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73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加热炉、隔热箱和冷却箱,所述加热炉和隔热箱内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管,且内管与加热炉之间对称安装有多个加热器,所述内管的两端管口内均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内管通过套筒与冷却箱相连通,所述冷却箱的顶端连通有蒸汽管,且蒸汽管的末端位于隔热箱内,所述蒸汽管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通两个雾化管,且两个雾化管均贯穿内管的侧壁并延伸至内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型,可以充分利用锡镀铜丝加热后的热能,减少冷却液的消耗,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设备就能实现锡镀铜丝的分段降温,提高退火效果和退火效率。

A continuous annealing cooling device for tinned copper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续退火
,尤其涉及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锡镀铜丝的加工过程中,要经历退火工艺,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退火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另一方面是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金属经过退火过程可以达到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的效果。现有的退火方式主要分为间歇式退火冷却和连续式退火冷却,连续退火冷却装置与间歇式退火装置相比具有更高的退火冷却效率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但连续退火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液,并且热量无法二次利用,而且将加热后的金属直接转移到冷却池中,使金属表面温度突变,影响金属退火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加热炉、隔热箱和冷却箱,所述加热炉和隔热箱内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管,且内管与加热炉之间对称安装有多个加热器,所述内管的两端管口内均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内管通过套筒与冷却箱相连通,所述冷却箱的顶端连通有蒸汽管,且蒸汽管的末端位于隔热箱内,所述蒸汽管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通两个雾化管,且两个雾化管均贯穿内管的侧壁并延伸至内管内。优选地,所述冷却箱内对称安装有多个转辊,所述冷却箱的外顶壁和外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纯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冷却箱远离隔热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优选地,所述隔热箱内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内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集水槽,且每个集水槽均位于冷凝器的上方。优选地,所述隔热箱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沥水齿,且每个沥水齿的形状均为三棱柱。优选地,所述纯水管和排水管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冷水管和连接管,所述冷水管与蒸汽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与隔热箱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加热后的锡镀铜丝温度较高,当锡镀铜丝浸入冷却箱内的冷却水时,其携带的热量会使部分冷却水变为蒸汽,通过设置蒸汽管,可以将水蒸汽转送到内管内,由于蒸汽是高温的锡镀铜丝蒸发冷却水得到的,所以蒸汽的温度小于内管中锡镀铜丝的温度,从而可以对锡镀铜丝进行初步降温,使锡镀铜丝的温度下降一个梯度。2、通过设置电磁阀和纯水管,当大量的锡镀铜丝通过冷却水时,冷却水的温度也会逐渐升高,当水蒸气无法达到初步降温的效果时,电磁阀打开,使纯水管内的纯水进入蒸汽管内,蒸汽向冷水内换热,两者变为低温水蒸气,再次重复冷却过程,通过利用锡镀铜丝的热能来实现阶梯降温效果,减少热量的浪费。3、通过在隔热箱内设置冷凝器,内管中的高温蒸汽可以通过集水槽冷凝为水滴,再通过连接管流入排水管内,防止高温蒸汽过多引起内管爆裂。