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单元、车辆及乘坐物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92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9:16
缩短使构成座椅的多个可动部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完成所需的时间。座椅单元(1)具备乘客支持部(S1)、使构成就座部(S1)的多个部分分别移动的多个可动机构、控制多个可动机构各自的动作的ECU(40)。ECU(40)使多个可动机构分别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并且多个可动机构包括转换所所需时间最长的第1可动机构。ECU(40)在第1可动机构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完成期间,完成多个可动机构中除第1可动机构以外的其他可动机构的转换。

Seats for seat units, vehicles and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座椅单元、车辆及乘坐物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多个可动机构的座椅单元、车辆及乘坐物用座椅,所述多个可动机构使构成座椅的多个部分分别移动。
技术介绍
具备座椅靠背、座椅衬垫、脚凳的车用座椅已经众所周知(参考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座椅中,能够调整座椅靠背、座椅衬垫、脚凳的姿势(位置或方向)。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为了使上下车容易进行,使座椅靠背的前倒与使设置于座椅衬垫的侧部的侧边支撑部或前部上下动作的倾斜部的收纳动作连动。另外,在乘坐物用座椅中,存在具备座椅靠背并且能够在座椅靠背立起的立起姿势与座椅靠背后倾的倾倒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切换的乘坐物用座椅。另外,在能够进行姿势切换的乘坐物用座椅中还存在具备头枕及轴颈支座的座椅(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车用座椅中,轴颈支座(在专利文献2中标记为“颈部支撑部”)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横轴为中心旋转,能够通过轴颈支座在前后方向调整颈部的支持位置。专利文献1:特开2015-5881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305127号公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n具备支持乘客的乘客支持部;/n使构成所述乘客支持部的多个部分分别移动的多个可动机构;/n控制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各自的动作的控制部;/n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分别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n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包括转换所需时间最长的第1可动机构;/n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可动机构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完成期间,完成所述多个可动机构中除所述第1可动机构以外的其他可动机构的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8 JP 2017-090297;20170428 JP 2017-090298;201.一种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持乘客的乘客支持部;
使构成所述乘客支持部的多个部分分别移动的多个可动机构;
控制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各自的动作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分别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
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包括转换所需时间最长的第1可动机构;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可动机构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完成期间,完成所述多个可动机构中除所述第1可动机构以外的其他可动机构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分别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完成的时机大致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分别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的所需时间,决定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各自的转换开始时机。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具有使所述乘客支持部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支持部进一步具备座椅靠背及脚凳;
所述多个可动机构包括使所述座椅靠背移动的靠背可动机构、使所述脚凳移动的脚凳可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检测所述脚凳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距离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得出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脚凳可动机构使所述脚凳不干涉其他部件。


7.一种具备权利要求5记载的座椅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检测所述脚凳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距离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得出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脚凳可动机构使所述脚凳不干涉其他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祐贵草野惇至吉冈勇贵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