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三环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6627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环类似物,结构如式I所示,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为简化的天然产物Pyripyropene A的结构类似物,具有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的选择性抑制活性,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等。

A class of tricyclic analogu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三环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系列具有天然产物PyripyropeneA结构的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PyripyropeneA的类似物,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的抑制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应用。
技术介绍
胆固醇作为脊椎动物中主要的固醇形式,以游离胆固醇或作为胆固醇酯存在于细胞内。细胞中的游离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必需组分,在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信号传导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哺乳类动物为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需有精细的调控机制以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细胞内游离胆固醇主要在细胞质膜上发挥功能作用,是细胞的生命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细胞膜组分,包括细胞的存活与否、细胞的各种功能如信号转导、免疫、感染等,均与细胞质膜上游离胆固醇的动态平衡息息相关,其涉及细胞质膜的膜性生命结构、各种蛋白或复合物功能等。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是细胞内唯一以游离胆固醇为底物合成胆固醇酯的酶、是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平衡调控的关键酶,主要参与生命体吸收、转运和贮存,以维持细胞胆固醇动态平衡。细胞内ACAT活性与细胞膜微结构域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泡沫细胞形成等直接相关。ACAT是一种位于组织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上的膜结合蛋白,至今发现有两种亚型:ACAT1和ACAT2。它们二者的组织分布较为不同。ACAT1存在于几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调控脑、巨噬细胞和肾上腺等组织中的胆固醇平衡。而ACAT2只在肝脏和小肠细胞中有表达,主要负责肝脏和小肠中的胆固醇的酯化合成。人们很早就认识到ACAT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抑制ACAT可能不仅能减弱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而且可以抑制包括巨噬细胞来源的多类泡沫细胞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点。目前已知的ACAT抑制剂大致分类如下:a.合成类抑制剂:包括脲类,酰胺类,以及咪唑类;b.微生物类抑制剂;c.天然植物类抑制剂。但是,至今为止所有已发现的ACAT抑制剂均未成为药物,原因就是忽略了对ACAT两种亚型抑制活性的选择性。后来考察抑制ACAT1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有不同的结论。一家实验室认为ACAT1的缺失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一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ACAT1缺失的小鼠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几率大大增加。而对ACAT2基因敲除的小鼠分析则发现,ACAT-2-/-的小鼠吸收胆固醇的能力下降了,对于结石病和食物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有抵御作用。因此,推测特异性抑制ACAT1将破坏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平衡,导致胆固醇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不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ACAT2对于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靶点。特异性抑制ACAT2将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和运输,并不会影响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平衡。综合以上结论,开发靶向ACAT2的高选择性抑制剂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重新检测已发现的ACAT抑制剂,只有PyripyropeneA具有ACAT2特异抑制活性。Pyripyropenes是1993年SatoshiOmura等人从AspergillusfumigatesFO-1289微生物的发酵液中提取获得的,天然分离获取Pyripyropenes的难度非常大,程序繁琐,获取量少。而且天然Pyripyropenes具有制备困难的缺点,以香芹酮为起点,全合成路线多达十九步,且多次用到极为苛刻的反应条件,产率极低。药物所湛洋博士已对PyripyropeneA进行了初步的简化,将天然产物中的最左侧的A环上方环结构打开、去除环中的两个亚甲基和一个角甲基得到一系列化合物,当制备仍然复杂,本领域尚需合成简便、抑制活性更好,选择性更高的新型ACAT2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简化的PyripyropeneA类似物,其可以作为ACAT2抑制剂,从而制备成治疗心血管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PyripyropeneA的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的PyripyropeneA的类似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为O、S、NH或C1-C6亚烷基;R4为4-8元杂芳基;W为氢或羟基;表示单键或双键;R1为氢或C1-C6烷基;n=0、1或2;Y、Z各自独立为O、NH、S、-OC(=O)-、-OC(=O)O-、-OC(=O)O(C1-C6亚烷基)-、-OC(=O)(C1-C6亚烷基)-、-O(C1-C6亚烷基)-、-OC(=O)(C1-C6亚烷基)NHC(=O)-、-OC(=O)NH(C1-C6亚烷基)-或-OC(=O)NH-;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4-8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上述各取代独立指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C1-C6烷基、C6-C12芳基、4-8元杂芳基、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胺基、卤素、氰基、羟基、氨基、-COC1-C6烷基、-COC3-C6环烷基、-COC6-C12芳基。在另一优选例中,X为O。在另一优选例中,R4为5-7元杂芳基,优选为吡啶。在另一优选例中,R1为甲基、乙基或丙基。在另一优选例中,n为1或2。在另一优选例中,Y、Z各自独立为O、NH、S、-OC(=O)-、-OC(=O)O-、-OC(=O)O(C1-C4亚烷基)-、-OC(=O)(C1-C4亚烷基)-、-O(C1-C4亚烷基)-、-OC(=O)(C1-C4亚烷基)NHC(=O)-、-OC(=O)NH(C1-C4亚烷基)-或-OC(=O)NH-。在另一优选例中,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为取代的C3-C6环烷基、取代或为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为取代的4-6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上述各取代独立指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C1-C6烷基、C6-C10芳基、4-8元杂芳基、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胺基、卤素、氰基、羟基、氨基、-COC1-C6烷基、-COC3-C6环烷基、-COC6-C10芳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为简化的天然产物PyripyropeneA的结构类似物,具有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的选择性抑制活性,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a、式Ib、式Ic或式Id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Z、Y、R2、R3、R4与前相同,PG1、PG2为羟基保护基,所述羟基保护基为硅醚、酯基、苄醚或烷基醚;(1)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X为O、S、NH或C1-C6亚烷基;
R4为4-8元杂芳基;
W为氢或羟基;

表示单键或双键;
R1为氢或C1-C6烷基;
n=0、1或2;
Y、Z各自独立为O、NH、S、-OC(=O)-、-OC(=O)O-、-OC(=O)O(C1-C6亚烷基)-、-OC(=O)(C1-C6亚烷基)-、-O(C1-C6亚烷基)-、-OC(=O)(C1-C6亚烷基)NHC(=O)-、-OC(=O)NH(C1-C6亚烷基)-或-OC(=O)NH-;
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4-8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
上述各取代独立指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C1-C6烷基、C6-C12芳基、4-8元杂芳基、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胺基、卤素、氰基、羟基、氨基、-COC1-C6烷基、-COC3-C6环烷基、-COC6-C12芳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X为O;
(2)R4为5-7元杂芳基,优选为吡啶;
(3)R1为甲基、乙基或丙基;
(4)n为1或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Y、Z各自独立为O、NH、S、-OC(=O)-、-OC(=O)O-、-OC(=O)O(C1-C4亚烷基)-、-OC(=O)(C1-C4亚烷基)-、-O(C1-C4亚烷基)-、-OC(=O)(C1-C4亚烷基)NHC(=O)-、-OC(=O)NH(C1-C4亚烷基)-或-OC(=O)N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为取代的C3-C6环烷基、取代或为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为取代的4-6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
上述各取代独立指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C1-C6烷基、C6-C10芳基、4-8元杂芳基、C3-C6环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胺基、卤素、氰基、羟基、氨基、-COC1-C6烷基、-COC3-C6环烷基、-COC6-C10芳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a、式Ib、式Ic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发俊李伯良刘艺张晓维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