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987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电路、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加热管控制电路及第一连接器,所述输入电源电路包括火线端及零线端,所述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包括与零线端串联的第六二极管、第十八电阻及第四热继电器,所述第四热继电器的输出端依次并联有第二十七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及发射极的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并联有第七二极管及第二十一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烘烤装置控制电路,有效降低控制电路的成本,加热装置使用可控硅部件控制,可以大范围灵活调节发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A control circuit of b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烘烤箱是一种密封的用来烤食物或烘干产品的电器,分为家用电器和工业烤箱,家用烤箱可以用来加工一些面食。现有的烘烤箱控制的电路成本高,而且控制电路并未灵活在较大的范围内灵活调节烘烤箱发热装置。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有效降低控制电路的成本,加热装置使用可控硅部件控制,可以大范围灵活调节发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电路、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加热管控制电路及第一连接器,所述输入电源电路包括火线端及零线端,所述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包括与零线端串联的第六二极管、第十八电阻及第四热继电器,所述第四热继电器的输出端依次并联有第二十七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及发射极的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并联有第七二极管及第二十一电阻,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三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电路的5V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包括与火线端依次串联的第二十四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输入端及第二电容的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第一双向晶闸管的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一双向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有第十六电阻,与第一双向晶闸管连接第二十四电阻的输入端并联有第二十五电阻及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与第十六电阻并联,第十六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依次并联有第十四电容及第二十八电阻,所述第二十八电阻还并联有第十三电阻,第二十八电阻及第十三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十二电阻,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的第五接口。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电源电路的5V电源的两端并联有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热继电器、第三热继电器、第三连接器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热继电器的两端与输入电源电路的5V电源的两端正极端并联,第二热继电器与第三热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三热继电器的一端及第一电容的一端并联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器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分布安装在烘烤装置内的上加热管控制电路及下加热管控制电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烤箱的烘烤装置控制电路,输入电源电路连接的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连接,电流通过单向导通经过第六二极管、第十八电阻、第四热继电器及第二十七电阻限流,驱动第五二极管的导通或关断,第二十一电阻钳位5V电压,产生一个过零信号,加热管控制电路根据过零信号控制第一双向晶闸管,从而大范围灵活调节连接加热管控制电路的发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上述控制电路均可继承在同一电源电路上,有效降低控制电路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输入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管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器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源电路1、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2、加热管控制电路3及第一连接器CN1,输入电源电路1包括火线端ACL及零线端ACN,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2包括与零线端ACN串联的第六二极管C2、第十八电阻C18及第四热继电器RJ4,第四热继电器RJ4的输出端依次并联有第二十七电阻R27及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及发射极,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及发射极的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C4,第四电容C4的一端并联有第七二极管D7及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CN1的第三接口连接CN3、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电路1的5V电源的正极连接,加热管控制电路3包括与火线端ACL依次串联的第二十四电阻R24及第二电容C2,第二十四电阻R24的输入端及第二电容C2的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第一双向晶闸管T1的两个连接端,第一双向晶闸管T1的控制端连接有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一双向晶闸管T1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输入端并联有第二十五电阻R25及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与第十六电阻R16并联,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及发射极依次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及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八电阻R28还并联有第十三电阻R13,第二十八电阻R28及第十三电阻R13的两端并联有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器CN1的第五接口。烘烤箱的烘烤装置控制电路,输入电源电路1连接的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2连接,电流通过单向导通经过第六二极管C2、第十八电阻C18、第四热继电器RJ4及第二十七电阻R27限流,驱动第五二极管的导通或关断,第二十一电阻R21钳位5V电压,产生一个过零信号,加热管控制电路3根据过零信号控制第一双向晶闸管T1,从而大范围灵活调节连接加热管控制电路3的发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上述控制电路均可继承在同一电源电路上,有效降低控制电路成本。此外,输入电源电路1的5V电源的两端并联有温度检测电路4,温度检测电路4包括第二热继电器RJ2、第三热继电器RJ3、第三连接器CN3及第一电容C1,第二热继电器RJ2的两端与输入电源电路1的5V电源的两端正极端并联,第二热继电器RJ2与第三热继电器RJ3并联,第三热继电器RJ3的一端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并联第三连接器CN3,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第三连接器CN3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简易的NTC温度检测,第三连接器CN3安装的温度传感器NTC,通过与控制芯片配合内部上拉电阻,再AD转换得到温度。加热管控制电路3包括用于分布安装在烘烤装置内的上加热管控制电路及下加热管控制电路,在烘烤装置内的空间上、下分布相同的加热管控制电路,同样通过过零信号控制可控硅,分别实现独立控制上、下发热装置的温度,实现可以针对不同的食物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加热,程序自动完成全过程控制。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电路、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加热管控制电路及第一连接器,所述输入电源电路包括火线端及零线端,所述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包括与零线端串联的第六二极管、第十八电阻及第四热继电器,所述第四热继电器的输出端依次并联有第二十七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及发射极的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并联有第七二极管及第二十一电阻,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三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电路的5V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包括与火线端依次串联的第二十四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输入端及第二电容的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第一双向晶闸管的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一双向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有第十六电阻,与第一双向晶闸管连接第二十四电阻的输入端并联有第二十五电阻及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与第十六电阻并联,第十六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依次并联有第十四电容及第二十八电阻,所述第二十八电阻还并联有第十三电阻,第二十八电阻及第十三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十二电阻,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的第五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烤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电路、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加热管控制电路及第一连接器,所述输入电源电路包括火线端及零线端,所述非隔离过零检测电路包括与零线端串联的第六二极管、第十八电阻及第四热继电器,所述第四热继电器的输出端依次并联有第二十七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及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及发射极的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并联有第七二极管及第二十一电阻,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三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电路的5V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包括与火线端依次串联的第二十四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输入端及第二电容的输出端分别并联有第一双向晶闸管的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一双向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有第十六电阻,与第一双向晶闸管连接第二十四电阻的输入端并联有第二十五电阻及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与第十六电阻并联,第十六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清华陆刚赵富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库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