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78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包括发动机输出轴、发动机输入轴、电机、离合器、主变速器和副变速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电机输出轴外壁上固接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空套于发动机输入轴上;所述离合器安装在电机内部,并与电机同心布置;所述离合器的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出轴,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入轴;所述主变速器包括主动系统和从动系统;所述副变速器包括行星排、G同步器、IJ同步器、输出轴、固定齿圈和输出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档位和发动机档位共用齿轮副,缩短了变速箱尺寸,提高变速箱的功率密度,多路动力混合组合实现全工况动力混合传动。

Fixed axle multi way hybrid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变速箱领域,具体涉及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
技术介绍
目前大功率商用车混合动力变速箱普遍采用电机与发动机单点串/并联结构构型;单点并联结构存在电机的转速、转矩要求高,同步惯量大等问题,单点串联结构存在传动系统空间大、重量重等技术问题;且单点串/并联结构的电机没有机械变速,动力混合形式单一,电机介入动力混合过程中冲击大,动力混合率低,功率密度低等缺点极大制约了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普及。因此,摆脱现有混合动力变速箱对电机要求高及混合过程冲击大、功率密度低等缺点;市场急需一种新的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构型,实现混合动力变速箱多路动力混合结构构型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包括发动机输出轴、发动机输入轴、电机、离合器、主变速器和副变速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为空心轴。所述电机输出轴外壁上固接有电机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空套于发动机输入轴上。所述离合器位于电机内部,并与电机同心布置。所述离合器的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出轴,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入轴。所述主变速器包括主动系统和从动系统。所述主动系统包括输入齿轮、中间轴、二五档主动齿轮系、三档主动齿轮、CD同步器、四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主动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定在中间轴上。所述输入齿轮与电机齿轮外啮合。所述二五档主动齿轮系包括轴套、五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所述轴套空套在中间轴上。所述五档主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均固定在轴套上,其中五档主动齿轮位于输入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三档主动齿轮空套在轴套上。所述二档主动齿轮位于三档主动齿轮和五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主动齿轮均固定在中间轴上,其中四档主动齿轮位于三档主动齿轮和一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CD同步器的齿毂固接在轴套上。所述CD同步器位于三档主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三档主动齿轮面向CD同步器的端部具有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所述四档主动齿轮面向CD同步器的端部具有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当CD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三档主动齿轮方向拨动后,CD同步器与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接合。当CD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四档主动齿轮方向拨动后,CD同步器与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接合。所述从动系统包括五档从动齿轮、AB同步器、主轴、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EF同步器和一档从动齿轮。所述五档从动齿轮固接在发动机输入轴上。所述五档从动齿轮与五档主动齿轮外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空套在主轴上。所述二档从动齿轮与二档主动齿轮外啮合。所述AB同步器的齿毂固接在主轴上。所述AB同步器位于五档从动齿轮和二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五档从动齿轮面向AB同步器的端部具有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所述二档从动齿轮面向AB同步器的端部具有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当AB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五档从动齿轮方向拨动后,AB同步器与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接合。当AB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二档从动齿轮方向拨动后,AB同步器与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接合。所述三档从动齿轮固接在主轴上。所述三档从动齿轮与三档主动齿轮外啮合。所述四档从动齿轮空套在主轴上。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与四档主动齿轮外啮合。所述一档从动齿轮空套在主轴上。所述一档从动齿轮与一档主动齿轮外啮合。所述EF同步器的齿毂固接在主轴上。所述EF同步器位于四档从动齿轮和一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四档从动齿轮面向EF同步器的端部具有四档从动齿轮结合齿。