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9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52
一种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包括一固定座及一刹车握把,该固定座包含一上座体及一下座体,该上座体的一端具有两耳片,另一端具有朝相反方向开口的一上半圆弧槽,该上座体内具有延伸到该上半圆弧槽呈开口状的一容置槽可供容纳一刹车线的一固定头,该下座体可分离地与该上座体结合,其具有一下半圆弧槽可供配合该上半圆弧槽夹合于一自行车把手上,该刹车握把利用一轴栓可摆动地结合在该两耳片上;如此便可通过该自行车把手挡住该容置槽的开口以避免刹车线轻易脱落,而且并使其可适用于安装各种规格的刹车线。

Brake handle to prevent brake line falling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的结构方面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刹车线轻易脱落,而且并可适用于安装各种规格刹车线的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
技术介绍
一种公知的自行车刹车把手,如中国台湾申请第097200472号专利所示,其主要于一刹车握把的头端向下凸出有一定位突缘,该定位突缘的下端利用一螺栓及一螺帽将其枢设于一上固定座上,而该定位突缘的上端则具有朝一侧面开口的一容置孔供用于容置一刹车线的固定头,该容置孔具有延伸到侧面呈开口状的一线沟供便于刹车线的导线出入。由于该容置孔与该线沟的开口皆呈开放状而未有任何遮盖,因此刹车线的固定头及导线便很容易由该容置孔及该线沟中脱离出来而易发生危险。尤其是,当将不同规格的刹车线(如球形固定头的刹车线)安装于其上时,更是会因球形固定头的体积小于该容置孔,而使其更容易有脱落的状况,所以其更是不适用于安装其它不同规格的刹车线。另外,该公知自行车刹车把手利用上固定座底端朝一侧开口的一弧形凹槽配合一下固定座一侧的一弧形凹槽来夹设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因此该公知自行车刹车把手的整体结构及造形的正面与背面呈不对称状态,所以其仅适用于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的一侧,欲安装于自行车把手的另一侧时,便需另外开模设计出相反结构及造形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而如此则不但会增加制作成本,而且使用者平时也需同时准备左、右两种规格的备用品以供维修更换的用,所以也会造成携带上的不方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针对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及试做,进而开发设计出本专利技术。<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公知自行车刹车把手所存在的刹车线易脱落造成危险及无法适用安装各种规格的刹车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包括一固定座、一刹车握把、一弹簧及一调整旋钮。其中,该固定座包含一上座体及一下座体,该上座体的一端具有平行的两耳片,另一端具有朝相反于该两耳片的方向开口的一上半圆弧槽,该上座体内部具有延伸到该上半圆弧槽呈开口状的一容置槽可供容纳一刹车线的一固定头,该容置槽一侧具有一槽沟延伸到该上座体的侧面呈开口状供便于该刹车线的一导线进出,该下座体利用多个结合螺栓将其与该上座体结合,其具有一下半圆弧槽可供配合该上半圆弧槽夹合于一自行车把手上。该刹车握把包含一柄部及由该柄部的头端向下延伸的一驱动部,该驱动部靠近该柄部的一端利用一轴栓可摆动地结合在该两耳片之间,远离该柄部的一端具有贯通两相对侧的一螺孔供该导线穿设。该弹簧设于该驱动部与该上座体之间,可提供该刹车握把复位的弹力。该调整旋钮螺设于该驱动部的该螺孔中,且供该刹车线的一导管的端部嵌设及供该导线穿设,供用于调整该刹车线的张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容置槽位于该上座体的中央,该多个结合螺栓呈对称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刹车握把的驱动部靠近该柄部的一端具有一轴孔供该轴栓穿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刹车握把的驱动部靠近该柄部的一端具有一弹簧槽供容纳该弹簧,该弹簧供该轴栓穿过,且一端抵于该驱动部,另一端抵于该上座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调整旋钮包含一调整螺栓及一定位螺帽,该调整螺栓一端具有一螺柱可供螺锁于该螺孔之中,且该调整螺栓内部具有贯穿两端的一穿孔可供该导线穿设,该穿孔的另一端具有较大内径的一嵌槽可供该刹车线的该导管的端部嵌设,该定位螺帽螺设于该螺柱上,供用于将该调整螺栓定位于所需的螺锁长度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驱动部的螺孔的一侧边具有延伸到侧面呈开口状的一剖沟可便于供该导线进出,该调整螺栓的穿孔的一侧边具有延伸到周面呈开口状的一螺栓线槽可供便于该导线进出,该定位螺帽的一侧具有贯通到内部的一螺帽线槽可供该导线便于进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刹车握把的柄部的尾端形成向上弯曲的一弯弧段供用于防止使用者的手滑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可通过该容置槽的开口朝向该上半圆弧槽的设计,使得当该刹车把手安装于该自行车把手上时,该容置槽的开口会被该自行车把手挡住,因此一但该刹车线的固定头嵌入该容置槽之中后,便不会轻易脱离。