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81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且以上部件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副车架相对于现有钣金件的前副车架,其在重量上减重效果可达到30%以上,显著降低了前副车架的重量,同时该前副车架材质主要是铝合金铸造结构与铝合金挤压型材结构,零件数量较少,整个前副车架的焊缝数量也较少,结构更简单,在制造工艺难度上得到降低,加工成品率得到提高。

Front subfram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汽车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汽车的前控制臂、后控制臂、转向机、稳定杆、前悬置、后悬置和车体的桥梁。目前,现有的汽车前副车架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加工制造,第一种方式为:采用钢制钣金冲压件焊接而成,钣金冲压成型难度大,前副车架重量较大;第二种方式为:采用管梁件和钣金组合焊接而成,然后在主体结构上焊接各种支架,这样导致前副车架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序多,焊缝较多,前副车架重量也较大,导致两种现有汽车副车架均不是很适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制造、重量轻的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且左后铸铝支架与后挤压铝横梁、后挤压铝横梁与右后铸铝支架、右后铸铝支架与右挤压铝纵梁、右挤压铝纵梁与前铸铝支架、前铸铝支架与左挤压铝纵梁和左挤压铝纵梁与左后铸铝支架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还包括连接加强件,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br>进一步的是,左后铸铝支架包括左后铸铝本体,左后铸铝本体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左后铸铝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左后铸铝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左后铸铝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焊接接头,左后铸铝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异形焊接接头。进一步的是,后挤压铝横梁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后挤压铝横梁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异形焊接接头的形状相同。进一步的是,右后铸铝支架包括右后铸铝本体,右后铸铝本体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右后铸铝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右后铸铝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异形焊接接头,右后铸铝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右后铸铝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矩形焊接接头。进一步的是,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进一步的是,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两个连接加强件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两个连接加强件分别位于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是,控制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两个连接架体,连接架体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中间,连接架体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进一步的是,连接加强件包括第一板体、两块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板体上,两块第二板体形成一个加强口,两个连接架体匹配设置在加强口中,且一块第二板体通过焊接与一个连接架体相连接,第一板体通过焊接与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相连接。进一步的是,第一板体、两块第二板体相连接部分为圆弧部,圆弧部通过焊接与底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是,前铸铝支架包括前铸铝本体,前铸铝本体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前铸铝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前铸铝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稳定杆安装螺套、后悬置安装螺套、转向机安装螺孔、控制臂安装螺孔,前铸铝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三矩形焊接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是全铝合金结构,相对于现有钣金件的前副车架,其在重量上减重效果可达到30%以上,显著降低了前副车架的重量,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本专利技术的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且左后铸铝支架与后挤压铝横梁、后挤压铝横梁与右后铸铝支架、右后铸铝支架与右挤压铝纵梁、右挤压铝纵梁与前铸铝支架、前铸铝支架与左挤压铝纵梁和左挤压铝纵梁与左后铸铝支架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后铸铝支架、右后铸铝支架、前铸铝支架均采用铸造工艺得到的铝合金,可形成复杂的空腔以及异形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均可采用CNC进行加工,铝合金材料也更方便加工制作,其加工精度也相对于钣金前副车架也更高;该前副车架材质主要是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与铝合金挤压型材结构,零件数量较少,整个前副车架的焊缝数量也较少,结构更简单,在制造工艺难度上得到降低,加工成品率得到提高。同时,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控制臂安装支架用于前控制臂、后控制臂的安装,便于整个前副车架的布局,连接加强件提高并保证控制臂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副车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后铸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后挤压铝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右后铸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右挤压铝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前铸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控制臂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连接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左后铸铝支架1、左后铸铝本体11、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第一连接孔14、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本体31、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第二连接孔33、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第二矩形焊接接头36、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本体51、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稳定杆安装螺套53、后悬置安装螺套54、转向机安装螺孔55、控制臂安装螺孔56、第三矩形焊接接头57、左挤压铝纵梁6、控制臂安装支架7、底板71、连接架体72、第三连接孔73、连接加强件8、第一板体81、两块第二板体82、圆弧部83、加强口8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下列描述各部件方位以图1所示方位为基准。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且左后铸铝支架1与后挤压铝横梁2、后挤压铝横梁2与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支架3与右挤压铝纵梁4、右挤压铝纵梁4与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支架5与左挤压铝纵梁6和左挤压铝纵梁6与左后铸铝支架1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7,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且左后铸铝支架(1)与后挤压铝横梁(2)、后挤压铝横梁(2)与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支架(3)与右挤压铝纵梁(4)、右挤压铝纵梁(4)与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支架(5)与左挤压铝纵梁(6)和左挤压铝纵梁(6)与左后铸铝支架(1)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n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7),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还包括连接加强件(8),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8)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且左后铸铝支架(1)与后挤压铝横梁(2)、后挤压铝横梁(2)与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支架(3)与右挤压铝纵梁(4)、右挤压铝纵梁(4)与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支架(5)与左挤压铝纵梁(6)和左挤压铝纵梁(6)与左后铸铝支架(1)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7),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还包括连接加强件(8),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8)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左后铸铝支架(1)包括左后铸铝本体(11),左后铸铝本体(1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左后铸铝本体(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左后铸铝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4),左后铸铝本体(1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左后铸铝本体(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后挤压铝横梁(2)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后挤压铝横梁(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的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右后铸铝支架(3)包括右后铸铝本体(31),右后铸铝本体(3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右后铸铝本体(31)上设置有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3),右后铸铝本体(3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右后铸铝本体(3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宇朱思龙郝锌王乐酉刘建全兰磊王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