所述一档从动齿轮面向EF同步器的端部具有一档从动齿轮结合齿,背向EF同步器的端部具有行星架结合齿。当EF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四档从动齿轮方向拨动后,EF同步器与四档从动齿轮结合齿接合。当EF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一档从动齿轮方向拨动后,EF同步器与一档从动齿轮结合齿接合。所述副变速器包括行星排、G同步器、IJ同步器、输出轴、固定齿圈和输出齿轮。所述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固接在主轴上。所述太阳轮与多个行星轮外啮合。所述行星架固接在多个行星轮上。所述行星架面向一档从动齿轮的一端为开放端,背向一档从动齿轮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与输出轴固接。所述开放端空套在主轴上。所述内齿圈与多个行星轮内啮合。所述内齿圈外部为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空套在输出轴上。所述G同步器的齿毂固接在行星架的开放端上。所述G同步器位于一档从动齿轮和太阳轮之间。当G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一档从动齿轮方向拨动后,G同步器与行星架结合齿接合。所述输出齿轮固接在输出轴上。所述固定齿圈空套在内齿圈外部的输出端上。所述固定齿圈固定于变速箱壳体上。所述固定齿圈位于输出齿轮与太阳轮之间。所述IJ同步器的齿毂固接在内齿圈外部的输出端上。所述IJ同步器位于固定齿圈和输出齿轮之间。所述固定齿圈面向IJ同步器的端部安装有固定齿圈结合齿。当IJ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固定齿圈方向拨动后,IJ同步器与固定齿圈结合齿接合。当IJ同步器的结合齿套往输出齿轮方向拨动后,IJ同步器与输出齿轮接合。进一步,所述发动机输入轴和输出轴共轴线。进一步,所述中间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进一步,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进一步,所述电机为四档位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定轴式多路混合动力变速箱构型,通过中间轴上的CD同步器及主轴上的EF、G同步器分离/结合组合实现多路动力混合,电机档位动力混合降低动力混合的耦合速度,减小动力混合过程的冲击。通过AB、CD、EF、G、IJ同步器结合与分离实现电机档位及发动机档位的自由组合,电机档位和发动机档位共用齿轮副,缩短了变速箱尺寸,提高变速箱的功率密度,多路动力混合组合实现全工况动力混合传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构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动系统的结构构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从动系统的结构构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副变速器的结构构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变速器的装配示意图。图中:发动机输出轴1、发动机输入轴2、电机3、电机输出轴301、电机齿轮302、离合器4、主变速器5、主动系统51、输入齿轮511、中间轴512、二五档主动齿轮系513、轴套5131、五档主动齿轮5132、二档主动齿轮5133、三档主动齿轮514、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41、CD同步器515、四档主动齿轮516、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61、一档主动齿轮517、从动系统52、五档从动齿轮521、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11、AB同步器522、主轴523、二档从动齿轮524、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41、三档从动齿轮525、四档从动齿轮526、四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61、EF同步器527、一档从动齿轮528、一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81、行星架结合齿5282、副变速器6、行星排61、太阳轮611、行星轮612、行星架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发动机输出轴(1)、发动机输入轴(2)、电机(3)、离合器(4)、主变速器(5)和副变速器(6);/n所述电机(3)的电机输出轴(301)为空心轴;所述电机输出轴(301)外壁上固接有电机齿轮(302);所述电机输出轴(301)空套于发动机输入轴(2)上;/n所述离合器(4)位于电机(3)内部,并与电机(3)同心布置;所述离合器(4)的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出轴(1),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入轴(2);/n所述主变速器(5)包括主动系统(51)和从动系统(52);/n所述主动系统(51)包括输入齿轮(511)、中间轴(512)、二五档主动齿轮系(513)、三档主动齿轮(514)、CD同步器(515)、四档主动齿轮(516)和一档主动齿轮(517);/n所述输入齿轮(511)固定在中间轴(512)上;所述输入齿轮(511)与电机齿轮(302)外啮合;/n所述二五档主动齿轮系(513)包括轴套(5131)、五档主动齿轮(5132)和二档主动齿轮(5133);/n所述轴套(5131)空套在中间轴(512)上;所述五档主动齿轮(5132)和二档主动齿轮(5133)均固定在轴套(5131)上,其中五档主动齿轮(5132)位于输入齿轮(511)和二档主动齿轮(5133)之间;/n所述三档主动齿轮(514)空套在轴套(5131)上;所述二档主动齿轮(5133)位于三档主动齿轮(514)和五档主动齿轮(5132)之间。