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80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包括驱动模块、分离传动模块、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及输出模块;其中驱动模块和分离传动模块分别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中的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具有肌张力仿生功能,很好的表现出了关节的肌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仿生关节,如专利文献1(CN107263523A)记载的基于气动肌肉混联的仿生关节,其仿生人体关节只是实现一般的运动功能、结构外在特征及智能仿生。然而,真实人体中各个关节的活动是与肌腱群有很大关联,其活动是由肌腱群来驱动的,在驱动过程中,肌腱群同时也表现出张力特征,这种特征在医学上叫肌张力,但是,在此领域却很少具有模拟肌张力这种特征,这种特征对于近年来康复医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处于痉挛,偏瘫等情况的病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具有肌张力仿生功能,很好的表现出了关节的肌张力。该机构结合人体解剖学、人体仿生学及人体运动学进行设计,满足康复医学中能表现机器人肌张力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包括驱动模块、分离传动模块、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及输出模块。进一步的,驱动模块和分离传动模块分别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进一步的,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具有肌张力仿生功能,很好的表现出了关节的肌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仿生关节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示意图;附图标记:集成电机1、减速机2、驱动模块固定座3、及钢丝绳轮4、身体座板5、套管6、驱动张紧座7、驱动张紧螺杆8、角块9、中转板10、输出张紧螺杆11、钢丝绳12、旋转轴承13、输出盘14、输出块15、一级球16、一级球盖17、一级球窝18、二级球19、二级球盖20、二三级球窝21、支撑旋转轴承22、套管压块23、支撑环板24、三级球盖25、三级球26(注意:附图中的所示结构只是为了说明专利技术特征的示意,并非是要依据附图所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仿生关节机构,包括驱动模块、分离传动模块、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及输出模块,其中驱动模块和分离传动模块分别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驱动模块包括:集成电机1、减速机2、驱动模块固定座3、钢丝绳轮4及身体座板5。其中,驱动模块至少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具体为:集成电机1与减速机2固联后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模块固定座3上,驱动模块固定座3通过螺钉与身体座板5固定,钢丝绳轮4装在减速机2的输出轴上,以便将集成电机1的转动通过减速机2的增力传到钢丝绳轮4上,而钢丝绳轮4只需转动一圈即可满足关节转动的最大角度。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分离传动模块包括:套管6、驱动张紧座7、驱动张紧螺杆8、角块9、中转板10、输出张紧螺杆11、钢丝绳12、支撑旋转轴承22、套管压块23及支撑环板24。其中,分离传动模块至少也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具体为:角块9与身体座板5和中转板10固联,驱动张紧座7固联在驱动模块固定座3上,而驱动张紧螺杆8与驱动张紧座7通过螺纹相联并可调整钢丝绳12及套管组件6中的套管。同理,输出张紧螺杆11与中转板10通过螺纹相联并可调整钢丝绳12及套管组件6中的套管,在驱动张紧螺杆8与输出张紧螺杆11之间设置一段套管6,在输出张紧螺杆11的另一端也装有一小段钢丝绳及套管组件6中的套管6。支撑环板24内设置有轴承并一起安装于二三级球窝21上,在支撑环板24的外周上通过套管压块23固定了一小段套管6,套管6是钢丝绳12所行走必须穿过的路径,在此路径中,钢丝绳12一端固定在钢丝绳轮4上,另一端固定在输出盘14上,并可在钢丝绳轮4上缠绕一圈用来张拉输出模块中的输出盘14,以此可实现上下肢中关节的肌张力。如图2所述,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包括:一级球16、一级球盖17、一级球窝18、二级球19、二级球盖20、二三级球窝21、三级球盖25及三级球26。其中,一级球16的一端与中转板10固联,另一端为球体,该球体被一级球盖17约束在一级球窝18内,并可在一级球窝18内任意滑转。一级球窝18的另一端与二级球19固联。同理,二级球19被二级球盖20约束在二三级球窝21的二级球窝内,并可在二三级球窝21的二级球窝内任意滑转。同理,三级球26被三级球盖25约束在二三级球窝21的三级球窝内,并可在二三级球窝21的三级球窝内任意滑转,而三级球26的另一端固联在输出块15上。