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1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拨叉本体上设有用于加工轴孔的柱状加工部,拨叉工作面包括第一拨叉脚、中部以及第二拨叉脚,第一拨叉脚通过中部连接第二拨叉脚形成圆弧面叉口,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前端为平行的斜面结构,后端均设置成圆弧边;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厚度大于中部;中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凸起,凸起两端通过圆弧过渡至中部内侧,中部外侧靠近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处设有第一加强筋;连接段厚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方向逐渐增大,连接段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设置密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可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A kind of fork forging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为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
技术介绍
拨叉是用于变速箱上的部件,与变速手柄相连,位于手柄下端,拨动中间变速轮,使输入/输出转速比改变,其套设在拨叉轴上,在使用过程中把两个咬合的齿轮拨开来再把其中一个在齿轮轴上滑动的齿轮拨到另外一个齿轮上以获得另一个速度。拨叉锻件是拨叉的前身,拨叉是通过在拨叉锻件上进一步加工得到的,因此拨叉锻件的结构直接影响到拨叉的性能和使用效果,传统的拨叉锻件形状趋于多样化,包括对称式以及非对称式,虽然也能实现拨动效果,但稳定性不好,而且其是拨叉本体直接与齿轮抵触,长期容易出现磨损甚至影响到拨叉本体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可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上设有用于加工轴孔的柱状加工部,所述拨叉本体前端通过连接段连接的拨叉工作面,所述拨叉工作面包括第一拨叉脚、中部以及第二拨叉脚,所述第一拨叉脚通过中部连接第二拨叉脚形成圆弧面叉口,所述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前端为平行的斜面结构,后端均设置成圆弧边;所述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所述中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两端通过圆弧过渡至中部内侧,所述中部外侧靠近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连接段厚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连接段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密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拨叉脚的厚度为所述中部的1.2倍,与所述中部凸起厚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拨叉工作面呈圆弧过渡。本技术通过第一拨叉脚和第二拨叉脚的斜面结构与齿轮直接抵触,一方面可避免拨叉本体直接与齿轮抵触导致磨损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后期加工时可以在第一、第二拨叉脚上进一步进行加工来达到所需规格来更好的与齿轮轴配合,此外,采用斜面结构,可以提高后续工作的准确性;通过在中部内侧中心处设置凸起增加强度、中部外侧靠近第一、第二拨叉脚的位置设置第一加强筋,可以增加拨叉本体的结构强度,避免在使用或后期加工时出现断裂的情况,不采用在保证其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连接段外侧设置第二加强筋,可有效避免拨叉本体局部因为强度不够而出现断裂或裂痕的情况,更加耐用;将第二拨叉脚的厚度为设计为中部的1.2倍,且与中部凸起厚度一致,一方面可增加拨叉脚的耐磨性,同时可简化加工,保证工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连接段与拨叉工作面采用圆弧过渡,可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避免连接处出现裂痕或断裂,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可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尤其适用于紧凑型变速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柱状加工部;20、连接段;30、拨叉工作面;21、第二加强筋;31、第一拨叉脚;32、中部;33、第二拨叉脚;321、凸起;322、第一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包括拨叉本体,拨叉本体上设有用于加工轴孔的柱状加工部10,拨叉本体前端通过连接段20连接的拨叉工作面30,拨叉工作面30包括第一拨叉脚31、中部32以及第二拨叉脚33,第一拨叉脚31通过中部32连接第二拨叉脚33形成圆弧面叉口,第一拨叉脚31、第二拨叉脚33的前端为平行的斜面结构,后端均设置成圆弧边;第一拨叉脚31、第二拨叉脚33的厚度大于中部32;中部32内侧中心处设有凸起321,凸起321两端过圆弧过渡至中部32内侧,中部32外侧靠近第一拨叉脚31、第二拨叉脚33处设有第一加强筋322;连接段20厚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30方向逐渐增大,连接段20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21,第二加强筋21设置密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30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的,第二拨叉脚33的厚度为中部20的1.2倍,与中部凸起321厚度一致。进一步的,连接段20与拨叉工作面30呈圆弧过渡。本技术通过第一拨叉脚和第二拨叉脚的斜面结构与齿轮直接抵触,一方面可避免拨叉本体直接与齿轮抵触导致磨损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后期加工时可以在第一、第二拨叉脚上进一步进行加工来达到所需规格来更好的与齿轮轴配合,此外,采用斜面结构,可以提高后续工作的准确性;通过在中部内侧中心处设置凸起增加强度、中部外侧靠近第一、第二拨叉脚的位置设置第一加强筋,可以增加拨叉本体的结构强度,避免在使用或后期加工时出现断裂的情况,不采用在保证其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连接段外侧设置第二加强筋,可有效避免拨叉本体局部因为强度不够而出现断裂或裂痕的情况,更加耐用;将第二拨叉脚的厚度为设计为中部的1.2倍,且与中部凸起厚度一致,一方面可增加拨叉脚的耐磨性,同时可简化加工,保证工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连接段与拨叉工作面采用圆弧过渡,可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避免连接处出现裂痕或断裂,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能,可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包括拨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本体上设有用于加工轴孔的柱状加工部,所述拨叉本体前端通过连接段连接的拨叉工作面,所述拨叉工作面包括第一拨叉脚、中部以及第二拨叉脚,所述第一拨叉脚通过中部连接第二拨叉脚形成圆弧面叉口,所述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前端为平行的斜面结构,后端均设置成圆弧边;所述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所述中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两端通过圆弧过渡至中部内侧,所述中部外侧靠近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处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连接段厚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连接段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密度沿靠近拨叉工作面方向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变速器用拨叉锻件,包括拨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本体上设有用于加工轴孔的柱状加工部,所述拨叉本体前端通过连接段连接的拨叉工作面,所述拨叉工作面包括第一拨叉脚、中部以及第二拨叉脚,所述第一拨叉脚通过中部连接第二拨叉脚形成圆弧面叉口,所述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前端为平行的斜面结构,后端均设置成圆弧边;所述第一拨叉脚、第二拨叉脚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所述中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两端通过圆弧过渡至中部内侧,所述中部外侧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国陈晓峰陈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瑞炬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