/n所述四档主动齿轮(516)和一档主动齿轮(517)均固定在中间轴(512)上,其中四档主动齿轮(516)位于三档主动齿轮(514)和一档主动齿轮(517)之间;/n所述CD同步器(515)的齿毂固接在轴套(5131)上;所述CD同步器(515)位于三档主动齿轮(514)和四档主动齿轮(516)之间;所述三档主动齿轮(514)面向CD同步器(515)的端部具有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41);所述四档主动齿轮(516)面向CD同步器(515)的端部具有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61);当CD同步器(515)的结合齿套往三档主动齿轮(514)方向拨动后,CD同步器(515)与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41)接合;当CD同步器(515)的结合齿套往四档主动齿轮(516)方向拨动后,CD同步器(515)与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61)接合;/n所述从动系统(52)包括五档从动齿轮(521)、AB同步器(522)、主轴(523)、二档从动齿轮(524)、三档从动齿轮(525)、四档从动齿轮(526)、EF同步器(527)和一档从动齿轮(528);/n所述五档从动齿轮(521)固接在发动机输入轴(2)上;所述五档从动齿轮(521)与五档主动齿轮(5132)外啮合;/n所述二档从动齿轮(524)空套在主轴(523)上;所述二档从动齿轮(524)与二档主动齿轮(5133)外啮合;/n所述AB同步器(522)的齿毂固接在主轴(523)上;所述AB同步器(522)位于五档从动齿轮(521)和二档从动齿轮(524)之间;所述五档从动齿轮(521)面向AB同步器(522)的端部具有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11);所述二档从动齿轮(524)面向AB同步器(522)的端部具有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41);当AB同步器(522)的结合齿套往五档从动齿轮(521)方向拨动后,AB同步器(522)与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11)接合;当AB同步器(522)的结合齿套往二档从动齿轮(524)方向拨动后,AB同步器(522)与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41)接合;/n所述三档从动齿轮(525)固接在主轴(523)上;所述三档从动齿轮(525)与三档主动齿轮(514)外啮合;/n所述四档从动齿轮(526)空套在主轴(523)上;所述四档从动齿轮(526)与四档主动齿轮(516)外啮合;/n所述一档从动齿轮(528)空套在主轴(523)上;所述一档从动齿轮(528)与一档主动齿轮(517)外啮合;/n所述EF同步器(527)的齿毂固接在主轴(523)上;所述EF同步器(527)位于四档从动齿轮(526)和一档从动齿轮(528)之间;所述四档从动齿轮(526)面向EF同步器(527)的端部具有四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61);所述一档从动齿轮(528)面向EF同步器(527)的端部具有一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81),背向EF同步器(527)的端部具有行星架结合齿(5282);当EF同步器(527)的结合齿套往四档从动齿轮(526)方向拨动后,EF同步器(527)与四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61)接合;当EF同步器(527)的结合齿套往一档从动齿轮(528)方向拨动后,EF同步器(527)与一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81)接合;/n所述副变速...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31 CN 20191081960371.定轴式多路动力混合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发动机输出轴(1)、发动机输入轴(2)、电机(3)、离合器(4)、主变速器(5)和副变速器(6);
所述电机(3)的电机输出轴(301)为空心轴;所述电机输出轴(301)外壁上固接有电机齿轮(302);所述电机输出轴(301)空套于发动机输入轴(2)上;
所述离合器(4)位于电机(3)内部,并与电机(3)同心布置;所述离合器(4)的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出轴(1),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输入轴(2);
所述主变速器(5)包括主动系统(51)和从动系统(52);
所述主动系统(51)包括输入齿轮(511)、中间轴(512)、二五档主动齿轮系(513)、三档主动齿轮(514)、CD同步器(515)、四档主动齿轮(516)和一档主动齿轮(517);
所述输入齿轮(511)固定在中间轴(512)上;所述输入齿轮(511)与电机齿轮(302)外啮合;
所述二五档主动齿轮系(513)包括轴套(5131)、五档主动齿轮(5132)和二档主动齿轮(5133);
所述轴套(5131)空套在中间轴(512)上;所述五档主动齿轮(5132)和二档主动齿轮(5133)均固定在轴套(5131)上,其中五档主动齿轮(5132)位于输入齿轮(511)和二档主动齿轮(5133)之间;
所述三档主动齿轮(514)空套在轴套(5131)上;所述二档主动齿轮(5133)位于三档主动齿轮(514)和五档主动齿轮(5132)之间。
所述四档主动齿轮(516)和一档主动齿轮(517)均固定在中间轴(512)上,其中四档主动齿轮(516)位于三档主动齿轮(514)和一档主动齿轮(517)之间;
所述CD同步器(515)的齿毂固接在轴套(5131)上;所述CD同步器(515)位于三档主动齿轮(514)和四档主动齿轮(516)之间;所述三档主动齿轮(514)面向CD同步器(515)的端部具有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41);所述四档主动齿轮(516)面向CD同步器(515)的端部具有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61);当CD同步器(515)的结合齿套往三档主动齿轮(514)方向拨动后,CD同步器(515)与三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41)接合;当CD同步器(515)的结合齿套往四档主动齿轮(516)方向拨动后,CD同步器(515)与四档主动齿轮结合齿(5161)接合;
所述从动系统(52)包括五档从动齿轮(521)、AB同步器(522)、主轴(523)、二档从动齿轮(524)、三档从动齿轮(525)、四档从动齿轮(526)、EF同步器(527)和一档从动齿轮(528);
所述五档从动齿轮(521)固接在发动机输入轴(2)上;所述五档从动齿轮(521)与五档主动齿轮(5132)外啮合;
所述二档从动齿轮(524)空套在主轴(523)上;所述二档从动齿轮(524)与二档主动齿轮(5133)外啮合;
所述AB同步器(522)的齿毂固接在主轴(523)上;所述AB同步器(522)位于五档从动齿轮(521)和二档从动齿轮(524)之间;所述五档从动齿轮(521)面向AB同步器(522)的端部具有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11);所述二档从动齿轮(524)面向AB同步器(522)的端部具有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41);当AB同步器(522)的结合齿套往五档从动齿轮(521)方向拨动后,AB同步器(522)与五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11)接合;当AB同步器(522)的结合齿套往二档从动齿轮(524)方向拨动后,AB同步器(522)与二档从动齿轮结合齿(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运江周友国平子维黄进贾宝林张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