相对的,各种规格的刹车线(如体积较小的球形固定头的刹车线),也不会有从该容置槽中脱离的情形,所以可适用于安装各种规格的刹车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适用安装于自行车把手左、右两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符号说明:10固定座11上座体12下座体13结合螺栓14耳片140翼片15上半圆弧槽16容置槽17槽沟18下半圆弧槽20刹车握把21柄部22驱动部23弯弧段24轴孔25弹簧槽26螺孔27剖沟30轴栓40弹簧50调整旋钮51调整螺栓52定位螺帽53螺柱54穿孔55嵌槽56螺栓线槽57螺帽线槽60刹车线61固定头62导线63导管70自行车把手A夹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包括一固定座10、一刹车握把20、一轴栓30、一弹簧40及一调整旋钮50。其中:该固定座10,包含一上座体11、一下座体12及多个结合螺栓13。该上座体11的上端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耳片14,下端具有朝相反于该两耳片14的方向开口的一上半圆弧槽15,该两耳片14的一侧边分别凸设有两翼片140,该上座体11内部靠下侧处具有延伸到该上半圆弧槽15的中央呈开口状的一容置槽16,该容置槽16可供容纳一刹车线60的一固定头61,该容置槽16一侧具有一槽沟17延伸到该上座体11的侧面呈开口状可供便于该刹车线60的一导线62进出。该下座体12具有一下半圆弧槽18可供配合该上半圆弧槽15夹合于一自行车把手70上。该多个结合螺栓13呈对称设置且供将该下座体12与该上座体11螺锁结合。该刹车握把20,包含一柄部21及由该柄部21的头端向下延伸的一驱动部22。该柄部21的尾端形成向上弯曲的一弯弧段23供用于防止使用者的手滑出。该驱动部22设于该两耳片14之间,且靠近该柄部21的一端具有一轴孔24及一弹簧槽25,远离该柄部21的一端具有贯通两相对侧的一螺孔26,该螺孔26的一侧边具有延伸到侧面呈开口状的一剖沟27可便于供该导线62进出。该轴栓30,结合于该两耳片14及该刹车握把20的轴孔24中,使该刹车握把20可以该轴栓30为轴心摆动。该弹簧40,设于该弹簧槽25之中,且供该轴栓30穿设,一端抵于该刹车握把20,另一端抵于该固定座10,可提供该刹车握把20受压后复位的弹力。该调整旋钮50,包含一调整螺栓51及一定位螺帽52,该调整螺栓51一端具有一螺柱53可供螺锁于该螺孔26之中,且该调整螺栓51内部具有贯穿两端的一穿孔54可供该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固定座,包含一上座体及一下座体,该上座体的一端具有平行的两耳片,另一端具有朝相反于该两耳片的方向开口的一上半圆弧槽,该上座体内部具有延伸到该上半圆弧槽呈开口状的一容置槽可供容纳一刹车线的一固定头,该容置槽一侧具有一槽沟延伸到该上座体的侧面呈开口状供便于该刹车线的一导线进出,该下座体利用多个结合螺栓将其与该上座体结合,其具有一下半圆弧槽可供配合该上半圆弧槽夹合于一自行车把手上;/n一刹车握把,包含一柄部及由该柄部的头端向下延伸的一驱动部,该驱动部靠近该柄部的一端利用一轴栓可摆动地结合在该两耳片之间,远离该柄部的一端具有贯通两相对侧的一螺孔供该导线穿设;/n一弹簧,设于该驱动部与该上座体之间,可提供该刹车握把复位的弹力;以及/n一调整旋钮,螺设于该驱动部的该螺孔中,且供该刹车线的一导管的端部嵌设及供该导线穿设,供用于调整该刹车线的张力。/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3 CN 20182129925481.一种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包含一上座体及一下座体,该上座体的一端具有平行的两耳片,另一端具有朝相反于该两耳片的方向开口的一上半圆弧槽,该上座体内部具有延伸到该上半圆弧槽呈开口状的一容置槽可供容纳一刹车线的一固定头,该容置槽一侧具有一槽沟延伸到该上座体的侧面呈开口状供便于该刹车线的一导线进出,该下座体利用多个结合螺栓将其与该上座体结合,其具有一下半圆弧槽可供配合该上半圆弧槽夹合于一自行车把手上;
一刹车握把,包含一柄部及由该柄部的头端向下延伸的一驱动部,该驱动部靠近该柄部的一端利用一轴栓可摆动地结合在该两耳片之间,远离该柄部的一端具有贯通两相对侧的一螺孔供该导线穿设;
一弹簧,设于该驱动部与该上座体之间,可提供该刹车握把复位的弹力;以及
一调整旋钮,螺设于该驱动部的该螺孔中,且供该刹车线的一导管的端部嵌设及供该导线穿设,供用于调整该刹车线的张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刹车线脱落的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位于该上座体的中央,该多个结合螺栓呈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翊槐程瑶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捷克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