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4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差速器左壳体和差速器右壳体,所述差速器左壳体的右侧与差速器右壳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体包括第一轴承安装段、第一过渡段和第一球形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该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在对差速器右壳体和差速器左壳体进行安装时,先通过差速器右壳体内的限位块与差速器左壳体内的空槽完成预固定,对差速器左壳体的差速器右壳体之间进行横向的固定,并且可以快速将活动槽和螺纹槽对齐,此时通过四角的固定螺栓进行锁紧固定,可以快速的对差速器壳体进行组装,在保证安装紧凑的同时减少了螺栓的使用量。

A split differential housing with lubricating oil pass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具体为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根据专利号为CN208764269U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体,通过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开设相互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可实现左壳体和右壳体与锥齿轮的连接固定,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安装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紧固用螺栓个数较多,差速器结构不紧凑,安装可拆卸需要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差速器左壳体(1)和差速器右壳体(2),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右侧与差速器右壳体(2)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包括第一轴承安装段(3)、第一过渡段(4)和第一球形腔(5),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包括第二轴承安装段(6)、第二过渡段(7)和第二球形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右壳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左侧贯穿差速器左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槽(10),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9)的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包括差速器左壳体(1)和差速器右壳体(2),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右侧与差速器右壳体(2)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包括第一轴承安装段(3)、第一过渡段(4)和第一球形腔(5),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包括第二轴承安装段(6)、第二过渡段(7)和第二球形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右壳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左侧贯穿差速器左壳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槽(10),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9)的表面相适配的空槽(11),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12),所述固定螺栓(12)的右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差速器左壳体(1)和差速器右壳体(2)并延伸至差速器右壳体(2)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润滑油道结构的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左壳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夏早春夏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