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53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底护板本体和机滤维修盖。其中,底护板本体包括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所述基础结构层与所述增强结构层为树脂熔融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维修口;机滤维修盖罩设于所述维修口上,且所述机滤维修盖与所述底护板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还开设有排水孔和导风孔,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本体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所述导风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通过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粘结形成的复合板材,可以达到提高底护板本体强度的目的,同时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钢材,大大降低了重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A kind of engine bottom gu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底护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底护板。
技术介绍
发动机底护板是安装于汽车发动机下方,保护发动机底部免受撞击的防护装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发动机底护板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满足基本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又提出了轻量化、隔音降噪、耐锈蚀、低风阻、易于汽车维护等要求。目前,汽车用发动机底护板主要有树脂底护板、钢制底护板的铝合金底护板等,对应的发动机底护板都无法同时满足高强度性能与轻量化设计,且在汽车维护的容易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发动机底护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底护板,以实现对发动机的高强度保护以及实现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包括:底护板本体,其包括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所述基础结构层与所述增强结构层为树脂熔融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维修口;机滤维修盖,其罩设于所述维修口上,且所述机滤维修盖与所述底护板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上还开设有排水孔和导风孔,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本体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所述导风孔设置于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结构层为轻质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结构层为面密度600-1000g/m2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底护板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的下端的间距为10mm-30mm。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结构层与所述增强结构层之间通过聚丙烯树脂熔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护板本体的厚度为2.5mm-4.0mm。进一步地,所述机滤维修盖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机滤维修盖与底护板本体螺接。进一步地,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包括基体和增强体,所述基体为聚丙烯树脂材料,所述增强体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安装孔,螺钉穿过所述定位安装孔与所述发动机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发动机底护板,包括底护板本体和机滤维修盖。其中,底护板本体包括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基础结构层与增强结构层为粘结连接,底护板本体上开设有维修口,机滤维修盖罩设于维修口上,且机滤维修盖与底护板本体螺纹连接;底护板本体上还开设有排水孔和导风孔,排水孔设置于底护板本体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导风孔设置于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通过基础结构层和增强结构层粘结形成的复合板材,可以达到提高底护板本体强度的目的,同时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钢材,大大降低了重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再结合开设在底护板本体上的排水孔和导风孔,可以排出发动机内的水,以及起到对发动机降温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与机滤维修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的位置关系状态图。图中:1、底护板本体;2、机滤维修盖;3、油底壳;11、维修口;12、导风孔;13、定位安装孔;14、排水孔;15、基础结构层;16、增强结构层;21、加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与机滤维修盖2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底护板与发动机的油底壳3的位置关系状态图。结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发动机底护板,包括底护板本体1和机滤维修盖2。其中,底护板本体1包括基础结构层15和增强结构层16,基础结构层15与增强结构层16为粘结连接,底护板本体1上开设有维修口11,机滤维修盖2罩设于维修口11上,且机滤维修盖2与底护板本体1螺纹连接;底护板本体1上还开设有排水孔14和导风孔12,排水孔14设置于底护板本体1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导风孔12设置于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通过基础结构层15和增强结构层16树脂熔融连接形成的复合板材,可以达到提高底护板本体1强度的目的,同时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的钢材,大大降低了重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再结合开设在底护板本体1上的排水孔14和导风孔12,可以排出发动机内的水,以及起到对发动机降温的作用。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高强度发动机底护板,发动机的底护板本体1由多种非金属材料构成,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基础结构层15、由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增强结构层16,部件整体相比于金属发动机底护板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等优势。并通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的高强度优势提高发动机底护板局部抗冲击性能,改善了非金属发动机底护板的耐冲击强度不足的劣势,有效保护了发动机油底壳3等易损部件。此外,还提供针对发动机机滤机油更换,而设计的便于维护的机滤维修盖2,并针对发动机下部温度控制及风阻要求在发动机底护板后部设计有导风孔12,有效改善了发动机周边温度及空气流动。还设置有排水孔14,可以有利于排出发动机内部的积水。在本实施例中,底护板本体1的基体由基础结构层15构成,而增强结构层16可以敷设在整体的基础结构层15上,也可以敷设在基础结构层15的局部,以达到对局部强化且减轻重量的目的。具体地,基础结构层15为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增强结构层16为面密度600-1000g/m2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动机的底护板本体1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时,增强结构层16优选面密度为600g/m2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当发动机的底护板本体1采用轻质纤维增强材料或聚丙烯树脂时,增强结构层16优选面密度为800-1000g/m2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包括基体和增强体。基体为聚丙烯树脂材料,增强体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基础结构层15与增强结构层16之间通过聚丙烯熔融树脂粘结。需要说明的是,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所构成的增强结构层16与复合材料所构成的基础结构层15间,通过聚丙烯树脂熔融连接,其连接剖面如图3所示。底护板本体1的厚度为2.5mm-4.0mm。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动机的底护板本体1采用聚丙烯注塑工艺成型或轻质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模压工艺成型时,厚度优选2.5mm;当发动机的底护板本体1采用轻型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护板本体(1),其包括基础结构层(15)和增强结构层(16),所述基础结构层(15)与所述增强结构层(16)为树脂熔融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1)上开设有维修口(11);/n机滤维修盖(2),其罩设于所述维修口(11)上,且所述机滤维修盖(2)与所述底护板本体(1)螺纹连接;/n所述底护板本体(1)上还开设有排水孔(14)和导风孔(12),所述排水孔(14)设置于所述底护板本体(1)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所述导风孔(12)设置于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护板本体(1),其包括基础结构层(15)和增强结构层(16),所述基础结构层(15)与所述增强结构层(16)为树脂熔融连接,所述底护板本体(1)上开设有维修口(11);
机滤维修盖(2),其罩设于所述维修口(11)上,且所述机滤维修盖(2)与所述底护板本体(1)螺纹连接;
所述底护板本体(1)上还开设有排水孔(14)和导风孔(12),所述排水孔(14)设置于所述底护板本体(1)的局部,用于排出发动机内的水,所述导风孔(12)设置于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用于为发动机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层(15)为轻质纤维增强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结构层(16)为面密度600-1000g/m2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晔李菁华石海鑫金科赵鹏王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