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25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传力螺杆(12)、下顶板(4)、上顶板(7)、传力横梁组(3)、法兰盘(15)、顶升部件(B)和与所述传力螺杆(12)配合使用的螺杆螺母;在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用于增加试验基础的行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使在加载结构增程作业过程中,基础一直处于加载状态,保证了基础单调递增受拔的静载试验要求。在加载结构增程作业过程中,本加载结构使操作人员仅需进行螺母的旋拧作业,节省了工作量和时间。并且确保操作人员仅在加载结构外部进行作业,从而规避了操作人员肢体进入传统加载结构内部潜在的安全隐患。

A programmable loading device for pull-out load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上拔静载试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杆塔基础静载试验是全球通用的进行杆塔基础设计验证、承载特性研究的直接可靠方法,其中上拔加载结构的能力和可靠性是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设备。目前,输电杆塔基础原位上拔载荷试验的加载结构型式多样,并未实现标准化,但其主要结构特点为以千斤顶为动力部分,以传力横梁、传力螺杆为主要承力构件,以螺母-螺纹和法兰板(盘)为主要连接方式。既有输电杆塔基础上拔静载试验设备能够完成常规的输电杆塔基础设计验证、承载特性研究的工作,但存在加载进程受千斤顶行程制约的问题。即在加载过程中,当地基变形、或传力横梁的的变形较大时,或需要进行大变形下基础承载特性研究时,在基础未被加载至要求的变形量条件下,由于千斤顶达到最大行程而导致试验被迫中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千斤顶行程制约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通过构造措施,实现上拔静载试验增程操作中维持基础上拔负荷不衰减,从而满足基础大变形(或地基、传力结构刚度不足)条件下基础单调递增受拔的上拔静载试验要求。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传力螺杆(12)、上顶板(7)、法兰盘(15)、承压传力装置(A)、螺杆上螺母(8)和顶升部件(B);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用于增加试验基础的行程;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顶升部件(B)设置于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上,所述上顶板(7)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上;所述传力螺杆(12)上端穿过所述上顶板(7)与所述螺杆上螺母(8)紧固连接,再穿过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后与法兰盘(15)紧固连接;所述法兰盘(15)还与被拔的试验基础(20)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传力螺杆(12)上的所述增程部件(C)位于上顶板(7)和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之间;所述顶升部件(B)通过带动传力螺杆(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法兰盘(15)以及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的试验基础(20)向上运动。优选的,所述增程部件(C)包括:增程螺母(11)和在传力螺杆(12)上配合所述增程螺母(11)加工的增程螺纹(10);所述增程螺纹(10)的长度配合所述试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设置;所述增程螺母(11)配合所述试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旋拧于增程螺纹(10)上。优选的,所述传力螺杆(12)为两个,沿所述顶升部件(B)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所述传力螺杆(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有螺杆上螺纹(9)和螺杆下螺纹(13);所述螺杆上螺母(8)与所述螺杆上螺纹(9)配套使用。优选的,所述增程螺纹(10)位于所述螺杆上螺纹(9)和所述螺杆下螺纹(13)之间,且紧贴所述螺杆上螺纹(9)。优选的,还包括:螺杆下螺母(14)和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配合螺杆下螺母(14)设置的螺杆下螺纹(13);所述螺杆下螺母(14)与所述螺杆下螺纹(13)配合连接将所述传力螺杆(12)的下端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地脚螺栓(19)、地脚上螺母(16)、地脚下螺母(18)和在所述地脚螺栓(19)上配合所述地脚上螺母(16)和地脚下螺母(18)加工的地脚螺纹(17);所述地脚螺栓(19)为两个,沿所述法兰盘(15)中垂线对称设置;所述地脚上螺母(16)和地脚下螺母(18)旋拧于地脚螺纹(17)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法兰盘(15)上面和所述法兰盘(15)下面;所述地脚螺栓(19)下端预先浇筑于试验基础(20)中,所述地脚螺栓(19)上端穿过所述法兰盘(15)并通过地脚上螺母(16)和地脚下螺母(18)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包括:承压板(1)、传力墩(2)和传力横梁组(3);所述承压板(1)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传力墩(2)放置于所述承压板(1)上;所述承压板(1)和传力墩(2)各有两个,所述传力横梁组(3)放置于两个传力墩(2)上。优选的,还包括下顶板(4);所述下顶板(4)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和所述传力横梁组(3)之间,所述下顶板(4)用于顶升部件(B)和传力横梁组(3)整体的荷载传递;且所述传力螺杆(12)穿过所述下顶板(4),所述增程螺母(11)旋拧至紧贴所述下顶板(4)上。优选的,所述传力横梁组(3)由多根传力横梁组成。