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56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NCBI数据库中调取Human mastadenovirus C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和Tert‑p启动子序列,根据Tert‑p、E1A、E1B及的E1A和E1B之间的链接区域(FBLink)序列信息,在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进行化学合成至PUC57载体,得到PUC57‑Tert‑E1A‑FBLink‑E1B质粒;步骤二:设计引物对PUC57‑Tert‑E1A‑FBLink‑E1B质粒进行扩增;步骤三:腺病毒载体经SacII酶切;步骤四:同源重组法构建FV012‑Tert‑E1A‑FBLink‑E1B溶瘤腺病毒载体;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载体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转染到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待细胞出现病变后,得到目的溶瘤腺病毒。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溶瘤腺病毒的复制能力和杀肿瘤细胞的能力要强于TERT‑E1A‑IRES‑E1B结构的溶瘤腺病毒。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oncolytic adenovi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是指一类可以优先感染或者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病毒,自然界中仅极少种类的病毒可以选择性的感染肿瘤细胞并对其杀伤,绝大多数病毒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才能发挥溶瘤作用的。病毒具有消除肿瘤的疾病的新闻在20世纪初就被报道,起初研究者发现宫颈癌、伯基特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在感染某种病毒后肿瘤出现退化的现象。在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通过免疫接种或病毒感染来治疗癌症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病毒改造技术有限、过强的免疫反应及并发症,导致临床应用几乎停滞不前。溶瘤腺病毒,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溶瘤病毒,有多种策略改造可以增强溶瘤腺病毒的肿瘤靶向性,包括将腺病毒基因组中参与细胞周期节点调控的功能基因(如E1A或E1B)进行突变或(和)利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调控E1A基因的靶向转录调控,利用不同血清型腺病毒或RGD基序改变溶瘤腺病毒进入肿瘤细胞方式的靶向转导调控,以及利用细胞载体将溶瘤腺病毒传送至远处的肿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NCBI数据库中调取Human mastadenovirus C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及Tert-p启动子序列信息,根据Tert-E1A-FBLink-E1B序列信息,在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合成至PUC57载体,得到PUC57-Tert-E1A-FBLink-E1B质粒;/n步骤二:设计引物对PUC57-Tert-E1A-FBLink-E1B质粒进行扩增;/n步骤三:腺病毒载体经SacII酶切;/n步骤四:同源重组法构建FV012-Tert-E1A-FBLink-E1B溶瘤腺病毒载体;/n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瘤腺病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NCBI数据库中调取HumanmastadenovirusC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及Tert-p启动子序列信息,根据Tert-E1A-FBLink-E1B序列信息,在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合成至PUC57载体,得到PUC57-Tert-E1A-FBLink-E1B质粒;
步骤二:设计引物对PUC57-Tert-E1A-FBLink-E1B质粒进行扩增;
步骤三:腺病毒载体经SacII酶切;
步骤四:同源重组法构建FV012-Tert-E1A-FBLink-E1B溶瘤腺病毒载体;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载体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转染到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待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徐金凤金丽周春艳谢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复百澳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