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24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包括有调节板本体,调节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衔接穿孔内设置有替换式填充圈,调节板的两端镜像分布有接插定位结构,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孔构成的调节定位结构,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槽,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过线孔,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贴标区域。由此,采用两个接插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可以很便捷的与阀体预留的定位轨道相配合。采用节定位结构,进行适当的上下、前后调整。设有独立的贴标区域,便于装配人员的快速识别取用。设有内凹嵌槽,便于挂接附件,且满足整体一体式的设计。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板,尤其涉及一种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
技术介绍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同时,考虑到阀门整体采用多个组件装配而成,为了让阀体满足一体性的装配需要,往往会在阀体上安装衔接板,用于承载安装各类附件并对管路实现定位,根据实际控制通道的类别和数量,往往会采用多个阀体与多个衔接板。但是,现有的衔接板,只是简单的对管路来进行连接限位。其安装只是通过孔对空的螺钉完成,如果遇到公差较大的情况,容易出现螺钉滑丝、错位,影响整体的结合牢固程度。并且,在安装其他附件的时候,缺乏有效的预定位,导致加工效率无法提升。再者,目前其在装配完毕后,容易出现管路结合处的分析,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共振而产生使用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包括有调节板本体,其中:所述调节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所述衔接穿孔内设置有替换式填充圈,所述调节板的两端镜像分布有接插定位结构,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孔构成的调节定位结构,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槽,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贴标区域。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所述衔接穿孔为正圆孔,或是为长圆孔,或是为矩形孔,或是为正六边形孔。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衔接穿孔内设置有内凹嵌槽,所述替换式填充圈外侧设置有嵌设条,所述嵌设条嵌入内凹嵌槽内。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所述替换式填充圈为橡胶圈,或是为聚氨酯圈。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所述接插定位结构为T型接插槽,所述T型接插槽设置有圆弧倒角。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所述内凹槽为矩形槽,分布在衔接穿孔的上下两测。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所述贴标区包括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槽内贴合有标签。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中,所述调节板本体的侧边设置有引导定位槽。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1、采用两个接插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可以很便捷的与阀体预留的定位轨道相配合。2、采用节定位结构,进行适当的上下、前后调整。3、设有独立的贴标区域,便于装配人员的快速识别取用。4、设有内凹嵌槽,便于挂接附件,且满足整体一体式的设计。5、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的侧面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调节板本体2衔接穿孔3替换式填充圈4接插定位结构5调节定位结构6内凹槽7过线孔8贴标区域9引导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包括有调节板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满足阀体导管的导通接插需要,在调节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2。考虑到阀体导管的直径、外形可能存在差异,为了避免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匹配间隙,实现阀体导管的稳定安装,满足有效的张紧定位,在衔接穿孔2内设置有替换式填充圈3。同时,调节板的两端镜像分布有接插定位结构4。这样,可以对整个调节板本体1进行定位,将其挂接定位到阀体上预留的衔接导轨上。并且,依托于双接插定位结构4的存在,可以配合阀体内双轨预留结构来实现左右两端同步定位,能够满足有效的水平校准放置。为了满足常规的螺钉连接需要,调节板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孔构成的调节定位结构5,可以与螺钉配合,实现锁紧。这样,在实际装配的时候,依托于长圆孔的构造,可以让衔接板在最终被螺钉锁紧前,进行适当的上下、前后调整,用于补足公差带来的装配间隙。由此,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螺钉孔,一旦存在公差,要么无法实现调整,容易在锁紧期间出现滑丝,要么错位过大,导致衔接板报废。为了实现后续安装的其他附件的预定位,避免在最终装配定位前导致其他附件出现错位而需要多次调整,可在调节板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槽6,用于提供有效的接插预定位。考虑到目前电子采集模块的普及,为了配合电子采集模块的供电穿线需要,避免从边缘走线后挤压、磨损线材而降低使用寿命,在调节板本体1上设置有过线孔7。由此,在实际装配的时候,可以让线材从过线孔7中穿过,且可以依托于过线孔7防止线材遭受挤压。再者,考虑到不同阀体锁需要的调节板本体1的型号存在差异,为了便于装配者的快速识别,可在调节板本体1上设置有贴标区域8。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对不同类别的阀体导管实现较佳的定位,衔接穿孔2为正圆孔,配合常规的阀体导管穿插定位。亦可以为长圆孔,已实现适当的向内夹紧定位。并且,针对各类异形的阀体导管来看,采用的衔接穿孔2还可以为矩形孔,或是正六边形孔,这样拥有适当的接触面积,保证阀体导管插入后不会出现轻易的晃动,提高了装配的一体性。结合实际制造来看,为了便于实现替换式填充圈3的定位,在替换式填充圈3安装到位后,不会因为与阀体导管的摩擦而出现脱落,衔接穿孔2内设置有内凹嵌槽,替换式填充圈3外侧设置有嵌设条,嵌设条嵌入内凹嵌槽内。同时,采用无胶的安装配置,在针对某些特殊阀体导管的装配时,亦可以取下替换式填充圈3。并且,替换式填充圈3为橡胶圈或是为聚氨酯圈,可以根据当前的阀体导管外形或是材质来决定,实现较佳的摩擦与膨胀定位效果。进一步来看,为了配合目前阀体上所较为常用的矩形衔接导轨,本技术采用的接插定位结构4为T型接插槽。这样,可以依托于T型接插槽的特殊构造,防止出现周向的摆动与旋转,实现较佳的限位。并且,一旦接插完成,不会松脱。同时,考虑到接插期间的顺利前行,且在前行的时候不会存在锐角划伤衔接导轨,在T型接插槽设置有圆弧倒角(图中未示出)。再进一步来看,采用的内凹槽6为矩形槽,分布在衔接穿孔2的上下两测。这样,在实际创配的时候,其他附件在插入后可以实现适当的横向位移调整,在后续连接锁定的时候针对可能存在的公差来微调,不会造成额外的连接干涉。再者,本技术采用的贴标区包括有收纳凹槽,收纳凹槽槽内贴合有标签。这样,这样,可以实现标签的收纳,不会造成标签凸起而影响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贴合。同时,考虑到诸如限位卡条或是其他导管的走位定位,可以实现嵌入定位并实现一定的左右幅度的调整。并且,针对本体外部其他组件可能存在的外连定位需求,拥有较佳的一体性,调节板本体1侧边设置有引导定位槽9。这样,可以利用引导定位槽9来收纳其他组件预设的诸如滑块等衔接定位部件,实现一体式的装配。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有如下优点:1、采用两个接插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可以很便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包括有调节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所述衔接穿孔内设置有替换式填充圈,所述调节板的两端镜像分布有接插定位结构,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孔构成的调节定位结构,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槽,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贴标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包括有调节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本体上开设有衔接穿孔,所述衔接穿孔内设置有替换式填充圈,所述调节板的两端镜像分布有接插定位结构,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孔构成的调节定位结构,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内凹槽,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调节板本体上设置有贴标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穿孔为正圆孔,或是为长圆孔,或是为矩形孔,或是为正六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装配用双头调节板,其特征在于:衔接穿孔内设置有内凹嵌槽,所述替换式填充圈外侧设置有嵌设条,所述嵌设条嵌入内凹嵌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天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