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11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行星齿轮箱润滑油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包括行星架、内齿圈和行星轮,所述行星轮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架包括腹板和立柱,所述腹板及所述立柱中设有润滑油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喷嘴,以将所述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喷向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行星轮的啮合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行星架的腹板和立柱内设置润滑油路,且在立柱上设置与润滑油路连接的喷嘴,喷嘴将润滑油喷向内齿圈与行星轮的啮合处,达到润滑的目的,可对每个内齿圈和行星轮啮合处都喷润滑油,避免润滑不到位的问题。

A kind of planetary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
本技术涉及行星齿轮箱润滑油路
,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
技术介绍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在风力发电机中,齿轮箱一般都采用行星齿轮箱,行星齿轮箱内有行星轮系。在齿轮箱中,由于行星轮系中的行星轮和内齿圈承受的载荷很大,所以工作时需要保证充分的润滑,但是,为了保证齿轮箱的传动效率以及减少漏油风险,齿轮箱油位又不能太高。运转时行星轮与内齿圈的啮合区域随着行星轮的运转而分布于整个内齿圈的工作面上,这样行星轮与内齿圈位于油位以上的啮合区域的润滑效果极差。虽然在运转过程中有一些润滑油会因齿轮转动而将油液带到油位以上的区域,即飞溅润滑,但润滑油量较少,还是无法获得良好的润滑。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对于行星轮系的内齿圈和行星轮啮合处的润滑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星轮系的内齿圈和行星轮啮合处的润滑效果不好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齿轮,包括行星架、内齿圈和行星轮,所述行星轮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行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包括行星架(1)、内齿圈(2)和行星轮(3),所述行星轮(3)设置于所述行星架(1)上,并与所述内齿圈(2)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1)包括腹板(11、12)和立柱(13),所述腹板(11、12)及所述立柱(13)中设有润滑油路,所述立柱(13)上设置有喷嘴(14),以将所述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喷向所述内齿圈(2)与所述行星轮(3)的啮合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包括行星架(1)、内齿圈(2)和行星轮(3),所述行星轮(3)设置于所述行星架(1)上,并与所述内齿圈(2)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1)包括腹板(11、12)和立柱(13),所述腹板(11、12)及所述立柱(13)中设有润滑油路,所述立柱(13)上设置有喷嘴(14),以将所述润滑油路中的润滑油喷向所述内齿圈(2)与所述行星轮(3)的啮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4)设置在所述立柱(13)的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1、12)包括第一腹板(11)以及用于连接输入轴的第二腹板(12);所述润滑油路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11)和所述立柱(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11)内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一油路(15);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11)内且与所述第一油路(15)连接的第二油路(16),所述第二油路(16)沿横向设置;设置在所述立柱(13)内且与所述第二油路(16)连接的第三油路(17),所述第三油路(17)沿纵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定军张合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