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4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46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以及采集线束结构;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单体电池、装设于单体电池两端的支架以及装设于支架上的汇流板,汇流板上设置有电源引出端头,支架凹陷形成有收容筒,单体电池两端收容于收容筒内;所述采集线束结构包括保护套、第一采集线束、第二采集线束以及第三采集线束;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还连接有第一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还连接有第二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五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测温件。

A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行业,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是影响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多电池模组在过充或过放时,不具有自动切断电池模组的电路的功能,当电池模组发生短路时,易使电池模组损坏,进而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电池模组的单个电池之间设置有保险丝以防止过充或过放时电池模组被损坏的情况,这种方式存在不利于快速判断出损坏的保险丝,且更换繁琐。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模组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在发生异常短路时,电池模组的安全保护件可以自身熔断来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池模组,提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还可以方便检修,降低了维修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相互抵靠且电性连接的电池模块以及装设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顶部的采集线束结构;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单体电池、装设于单体电池两端的两个支架以及装设于两个支架上的两个汇流板,每个汇流板上设置有电源引出端头,每个支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收容筒,所述单体电池两端收容于相应的支架的收容筒内;所述采集线束结构包括保护套、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一采集线束、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二采集线束以及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三采集线束;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一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电性连接的第四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与第四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二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五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测温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由多根导线组成,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上连接有一个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由多根导线组成,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上,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第四接线端子,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上连接有一个第二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由多根导线组成,且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接线端子上,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测温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件上连接有一个线耳。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电池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收容筒的数量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数量一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电池呈圆柱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柱;所述收容筒的中部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连接柱的穿孔,所述连接柱穿过相应的穿孔与所述汇流板电性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板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连接柱的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相应的穿孔和通孔与所述汇流板电性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第四接线端子以及第五接线端子均为拔插式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安全保护件及第二安全保护件均为保险丝;所述测温件为感温探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第五接线端子以及电源引出端头均为公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以及第四接线端子均为母接线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有益效果在于:支架凹陷形成有收容筒,可以使单体电池两端牢固地收容于收容筒内,防止单体电池晃动,发生位置偏移;通过在第一采集线束和第二采集线束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全保护件和第二安全保护件;若电池模组发生异常短路时,第一安全保护件和第二安全保护件均能够自身熔断来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池模组;还通过设置有接线端子以及电源引出端头,可以方便电池模组与电动汽车进行电连接,且方便检修更换第一安全保护件和第二安全保护件,降低了维修成本,且采集线束布局更美观;还设置有保护套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采集线束,避免采集线束破损发生漏电的现象。此外,还通过设置有测温件可以方便电动汽车对电池模组的温度进行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汇流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采集线束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0,包括多个相互抵靠且电性连接的电池模块10以及装设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10顶部的一个采集线束结构20;每个电池模块10包括单体电池11、装设于单体电池11两端的两个支架12以及装设于两个支架12上的两个汇流板13,每个汇流板13上设置有一个电源引出端头131,每个支架12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单体电池11的收容筒121,所述单体电池11两端收容于相应的支架12的收容筒121内;所述采集线束结构20包括保护套21、穿插于所述保护套21内的第一采集线束22、穿插于所述保护套21内的第二采集线束23以及穿插于所述保护套21内的第三采集线束24;所述第一采集线束22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接线端子221,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131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222,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22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21与第二接线端子222之间的第一安全保护件223;所述第二采集线束23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三接线端子231,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131电性连接的第四接线端子232,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23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231与第四接线端子232之间的第二安全保护件233;所述第三采集线束24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五接线端子241,另一端连接有一个测温件24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21及第三接线端子231均用于与电动汽车电性连接,所述第五接线端子241用于与电动汽车温度检测装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21、第二接线端子222、第三接线端子231、第四接线端子232以及第五接线端子241均为拔插式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安全保护件223及第二安全保护件233均为保险丝。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21、第三接线端子231、第五接线端子241以及电源引出端头131均为公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22以及第四接线端子232均为母接线端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抵靠且电性连接的电池模块以及装设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顶部的采集线束结构;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单体电池、装设于单体电池两端的两个支架以及装设于两个支架上的两个汇流板,每个汇流板上设置有电源引出端头,每个支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收容筒,所述单体电池两端收容于相应的支架的收容筒内;所述采集线束结构包括保护套、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一采集线束、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二采集线束以及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三采集线束;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一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电性连接的第四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与第四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二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五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测温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抵靠且电性连接的电池模块以及装设于所述多个电池模块顶部的采集线束结构;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单体电池、装设于单体电池两端的两个支架以及装设于两个支架上的两个汇流板,每个汇流板上设置有电源引出端头,每个支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收容筒,所述单体电池两端收容于相应的支架的收容筒内;所述采集线束结构包括保护套、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一采集线束、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二采集线束以及穿插于所述保护套内的第三采集线束;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电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一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电源引出端头电性连接的第四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还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与第四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二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三采集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第五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有测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由多根导线组成,且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上,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上连接有一个安全保护件;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由多根导线组成,且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每根导线的一端共同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上,所述第二采集线束的每根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穷潘炳涛邵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