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54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壳体、动力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离合结构。动力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用于输出动力。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动力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动力轴和第二输出轴均连接于离合结构,离合结构用于将第二输出轴接入于动力轴,还用于将第二输出轴从动力轴上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采用了上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动力性能以及行驶效率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当前市场主流的电动车动力系统,其主要型式为单电机驱动,动力通过传动装置增扭后输出至车轮端。若想让电动车动力充沛,则需要配置功率较大的电机,才能够保证车辆有较强的加速性能。但是,这种大功率的电机体积也更大,会牺牲一部分效率,在车辆正常行驶不需要加速超车时,并不需要较大功率,使用这种大功率电机,但多数平稳行驶情况下输出较小功率,效率自然不高。反过来,如果选择一个小功率的电机,虽然在整车正常行驶时效率较高,但它由于功率不足,无法给整车带来足够的加速性能。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双电机驱动的动力方案,两个电机带动两个传动装置,各自负责各自侧的车轮的驱动,并通过不同的调速实现车辆的转弯等。这种技术方案,相当于将一个大功率电驱系统分解成为两套小功率电驱并使其同时工作,动力叠加也能实现单个大功率电机的动力性能。但是这种方案,两套电驱系统始终需要共同工作,虽然动力性能得到满足,但对于提升效率作用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动力轴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同步器齿座、同步器齿套和接合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执行机构、拨叉轴和拨叉;所述拨叉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拨叉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拨叉轴,且所述拨叉与同步器齿套连接以拨动所述同步器齿套;所述执行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拨叉连接以驱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和所述动力轴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同步器齿座、同步器齿套和接合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执行机构、拨叉轴和拨叉;所述拨叉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拨叉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拨叉轴,且所述拨叉与同步器齿套连接以拨动所述同步器齿套;所述执行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拨叉连接以驱动所述拨叉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拨叉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执行机构伸入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拨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张成白秀超李伯洋范永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