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导电糊剂及导电图案形成用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60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16
感光性导电糊剂,其具有季铵盐化合物(A)、含羧基的树脂(B)、光聚合引发剂(C)、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反应性单体(D)及导电性粒子(E)。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感光性导电糊剂及导电图案形成用膜,所述感光性导电糊剂在低温且短时间内呈现导电性,通过光刻法能够形成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后的与ITO的密合性及耐弯曲性优异的微细布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感光性导电糊剂及导电图案形成用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光性导电糊剂及使用其的导电图案形成用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出了通过使用感光性导电糊剂的光刻法,在耐热性低的基材上形成微细的导电图案的技术。为了在耐热性低的基板上形成导电图案,需要在不经过烧成工序(其通过高温加热来除去有机物)的情况下、在具有绝缘性的有机物中使导电性粒子彼此接触来形成导电通路。作为上述技术中使用的感光性导电糊剂,例如,提出了:包含具有2个以上烷氧基的化合物、具有不饱和双键的感光性成分、光聚合引发剂、导电性填料的导电糊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包含导电粉末、有机粘结剂、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的感光性导电糊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等等。另一方面,提出了包含二羧酸及其酸酐、具有不饱和双键且酸值在40~200mgKOH/g的范围内的感光性成分、光聚合引发剂、导电性填料的感光性导电糊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0580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4-061006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感光性导电糊剂,其具有季铵盐化合物(A)、含羧基的树脂(B)、光聚合引发剂(C)、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反应性单体(D)及导电性粒子(E)。/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1 JP 2017-1974141.感光性导电糊剂,其具有季铵盐化合物(A)、含羧基的树脂(B)、光聚合引发剂(C)、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反应性单体(D)及导电性粒子(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其中,相对于所述导电性粒子(E)100重量份而言,含有0.01~5重量份的所述季铵盐化合物(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其中,所述季铵盐化合物(A)中的阴离子的比例为10.0重量%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其中,所述季铵盐化合物(A)的分子量为35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导电糊剂,其中,与所述季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口创小山麻里惠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