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316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投影装置、显示膜和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膜为透明膜,用于贴在所述车辆的窗玻璃上;所述投影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用于将预设光线投影到所述显示膜上,以使所述显示膜显示所述预设光线的颜色;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投影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投影装置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投影的方式,使遮阳系统虚拟化,可以节省重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空间,通过自动化控制,提高调解的便捷性,增加了驾驶的体验感和科技感。

A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for vehicle sunshade system and sunshad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中,在太阳光直接进入驾驶员等的视野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其炫光而正视窗外较为困难、或因强光的产生等而确保正常的视野较为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驾驶员为了遮挡日晒,而将车室所具备的遮阳构件配置于窗的附近。传统车辆遮阳板或遮阳帘都是实物类,其占用较大空间,重量大并且结构复杂,遮阳板在前排头部区域,由于遮挡视线要求,遮阳板尺寸比较大牺牲了很多头部空间,特别是在旋转过程中,更容易让客户产生压抑感;遮阳帘体积庞大被置于汽车门板或顶棚天窗系统内,有成本高,重量大等痛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实物类的遮帘系统不符合现代车辆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物类窗帘重量大和浪费空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包括投影装置、显示膜和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膜为透明膜,用于贴在所述车辆的窗玻璃上;所述投影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用于将预设光线投影到所述显示膜上,以使所述显示膜显示所述预设光线的颜色,可以根据车辆人员的习惯和具体的工况环境,选择合适的颜色光线投影到所述显示膜;作为可选地,所述显示膜可以吸收所述投影装置投影光线的颜色,防止投影光线透射出所述窗玻璃,以使所述显示膜显示所述预设光线的颜色。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投影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投影装置的工作。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投影装置的投影光线的强度和范围。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的窗玻璃包括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左侧车窗玻璃、右侧车窗玻璃和天窗玻璃;所述投影装置为多个,分别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所述后挡风玻璃、所述左侧车窗玻璃、所述右侧车窗玻璃和所述天窗玻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车辆人员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操作装置能够提高车辆人员对所述遮阳系统的控制能力,便于调整,提高车辆驾驶的体验感和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指令接收模块和指令输出模块;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人员的操作指令;所述指令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光线采集装置和脸部检测装置;具体地,所述光线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太阳光线的入射光信息,所述入射光信息包括光线强度和光线角度;具体地,所述脸部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车辆人员的脸部信息,并基于所述脸部信息分析人眼视线的高度和角度。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线采集装置的信息和所述脸部检测装置的信息计算需要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遮光面的强度和范围,并根据所述遮光面的强度和范围控制所述投影装置的投影光线的强度和角度。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光源发生模块、聚光模块、转换模块和投影模块;作为可选地,所述光源发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生成预设颜色的光源;所述聚光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颜色的光源聚合;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聚合后的光源转换成数据信号;所述投影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信号以光线形式投影到所述显示膜上,以使所述显示膜显示所述预设光线的颜色。作为优选地,所述显示膜设置在所述车辆的窗玻璃的内侧表面,避免收到车外环境的破坏,提高所述显示膜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上述提供的车辆用遮阳系统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装置获取所述遮阳系统的遮阳启动指令;根据所述遮阳启动指令,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投影装置向所述显示膜投影光线,以使所述显示膜上显示所述投影光线的颜色和范围。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用遮阳系统,在进行前挡风玻璃遮阳时,通过上述提供的控制方法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不再采用传统的实物型遮阳板,而改用投影的方式,使遮阳板虚拟化,可以节省重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空间。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避免使用传统的手动调节翻转等机构,改用自动化控制,提高调解的便捷性,增加了驾驶的体验感和科技感。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可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调节遮阳面的吸光效果,拓展遮阳面使用功能。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遮阳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可根据不同乘客的视界范围,轻松调节遮阳区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用遮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说明书中车辆窗玻璃与投影装置连接示意图;图4本说明书中前挡风玻璃遮阳工作示意图;图5本说明书中天窗玻璃遮阳工作示意图;图6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遮阳系统的工作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由于现有技术中,在车辆中针对遮阳的选择都是以实物类为主,这种传统的车辆遮阳板或遮阳帘占用空间比较大,重量大并且结构复杂,不利于现在对车辆轻型化和便捷化的改进,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装置、显示膜和控制装置;/n所述显示膜为透明膜,用于贴在所述车辆的窗玻璃上;/n所述投影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用于将预设光线投影到所述显示膜上,以使所述显示膜显示所述预设光线的颜色;/n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投影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投影装置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装置、显示膜和控制装置;
所述显示膜为透明膜,用于贴在所述车辆的窗玻璃上;
所述投影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用于将预设光线投影到所述显示膜上,以使所述显示膜显示所述预设光线的颜色;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投影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投影装置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窗玻璃包括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左侧车窗玻璃、右侧车窗玻璃和天窗玻璃;所述投影装置为多个,分别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所述后挡风玻璃、所述左侧车窗玻璃、所述右侧车窗玻璃和所述天窗玻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接收车辆人员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指令接收模块和指令输出模块;
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人员的操作指令;
所述指令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光线采集装置和脸部检测装置;
所述光线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集太阳光线的入射光信息,所述入射光信息包括光线强度和光线角度;
所述脸部检测装置,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沐辉朱艳清王瞻远胡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