优选的,所述顶升部件(B)包括:千斤顶(5)、千斤顶活塞(6)和千斤顶泵站;所述千斤顶活塞(6)位于所述千斤顶(5)的上面且在所述千斤顶泵站的带动下在所述千斤顶(5)上进行伸出和收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传力螺杆(12)、上顶板(7)、法兰盘(15)、承压传力装置(A)、螺杆上螺母(8)和顶升部件(B);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用于增加试验基础的行程;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顶升部件(B)设置于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上,所述上顶板(7)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上;所述传力螺杆(12)上端穿过所述上顶板(7)与所述螺杆上螺母(8)紧固连接,再穿过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后与法兰盘(15)紧固连接;所述法兰盘(15)还与被拔的试验基础(20)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传力螺杆(12)上的所述增程部件(C)位于上顶板(7)和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之间;所述顶升部件(B)通过带动传力螺杆(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法兰盘(15)以及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的试验基础(20)向上运动。通过在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使在加载结构增程作业过程中,由于增程部件(C)配合所述实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在传力螺杆(12)上不断向下旋拧,从而克服千斤顶行程制约问题,使基础一直处于加载状态,保证了基础单调递增受拔的静载试验要求。(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加载结构增程作业过程中,本加载结构使操作人员仅需进行螺母的旋拧作业,节省了工作量和时间;(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加载结构确保操作人员仅在加载结构外部进行作业,从而规避了操作人员肢体进入传统加载结构内部潜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加载结构装配大样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载结构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载结构侧视断面图;图中,1-承压板,2-传力墩,3-传力横梁组,4-下顶板,5-千斤顶,6-千斤顶活塞,7-上顶板,8-螺杆上螺母,9-螺杆上螺纹,10-增程螺纹,11-增程螺母,12-传力螺杆,13-螺杆下螺纹,14-螺杆下螺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传力螺杆(12)、上顶板(7)、法兰盘(15)、承压传力装置(A)、螺杆上螺母(8)和顶升部件(B);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用于增加试验基础的行程;/n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顶升部件(B)设置于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上,所述上顶板(7)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上;/n所述传力螺杆(12)上端穿过所述上顶板(7)与所述螺杆上螺母(8)紧固连接,再穿过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后与法兰盘(15)紧固连接;所述法兰盘(15)还与被拔的试验基础(20)固定连接;/n设置于所述传力螺杆(12)上的所述增程部件(C)位于上顶板(7)和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之间;/n所述顶升部件(B)通过带动传力螺杆(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法兰盘(15)以及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的试验基础(20)向上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传力螺杆(12)、上顶板(7)、法兰盘(15)、承压传力装置(A)、螺杆上螺母(8)和顶升部件(B);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用于增加试验基础的行程;
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顶升部件(B)设置于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上,所述上顶板(7)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上;
所述传力螺杆(12)上端穿过所述上顶板(7)与所述螺杆上螺母(8)紧固连接,再穿过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后与法兰盘(15)紧固连接;所述法兰盘(15)还与被拔的试验基础(2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传力螺杆(12)上的所述增程部件(C)位于上顶板(7)和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之间;
所述顶升部件(B)通过带动传力螺杆(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法兰盘(15)以及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的试验基础(20)向上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部件(C)包括:增程螺母(11)和在传力螺杆(12)上配合所述增程螺母(11)加工的增程螺纹(10);
所述增程螺纹(10)的长度配合所述试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设置;
所述增程螺母(11)配合所述试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旋拧于增程螺纹(1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螺杆(12)为两个,沿所述顶升部件(B)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所述传力螺杆(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有螺杆上螺纹(9)和螺杆下螺纹(13);
所述螺杆上螺母(8)与所述螺杆上螺纹(9)配套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程螺纹(10)位于所述螺杆上螺纹(9)和所述螺杆下螺纹(13)之间,且紧贴所述螺杆上螺纹(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下螺母(14)和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配合螺杆下螺母(14)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智周楠张东江李洋罗建荣杨世江毕雪昱马忠龙岳华刚褚忠凯谢文刘华清崔强丁士君朱照清满银丁民涛张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