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板结构、动力电池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7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护板结构、动力电池及汽车,防护板结构包括防护板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上的横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部,所述防护板本体通过所述横梁连接部与车架横梁相连、通过所述纵梁连接部与车架纵梁相连;所述防护板本体呈前窄后宽的流线型结构,所述防护板本体上开设有减重孔组并在其上表面设置有加强结构。流线型扰流设计的防护板结构在满足动力电池底部防护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整车风阻性能及风噪影响;加强结构和减重孔组的设置可解决电动汽车能耗高、结构牢固性要求高以及动力电池防护装置不能满足汽车使用工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板结构、动力电池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野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钟爱。为解决越野汽车油耗高的问题,越野汽车厂商逐步开始研发电动越野汽车,而动力电池是电动越野汽车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

2、由于越野汽车严苛的使用工况,电动越野汽车配备的动力电池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使其能满足越野汽车严苛的使用工况。因此,越野汽车动力电池的防护装置成为电动越野汽车设计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动力电池底部防护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板结构、动力电池及汽车,解决电动越野汽车能耗高、结构牢固性要求高以及动力电池防护装置不能满足越野汽车使用工况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护板结构,包括防护板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上的横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部,所述防护板本体通过所述横梁连接部与车架横梁相连、通过所述纵梁连接部与车架纵梁相连;所述防护板本体呈前窄后宽的流线型结构,所述防护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本体(1)、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1)上的横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部,所述防护板本体(1)通过所述横梁连接部与车架横梁相连、通过所述纵梁连接部与车架纵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本体(13)的端部设有后连接翼板(14),且所述后连接翼板(14)为通过后端弧形曲面(102)过渡的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4)包括设置在前端本体(11)上表面的第一加强肋组(41)、设置在后端本体(13)上表面的第二加强肋组(42);所述第一加强肋组(41)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本体(1)、设置在所述防护板本体(1)上的横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部,所述防护板本体(1)通过所述横梁连接部与车架横梁相连、通过所述纵梁连接部与车架纵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本体(13)的端部设有后连接翼板(14),且所述后连接翼板(14)为通过后端弧形曲面(102)过渡的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4)包括设置在前端本体(11)上表面的第一加强肋组(41)、设置在后端本体(13)上表面的第二加强肋组(42);所述第一加强肋组(41)与所述第二加强肋组(42)均关于所述防护板本体(1)对称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肋组(41)包括成列设置的侧边加强肋(411)和第一加强肋(412),所述第一加强肋(412)位于两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尹和俭吴学华聂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