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独立悬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61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34
本申请涉及一种独立悬架及车辆。所述独立悬架包括第一减振机构。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曲柄和第一摇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摇杆和所述车架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在所述四连杆机构中,所述第四端的位置不变,即所述车架的位置不变。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一端的运动轨迹为近似直线。当所述车轮沿垂向上下颠簸时,所述第一端垂向运动,所述车架的位置不变,即所述独立悬架吸收了部分动能。因此,所述独立悬架提升车辆的减振性能,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独立悬架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独立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在多种不平整地形下行驶时,车轮带动车架发生垂向振动。垂向振动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以及人体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作为物流运输行业也是影响运送物品安全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现有悬架结构跳动行程有限,在崎岖路面下的缓冲能力和弹性、阻尼元件的工作行程和参数的设计范围有限,车辆的减振性能受到限制。怎样才能提升车辆的减振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提升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运动行程的问题提供一种独立悬架。一种独立悬架包括第一减振机构。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曲柄和第一摇杆。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车轮托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柄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用于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一摇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摇杆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五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点。所述第六端用于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六端之间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5:1:2.5: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一摇杆均位于同一平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独立悬架还包括第一减振装置。所述第一减振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中点之间。所述第一减振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振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振装置包括弹性-阻尼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独立悬架还包括第二减振装置。所述第二减振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摇杆和所述车架中的任意两个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振装置与所述第一减振装置的结构形式相同。同样的阻尼装置的阻尼变形相同,避免其中一个阻尼装置受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独立悬架还包括第二减振机构。所述第二减振机构连接于所述车轮托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振机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摇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七端用于与所述车轮托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于所述第八端与所述车架之间。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曲柄和所述第二摇杆之间距离为第五长度。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所述第二曲柄的长度、所述第二摇杆的长度和所述第五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5:1:2.5: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曲柄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曲柄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摇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摇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五长度相等。一种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独立悬架的车辆。所述车轮托架靠近所述车架的表面间隔设置多个连接装置。所述独立悬架为多个。多个所述独立悬架与多个所述连接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独立悬架包括第一减振机构。所述第一减振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曲柄和第一摇杆。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车轮托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曲柄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用于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一摇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摇杆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点。所述第六端用于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六端之间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5:1:2.5:2。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摇杆和所述车架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在所述四连杆机构中,所述第四端的位置不变,即所述车架的位置不变。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一端的运动轨迹为近似直线。当所述车轮沿垂向上下颠簸时,所述第一端垂向运动,所述车架的位置不变,即所述独立悬架吸收了动能,阻碍了所述车轮托架的振动方向的传导。因此,所述独立悬架提升车辆的减振性能,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所述独立悬架使得车轮减振跳动行程为2倍的所述第四长度。所述独立悬架允许车辆有更大的悬架动挠度,即车轮有更大幅度的减振跳动能力,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独立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独立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独立悬架的运动轨迹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独立悬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独立悬架10车轮托架110车架120第一减振机构200第一连杆210第一端211第二端212第一曲柄220第三端221第四端222第一摇杆230车轮托架的振动方向a第五端231第六端232第一车架杆240第一减振装置300第二减振装置400第二减振机构500第二连杆510第七端511第八端512第二曲柄520第二摇杆5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减振机构(200),所述第一减振机构(200)包括:/n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一连杆(210)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用于与车轮托架(110)固定连接;/n第一曲柄(220),所述第一曲柄(220)包括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所述第三端(221)与所述第二端(212)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222)用于与车架(120)转动连接;/n第一摇杆(230),所述第一曲柄(220)与所述第一摇杆(230)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摇杆(230)包括第五端(231)和第六端(232),所述第五端(231)与所述第一连杆(21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五端(231)位于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间的中点,所述第六端(232)用于与车架(120)转动连接;/n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三端(221)和所述第四端(22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五端(231)和所述第六端(232)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端(222)与所述第六端(232)之间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5:1:2.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减振机构(200),所述第一减振机构(200)包括:
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一连杆(210)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用于与车轮托架(110)固定连接;
第一曲柄(220),所述第一曲柄(220)包括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所述第三端(221)与所述第二端(212)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端(222)用于与车架(120)转动连接;
第一摇杆(230),所述第一曲柄(220)与所述第一摇杆(230)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摇杆(230)包括第五端(231)和第六端(232),所述第五端(231)与所述第一连杆(21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五端(231)位于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间的中点,所述第六端(232)用于与车架(12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三端(221)和所述第四端(22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五端(231)和所述第六端(232)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端(222)与所述第六端(232)之间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5:1:2.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一曲柄(220)和所述第一摇杆(230)均位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减振装置(300),所述第一减振装置(3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中点之间,所述第一减振装置(30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1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装置(300)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车轮托架(110)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装置(300)包括弹性-阻尼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宇迪邹远棘毛烁源孟令盛王裕宁侯之超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