠靠向车体前部,待车座旋转好后,车体自动门5展开关闭,自动门内外沿各设置感应装置,在感受到有乘客未乘坐好或者车座对准偏位,则感应器识别为危险操作,及时传达车座停止命令,待车座重新调整完毕后再开始下一步骤;皋行车车体主体6与车座分离的方式,车体主体6在空闲时间放置于站台区域的车体的等待区停靠,多余的车体主体6在闲暇时刻放置于道路主体第一层充电区域,当车座接到乘客的出行任务信号时,车座向车体发出装载信号并驶向车体,车体待车座完全进入车体后,关闭两侧大门,调整位置,接受目的地位置和规划合理路线并出发,主干道上车体行驶的同时,车体可以快速停靠站台并让车座驶出,再让下一辆车体进入继续行驶,不影响后续车体承载车座工作的进行,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实现供需平衡,避免空车率的发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包括车体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主体(6)由车体底板、车体容量空间、车体车箱、车体顶板和车体自动门(5)组成,所述车体主体(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车体对准器(3),且车体对准器(3)的两侧各安装有车体自动门(5),两个所述车体自动门(5)的一侧设有车座安全区域(2),且车座安全区域(2)的一侧为车座区域(4),所述车体主体(6)的前端底部安装有车体轮胎(1),且车体主体(6)后半部设有车体车箱,所述车体底板上的上方安装有车座旋转器,且车座旋转器上均设有车座轮固定器,所述车座旋转器位于车体对准器(3)的正中心上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包括车体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主体(6)由车体底板、车体容量空间、车体车箱、车体顶板和车体自动门(5)组成,所述车体主体(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车体对准器(3),且车体对准器(3)的两侧各安装有车体自动门(5),两个所述车体自动门(5)的一侧设有车座安全区域(2),且车座安全区域(2)的一侧为车座区域(4),所述车体主体(6)的前端底部安装有车体轮胎(1),且车体主体(6)后半部设有车体车箱,所述车体底板上的上方安装有车座旋转器,且车座旋转器上均设有车座轮固定器,所述车座旋转器位于车体对准器(3)的正中心上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主体(6)的长度为3.68米,宽度为2.28米,高度为2.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皋行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自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许金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