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新型,可以充分利用锡镀铜丝加热后的热能,减少冷却液的消耗,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设备就能实现锡镀铜丝的分段降温,提高退火效果和退火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中隔热箱底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热炉、2隔热箱、3冷却箱、4密封阀、5套筒、6加热器、7内管、8雾化管、9集水槽、10冷凝器、11电磁阀、12蒸汽管、13冷水管、14连接管、15排水管、16转辊、17出料口、18纯水管、19沥水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加热炉1、隔热箱2和冷却箱3,加热炉1和隔热箱2内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管7,且内管7与加热炉1之间对称安装有多个加热器6,内管7的两端管口内均固定设置有套筒5,套筒5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结构,内管7通过套筒5与冷却箱3相连通,冷却箱3的顶端连通有蒸汽管12,且蒸汽管12的末端位于隔热箱2内,蒸汽管12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通两个雾化管8,且两个雾化管8均贯穿内管7的侧壁并延伸至内管7内。本技术中,冷却箱3内对称安装有多个转辊16,转辊16可以将锡镀铜丝压到冷却液内,冷却箱3的外顶壁和外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纯水管18和排水管15,冷却箱3远离隔热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7。本技术中,隔热箱2内安装有冷凝器10,内管7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集水槽9,且每个集水槽9均位于冷凝器10的上方,冷凝器10起到降低内管7内压强的作用。本技术中,隔热箱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沥水齿19,且每个沥水齿19的形状均为三棱柱,可以有效促使水珠汇聚。本技术中,纯水管18和排水管15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冷水管13和连接管14,冷水管13与蒸汽管12相连通,连接管14与隔热箱2相连通。本技术中,冷水管13上设置有电磁阀11,连接管14上设置有止回阀,避免水流倒吸入隔热箱2内。本技术使用时,冷却箱3后设置有盘丝装置,锡镀铜丝的自由端通过两个套筒5保持水平状态经过内管7后进入冷却箱3内,被转辊16压到冷却液内,再通过出料口17固定在盘丝装置上,再打开加热器6,加热器6可以为电热丝或其他加热结构,经加热器6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后,盘丝装置运作,使加热后的锡镀铜丝运动到冷却箱3内,高温锡镀铜丝浸入冷却箱3内的冷却水时,其携带的热量会使部分冷却水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蒸汽管12转送到内管7内,由于蒸汽是高温的锡镀铜丝蒸发冷却水得到的,所以蒸汽的温度小于内管7中锡镀铜丝的温度,从而可以对锡镀铜丝进行初步降温,使锡镀铜丝的温度下降一个梯度;当大量的锡镀铜丝通过冷却水时,冷却水的温度也会逐渐升高,降温效果变差,可以通过在蒸汽管12内设置一个温控传感器来检测水蒸气的温度,当水蒸气无法达到初步降温的效果时,打开电磁阀11,使纯水管18内的纯水进入蒸汽管12内,蒸汽与冷水换热,两者变为低温水蒸气,再次重复冷却过程,充分利用锡镀铜丝的热能来实现阶梯降温效果,同时纯水管18内的冷水会向冷却箱3内流动,冷却箱3内的高温冷却水会从排水管15流出;低温水蒸气在内管7内吸热后会发生膨胀,一小部分水蒸气向加热炉1内移动,因为锡镀铜丝与加热区的温度相同,所以在加热炉1内的只能吸收很少的热量,同时充盈加热区,使后来的水蒸气无法进入加热炉1,绝大部分水蒸气通过集水槽9向隔热箱2内运动,因为冷凝器10的作用,高温水蒸气液化为水,通过连接管14流入排水管15中,隔热箱2底部的沥水齿19可以有效将水珠聚集,使其变为水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内管7内的压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加热炉(1)、隔热箱(2)和冷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和隔热箱(2)内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管(7),且内管(7)与加热炉(1)之间对称安装有多个加热器(6),所述内管(7)的两端管口内均固定设置有套筒(5),所述内管(7)通过套筒(5)与冷却箱(3)相连通,所述冷却箱(3)的顶端连通有蒸汽管(12),且蒸汽管(12)的末端位于隔热箱(2)内,所述蒸汽管(12)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通两个雾化管(8),且两个雾化管(8)均贯穿内管(7)的侧壁并延伸至内管(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包括加热炉(1)、隔热箱(2)和冷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和隔热箱(2)内共同固定安装有内管(7),且内管(7)与加热炉(1)之间对称安装有多个加热器(6),所述内管(7)的两端管口内均固定设置有套筒(5),所述内管(7)通过套筒(5)与冷却箱(3)相连通,所述冷却箱(3)的顶端连通有蒸汽管(12),且蒸汽管(12)的末端位于隔热箱(2)内,所述蒸汽管(12)通过三通接头固定连通两个雾化管(8),且两个雾化管(8)均贯穿内管(7)的侧壁并延伸至内管(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锡铜丝连续退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3)内对称安装有多个转辊(16),所述冷却箱(3)的外顶壁和外底壁上分别设置有纯水管(18)和排水管(15),所述冷却箱(3)远离隔热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正彭玉宇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国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