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02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包括有衔接板本体,衔接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衔接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让位结构,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调节定位结构,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内凹槽,衔接板本体上设置贴标区域。由此,设有独立的接插让位结构,可以很便捷的与阀体预留的定位轨道相配合,且穿设期间不会占用阀体额外的外部空间。采用调节定位结构,可以实现装配期间的角度微调,满足螺钉的稳定连接,不会破坏结合面。拥有若干内凹槽,可以实现其他外部组件的接插与定位,便于提高装配速率。设有独立的贴标区域,便于装配人员的快速识别取用。设有独立的嵌槽,便于挂接附件,且满足整体一体式的设计。

Fine tuning adapter plate for valve bod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衔接板,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
技术介绍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同时,考虑到阀门整体采用多个组件装配而成,为了让阀体满足一体性的装配需要,往往会在阀体上安装衔接板,用于承载安装各类附件并对管路实现定位,根据实际控制通道的类别和数量,往往会采用多个阀体与多个衔接板。但是,现有的衔接板,只是简单的对管路来进行连接限位。其安装只是通过孔对空的螺钉完成,如果遇到公差较大的情况,容易出现螺钉滑丝、错位,影响整体的结合牢固程度。并且,在安装其他附件的时候,缺乏有效的预定位,导致加工效率无法提升。再者,目前其在装配完毕后,容易出现管路结合处的分析,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共振而产生使用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包括有衔接板本体,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其中:所述衔接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让位结构,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调节定位结构,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内凹槽,所述衔接板本体上设置贴标区域。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衔接穿孔为长圆孔。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接插让位结构为T型接插槽。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T型接插槽内侧边角设置有圆弧倒角。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内凹槽为矩形槽,分布在衔接穿孔的边缘。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贴标区域为矩形内凹槽,所述矩形内凹槽内贴合有标签。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衔接板本体侧边分布有嵌槽。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中,所述衔接穿孔内设置有张紧垫圈,所述张紧垫圈为金属圈,或是为橡胶圈。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1、设有独立的接插让位结构,可以很便捷的与阀体预留的定位轨道相配合,且穿设期间不会占用阀体额外的外部空间。2、采用调节定位结构,可以实现装配期间的角度微调,满足螺钉的稳定连接,不会破坏结合面。3、拥有若干内凹槽,可以实现其他外部组件的接插与定位,便于提高装配速率。4、设有独立的贴标区域,便于装配人员的快速识别取用。5、设有独立的嵌槽,便于挂接附件,且满足整体一体式的设计。6、能够加装张紧垫圈,保证管路穿设的较佳定位,不会出现共振。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的正面构造示意图。图2是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的侧面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衔接板本体2衔接穿孔3长圆孔4T型接插槽5矩形槽6标签7嵌槽8张紧垫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包括有衔接板本体1,衔接板本体1上开设有衔接穿孔2,满足阀体导管的导通接插需要,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衔接板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让位结构,可以便于对整个衔接板本体1进行定位,将其挂接定位到阀体上预留的衔接导轨上。同时,为了实现较为贴合的集合,满足常规的螺钉连接需要,在衔接板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调节定位结构。并且,为了实现后续安装的其他附件的预定位,避免在最终装配定位前导致其他附件出现错位而需要多次调整,可在衔接板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内凹槽,用于提供有效的接插预定位。再者,考虑到不同阀体所需要的衔接板本体1的型号存在差异,为了便于装配者的快速识别,可在衔接板本体1上设置贴标区域。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对整个衔接板在装配的时候进行角度,贴合面的适当微调,用以补足当前针对的阀体可能存在的公差,采用的衔接穿孔2为长圆孔3。这样,在实际装配的时候,依托于长圆孔3的构造,可以让衔接板在最终被螺钉锁紧前,进行适当的上下、前后调整。由此,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螺钉孔,一旦存在公差,要么无法实现调整,容易在锁紧期间出现滑丝,要么错位过大,导致衔接板报废。进一步来看,为了适应目前阀体上较为常见矩形衔接导轨,满足各个部件的分批次按序安装,接插让位结构为T型接插槽4。这样,可以依托于T型接插槽4的特殊构造,防止出现周向的摆动与旋转,实现较佳的限位。并且,一旦接插完成,不会松脱。同时,考虑到接插期间的顺利前行,且在前行的时候不会存在锐角划伤衔接导轨,在T型接插槽4的内侧边角设置有圆弧倒角(图中未示出)。再进一步来看,为了便于其他附件的简单接插,且插入后可以实现适当的横向位移调整,在后续连接锁定的时候针对可能存在的公差来微调,采用的内凹槽为矩形槽5,分布在衔接穿孔2的边缘。这样,不会造成额外的连接干涉。结合实际实施来看,贴标区域为矩形内凹槽,矩形内凹槽内贴合有标签6。这样,可以实现标签6的收纳,不会造成标签6凸起而影响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贴合。同时,考虑到诸如限位卡条或是其他导管的走位定位,可以实现嵌入定位并实现一定的左右幅度的调整。衔接板本体1侧边分布有嵌槽7。由此,针对本体外部其他组件可能存在的外连定位需求,可以实现外挂连接,拥有较佳的一体性。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嵌槽7来收纳其他组件上的滑块等衔接定位部件,实现一体式的装配。再者,考虑到衔接穿孔内可能穿设的管路存在适当的装配公差,且有的装配需要实现管路张紧定位,保证使用期间不会因为间隙而出现共振,在衔接穿孔2内设置有张紧垫圈8。具体来说,考虑到管路的材质与管径存在差异,选用的张紧垫圈8可以为金属圈,也可以为橡胶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配。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有如下优点:1、设有独立的接插让位结构,可以很便捷的与阀体预留的定位轨道相配合,且穿设期间不会占用阀体额外的外部空间。2、采用调节定位结构,可以实现装配期间的角度微调,满足螺钉的稳定连接,不会破坏结合面。3、拥有若干内凹槽,可以实现其他外部组件的接插与定位,便于提高装配速率。4、设有独立的贴标区域,便于装配人员的快速识别取用。5、设有独立的嵌槽,便于挂接附件,且满足整体一体式的设计。6、能够加装张紧垫圈,保证管路穿设的较佳定位,不会出现共振。当然,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包括有衔接板本体,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让位结构,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调节定位结构,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内凹槽,所述衔接板本体上设置贴标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包括有衔接板本体,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让位结构,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调节定位结构,所述衔接板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内凹槽,所述衔接板本体上设置贴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穿孔为长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让位结构为T型接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阀体装配的微调衔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接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天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