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框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6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框架及车辆,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横梁、第二框架横梁、第一框架纵梁以及第二框架纵梁;所述第一框架横梁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纵梁与所述第二框架横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纵梁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横梁、第二框架横梁、第一框架纵梁以及第二框架纵梁围成“口”字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应用于车载导弹发射井,通过所述第一框架横梁、第二框架横梁、第一框架纵梁以及第二框架纵梁围成“口”字型结构,可实现对车载导弹发射井进行固定和限制的目的。

A fixed fram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框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指一种固定框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国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军方对新一代军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车辆自身性能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在车辆上能够安装各种武器也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在车辆上安装导弹发射井便是其中要求之一。要在车辆上安装导弹发射井,就会涉及到对导弹发射井底部的固定问题,例如通过固定框架对导弹发射井进行固定。而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可用于对车载导弹发射井进行固定的固定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框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固定框架对车载导弹发射井进行固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固定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横梁、第二框架横梁、第一框架纵梁以及第二框架纵梁;所述第一框架横梁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纵梁与所述第二框架横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纵梁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横梁、第二框架横梁、第一框架纵梁以及第二框架纵梁围成“口”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框架纵梁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框架纵梁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和第四连接支架。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横梁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和第二框架纵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和第二框架纵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横梁和第二框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框架纵梁和第二框架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母;所述第一框架横梁在其两端的通孔处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框架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在其两端的通孔处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框架纵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纵梁上的两个螺母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纵梁两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框架纵梁上的螺母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纵梁两端的内壁上。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和第四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垂直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纵梁上;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和第四连接支架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纵梁上。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第三连接支架以及第四连接支架上分别设有通孔。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以及如上所述的固定框架;所述车身上设有四个安装支架,每个所述安装支架均上设有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第三连接支架以及第四连接支架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四个安装支架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可选地,四个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螺母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每个所述安装支架的内壁上。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可应用于车辆上的车载导弹发射井,通过所述第一框架横梁、第二框架横梁、第一框架纵梁以及第二框架纵梁围成“口”字型结构,可实现对车载导弹发射井进行固定和限制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导弹发射井无法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固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与车载导弹发射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框架与车载导弹发射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其中,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垂直固定连接(即呈L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与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围成“口”字型结构(矩形或正方形)。当所述固定框架1用于车辆上的车载导弹发射井4时,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所围成的“口”字型结构可对车载导弹发射井4起到较好的固定和限制作用(即相当于车载导弹发射井4的底部固定装置)。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211和第二连接支架212,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221和第四连接支架222。所述第一连接支架211、第二连接支架212、第三连接支架221和第四连接支架222通常用于分别与车辆上的四个安装支架31一一对应配合固定连接,以便将所述固定框架1固定在车辆上。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所述固定框架1,可应用于车辆上的车载导弹发射井4,通过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围成“口”字型结构,进而实现可对车载导弹发射井4进行固定和限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导弹发射井无法通过固定框架进行固定的问题。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围成“口”字型结构的方式如下: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分别通过螺栓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分别通过螺栓101固定连接。具体来讲,就是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和第二框架横梁12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母100(当然,每个所述螺母100处的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上具有对应的通孔,以便螺栓101穿过)。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在其两端的通孔处分别通过螺栓10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的一端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一端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一端的螺母100相对应,在此基础上,螺栓101穿过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一端的通孔,旋入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一端的螺母100后拧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同理,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的一端可通过螺栓101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在其两端的通孔处分别通过螺栓10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n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与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垂直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围成“口”字型结构;/n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211)和第二连接支架(212),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221)和第四连接支架(2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
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与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与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第二框架横梁(12)、第一框架纵梁(21)以及第二框架纵梁(22)围成“口”字型结构;
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211)和第二连接支架(212),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上设有第三连接支架(221)和第四连接支架(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和第二框架横梁(12)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和第二框架纵梁(22)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母;
所述第一框架横梁(11)在其两端的通孔处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横梁(12)在其两端的通孔处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框架纵梁(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框架纵梁(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成李希明周思为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