以上一级球16、二级球19及三级球26分别可在空间相对转动45°,三个球体总计最大可旋转135°,从而可满足关节的最大活动度。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是三球串联,也可扩展为四球及以上多球串联。三球及三球以上的串联,其目的是增大关节在空间上的运转角度和可到达的最大范围。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输出模块包括:旋转轴承13、输出盘14及输出块15。其中,旋转轴承13安装在三级球26另一端的光轴上,输出盘14再安装于旋转轴承13的外圈上。当钢丝绳12张拉时,此输出盘14在转动的同时一并将张力通过三级球26传递给输出块15,从而可模拟肢体的肌健群对关节的张力。输出盘14的设置,其目的是随着串联的三球在空间上的转动,可防止钢丝绳12在张拉时不会与其他钢丝绳12纠缠。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钢丝绳12传动以模拟人体关节部分肌腱群的运动,即三组驱动模块和三组分离传动模块共同完成钢丝绳12对人体肌腱群的模拟。实际人体特别是病患者,其关节的肌张力是有不同等级区分的,这种等级区分,本实施例是通过改变驱动模块中的集成电机1的扭力来实现的,对于每一等级,它的肌张力都是恒定的,而这种恒定值的肌张力,只允许钢丝绳轮4在集成电机1的驱动下仅旋转一圈,否则,当钢丝绳12在钢丝绳轮4上缠绕到第二圈时,由于直径的改变而导致张力改变。同时,这也是本实施例中控制上的关键特征,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集成电机1经减速机2输出的扭矩为T,钢丝绳轮4的直径为D,钢丝绳12的直径为d,肌张力为F,那么当钢丝绳12绕n圈时,其缠绕直径近似为D+n*d,则F=2T/(D+n*d),由式可知,n只可恒定在某一值方可保持F不变,为了易于控制,本实施例将n选定为1,但并不局限于n选定为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与现有的仿生关节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关节机构,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关节的肌张力。(2)结合人体解剖学、人体仿生学及人体运动学进行设计,满足康复医学中能表现机器人肌张力的需求。以上所述,仅为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驱动模块、分离传动模块、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及输出模块;/n其中驱动模块和分离传动模块分别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n并且其中,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具有肌张力仿生功能,很好的表现出了关节的肌张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模块、分离传动模块、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及输出模块;
其中驱动模块和分离传动模块分别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
并且其中,多球增程关节模块具有肌张力仿生功能,很好的表现出了关节的肌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驱动模块包括:集成电机(1)、减速机(2)、驱动模块固定座(3)、钢丝绳轮(4)及身体座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驱动模块至少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具体为:集成电机(1)与减速机(2)固联后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模块固定座(3)上,驱动模块固定座(3)通过螺钉与身体座板(5)固定,钢丝绳轮(4)装在减速机(2)的输出轴上,以便将集成电机(1)的转动通过减速机(2)的增力传到钢丝绳轮(4)上,而钢丝绳轮(4)只需转动一圈即可满足关节转动的最大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分离传动模块包括:套管(6)、驱动张紧座(7)、驱动张紧螺杆(8)、角块(9)、中转板(10)、输出张紧螺杆(11)、钢丝绳(12)、支撑旋转轴承(22)、套管压块(23)及支撑环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分离传动模块至少也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单元组成,具体为:角块(9)与身体座板(5)和中转板(10)固联,驱动张紧座(7)固联在驱动模块固定座(3)上,而驱动张紧螺杆(8)与驱动张紧座(7)通过螺纹相联并可调整套管(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多球增程关节模块的仿生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输出张紧螺杆(11)与中转板(10)通过螺纹相联并可调整套管(6),在驱动张紧螺杆(8)与输出张紧螺杆(11)之间设置一段套管(6),在输出张紧螺杆(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岩岭卢业金邵东升赵泰祥于振中李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