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洛芬缓释小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42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布洛芬缓释小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聚丙烯酸树脂的布洛芬缓释小丸。该布洛芬缓释小丸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成分组成:布洛芬15%‑85%,缓释材料1%‑14%,粘合剂0%‑8%,填充剂3%‑25%,助溶剂0.5%‑8%,崩解剂0%‑5%,润滑剂或抗粘剂0%‑5%,润湿剂1%‑40%,包衣粉0%‑8%。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洛芬缓释微丸制备工艺简单,缓慢释放,适合工业化大生产,载药量高、粉尘低污染,生产效率高,不使用或者少使用乙醇提高了工作安全环境,其中不使用乙醇是本工艺开发的特色之一。聚丙烯酸树脂以非包衣的加入方式制备小丸也是本工艺特征。体外溶出试验表明,本品具有良好的释放曲线,符合中国药典溶出要求。

Ibuprofen Sustained release pellets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洛芬缓释小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布洛芬缓释小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对中美史克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稳定性试验,发现均存在一个共性,即在经高湿试验后,均存在丸芯粘连致胶囊变形的情况发生,由此可知,在极端自然条件下,产品稳定性受到影响,需要对其处方工艺进行改进。目前的制备工艺普遍采用离心造粒法,既是采用离也造粒机,将药物或药物与辅料喷洒于空白丸芯上,在粘合剂或润湿剂的作用下,完成小丸的长大层积过程。该技术操作时间长、成本高。常用的制备布洛芬缓释小丸的方法。具体工艺为:布洛芬缓释小丸在本领域常用的开口锅或荸荠式包衣锅中制备,制备过程中在粘合剂的作用下将布洛芬粉末层层粘附于丸芯表面,然后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封闭性包衣材料封丸。该阶段所得小丸被称为“载药封闭包覆”缓释小丸。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如中国授权专利:CN102114011B,该小丸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成分组成:布洛芬55%-85%、空白丸芯10%-40%、润滑剂0%-0.2%、粘合剂0.1%-5%,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粘合剂为丙烯酸树脂、润湿剂是乙醇。该方案虽然可实现布洛芬的缓释效果,但布洛芬缓释药物制备方式均以空白丸芯为基础,将药物以散粉方式或药物溶解,通过喷液方式加粘合剂让空白丸芯载药,药物的释放均采用包衣膜控方式控制,其制备工艺复杂,包衣膜控制药物释放受较多因素影响(包衣增重、衣膜完整性、致孔剂用量等),工业化生产时容易产生批次间释放度差异、甚至产生药物突释现象,给工业化生产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本专利技术供一种新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离心造粒法工业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效果好,制备简便、安全,载药量高的布洛芬缓释小丸。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聚丙烯酸树脂的布洛芬缓释小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布洛芬缓释小丸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成分组成:布洛芬15%-85%,缓释材料1%-14%,粘合剂0%-8%,填充剂3%-25%,助溶剂0.5%-8%,崩解剂0%-5%,润滑剂或抗粘剂0%-5%,润湿剂1%-40%,包衣粉0%-8%;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为所述缓释材料;优选的,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成分组成:布洛芬50%-65%,缓释材料3%-10%,填充剂6%-10%,助溶剂1%-3%,崩解剂0.3%-0.9%,润湿剂2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以非包衣的加入方式制备所述布洛芬缓释小丸,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作为软材组分之一,以湿法制粒的方式加入。聚丙烯酸树脂作为缓控释材料的常规的使用方式为以包衣的形式在制剂中使用,而且包衣增重一般在15%以上,而本专利技术仅用不到15%的聚丙烯酸树脂,作为软材组分之一,湿法制粒的方式加入,就达到缓控释效果。软材制粒溶剂可以是纯化水,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省了能耗。比传统以乙醇作为溶剂离心制备布洛芬小丸,环境的污染较少,提高了制备操作安全性,设备等无需防爆设计。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布洛芬的粒径D90小于800μm,优选D90小于20μm,更优选D90小于15μm。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丙烯酸树脂选自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和非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选自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所述非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选自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尤特奇RL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物,优选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共聚物。优选地,所述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选自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2:1)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1:1)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1)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2)共聚物,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1:1)共聚物,如商品名:赢创公司的尤特奇L100-55,卡乐康公司的水性丙烯酸类肠溶包衣系统。所述非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选自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0.2)共聚物;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0.1)共聚物;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2:1)共聚物;尤特奇RL和羧甲基纤维素钠(9:1)混合物,更优选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1:2:0.1)共聚物,如商品名尤特奇RS10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特定聚丙烯酸树脂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其中聚丙烯酸树脂以非包衣的形式与其他组分混合构成所述布洛芬缓释小丸。聚丙烯酸树脂作为缓控释材料常规以包衣的形式在制剂中使用,但以包衣膜控制药物释放受较多因素影响,不易实现质量稳定的药物,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聚丙烯酸树脂作为制备布洛芬缓释小丸的软材组分之一,既达到了理想的缓控释效果,又避免了传统胶囊制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布洛芬缓释胶囊,由于具备缓释特性,故在考虑与其配合的缓释材料时需既关注在酸性介质中不溶解,从而保证辅料不会因溶解形成致孔剂,同时保证在pH6.0至pH6.8环境中溶解,缓慢释放。此外,在其他辅料组分与缓释材料配合时还需特别考虑挤出滚圆中挤出物的可塑性,以利于提高小丸的圆整度。因此,经研究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配方可同时保证溶出及小丸的圆整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缓释材料加入布洛芬缓释小丸中,从而既实现了缓释小丸中其他辅料功能的发挥,又保证了布洛芬的缓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为聚维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填充剂选自微晶纤维素、淀粉、蔗糖、乳糖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微晶纤维素。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助溶剂选自碱性物质。优选的,碱性物质选自无机碱或碱性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磷酸钠、磷酸钾、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更优选无机碱为磷酸氢二钾。碱性氨基酸选自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更优选碱性氨基酸为精氨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崩解剂选自交链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链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优选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润滑剂(抗粘剂)选自硬脂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润湿剂为水或乙醇溶液,润湿剂优选为水。本领域中适用于制备药物小丸的其他润湿剂也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布洛芬缓释小丸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除润湿剂外的各组分均匀混合后,加入润湿剂捏合成软材,将所述软材制通成所述布洛芬缓释小丸。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螺杆挤出滚圆机、篮式挤出机或行星挤出机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聚丙烯酸树脂的布洛芬缓释小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聚丙烯酸树脂的布洛芬缓释小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洛芬缓释小丸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成分组成:布洛芬15%-85%,缓释材料1%-14%,粘合剂0%-8%,填充剂3%-25%,助溶剂0.5%-8%,崩解剂0%-5%,润滑剂或抗粘剂0%-5%,润湿剂1%-40%,包衣粉0%-8%;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为所述缓释材料;
优选的,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成分组成:布洛芬50%-65%,缓释材料3%-10%,填充剂6%-10%,助溶剂1%-3%,崩解剂0.3%-0.9%,润湿剂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以非包衣的加入方式制备所述布洛芬缓释小丸,所述聚丙烯酸树脂作为软材组分之一,以湿法制粒的方式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洛芬的粒径D90小于800μm,优选D90小于20μm,更优选D90小于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树脂选自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和非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小丸,其特征在于,所述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选自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所述非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选自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和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更申张艳冬刘海波李中伟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悦康科创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