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液循环泵及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113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其包括箱体(100)、减速齿轮组、冷却管(200)和冷却介质源,所述减速齿轮组安装所述箱体(100)之内,所述冷却管(200)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之内,所述冷却管(200)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液段(210)、螺旋段(220)和出液段(230),所述进液段(210)穿过所述箱体(100)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液段(230)穿过所述箱体(100)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降温方式存在成本较高及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浆液循环泵。

Reducer of slurry circulating pump and slurry circulat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浆液循环泵及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
,尤其涉及一种浆液循环泵及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
技术介绍
浆液循环泵是电厂脱硫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工作负荷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浆液循环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进而会导致浆液循环泵的机身温度较高。其中,较为明显的是,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温升较高,通常情况下,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表面温度高达80℃,减速器的内部温度将近85℃。很显然,较高的温度会对减速器的内部构件产生损坏,进而容易导致减速器的减速箱发生漏油及异音频发。目前对浆液循环泵的降温方式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两种中,一种则是对浆液循环泵的结构实施改进,将浆液循环泵返厂进行解体改造,从而在浆液循环泵的内部增加冷却油循环冷却系统,从而加强对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降温,另一种通过配置轴流风机对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表面进行对流降温,从而达到对减速器降温的目的。第一种方法涉及电气和热控方面的改进较多,改造成本较高,而且节能效果较差;第二种方法为被动散热,不但增加能耗,而且还会导致浆液循环泵的辅助结构较多,进而导致整个浆液循环泵的结构较为复杂,最终会使得放置浆液循环泵的泵房内较为凌乱。而且,配置轴流风机能耗较高,同样也会带来成本问题。可见,目前对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降温方式存在成本较高、改造后结构较为复杂及能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以解决目前的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的降温方式存在成本较高及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包括箱体、减速齿轮组、冷却管和冷却介质源,所述减速齿轮组安装所述箱体之内,所述冷却管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之内,所述冷却管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液段、螺旋段和出液段,所述进液段穿过所述箱体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液段穿过所述箱体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冷却管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润滑油中。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螺旋段与所述减速齿轮组之间的距离为5cm。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螺旋段为不锈钢管。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至少两根依次排列的齿轮轴,所述螺旋段沿所述齿轮轴的排列方向延伸。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出液段与所述螺旋段之间以及所述进液段与所述螺旋段之间均连接有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平行、且限位配合。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出液段和所述进液段与所述箱体的穿孔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堵头,且所述密封堵头与所述箱体的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胶。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所述出液段或所述进液段与所述密封堵头均为一体式结构件。优选的,上述减速器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泵,所述驱动泵设置在所述冷却管上,所述驱动泵驱动冷却介质的流速,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温度,所述驱动泵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且根据所述温度驱动冷却介质的流速。一种浆液循环泵,包括上文所述的减速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减速器对现有的减速器的结构实施改进,通过增设冷却管,冷却管的进液段和出液段均与冷却介质源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段进入到螺旋段中,冷却介质在螺旋段与箱体内的环境换热后,最终通过出液段排走,从而对减速器实施更好的降温。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减速器仅仅对减速器本身的局部结构进行改进,从而能够实现较为针对性地散热,散热效果明显,无需较大的能耗,同时无需对浆液循环泵的整体进行改进,因此改造成本也较低,而且改造的结构较为简单,不会导致浆液循环泵的整体结构过于复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减速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箱体、200-冷却管、210-进液段、220-出液段、230-螺旋段、240-限位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所公开的减速器包括箱体100、减速齿轮组、冷却管200和冷却介质源。箱体100为减速器的外围构件,减速齿轮组安装在箱体100内,冷却管200部分设置在箱体100之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管200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液段210、螺旋段220和出液段230。进液段210穿过箱体100之外、且与冷却介质源连通,出液段230穿过箱体100之外、且与冷却介质源连通。螺旋段220设置在箱体100之内。冷却管200与冷却介质源形成冷却循环通道,进而供冷却介质循环流动,达到降温的目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介质源用于盛放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通过进液段210进入到螺旋段220中,经过与箱体100内的环境换热后通过出液段230,再重新回流到冷却介质源中。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可以为冷却油,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冷却介质的具体种类。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减速器对现有的减速器的结构实施改进,通过增设冷却管200,冷却管200的进液段210和出液段230均与冷却介质源连通,冷却介质通过进液段210进入到螺旋段220中,冷却介质在螺旋段220与箱体100内的环境换热后,最终通过出液段230排走,从而对减速器实施更好的降温。螺旋段220通过螺旋的方式,无疑能够提高冷却管200在箱体100内的换热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减速器仅仅对减速器本身的局部结构进行改进,从而能够实现较为针对性地散热,散热效果明显,无需较大的能耗,同时无需对浆液循环泵的整体进行改进,因此改造成本也较低,而且改造的结构较为简单,不会导致浆液循环泵的整体结构过于复杂。通常情况下,减速器的箱体100内部设置有润滑油,润滑油不但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辅助降温。基于此,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冷却管200可以设置在箱体100的底部,冷却管200可以位于箱体100内的润滑油中,从而能够提高冷却管200与箱体100内的环境的换热效率,达到更为明显的降温效果。与此同时,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螺旋段220与减速齿轮组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cm。此种情况下,螺旋段220更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减速齿轮组、冷却管(200)和冷却介质源,所述减速齿轮组安装所述箱体(100)之内,所述冷却管(200)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之内,所述冷却管(200)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液段(210)、螺旋段(220)和出液段(230),所述进液段(210)穿过所述箱体(100)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液段(230)穿过所述箱体(100)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液循环泵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减速齿轮组、冷却管(200)和冷却介质源,所述减速齿轮组安装所述箱体(100)之内,所述冷却管(200)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100)之内,所述冷却管(200)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液段(210)、螺旋段(220)和出液段(230),所述进液段(210)穿过所述箱体(100)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液段(230)穿过所述箱体(100)之外、且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200)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底部,所述冷却管(200)位于所述箱体(100)内的润滑油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段(220)与所述减速齿轮组之间的距离为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段(220)为不锈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至少两根依次排列的齿轮轴,所述螺旋段(220)沿所述齿轮轴的排列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娇阳郑晓明聊方伦潘秀兰姜保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