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及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80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及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机器人的减震装置,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包括:上固定板,设置于底盘上;下固定板,设置于底盘上,且与上固定板相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用于设置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导杆,用于贯穿行走机构的固定架,并用于沿垂直于固定架的方向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导杆的一端与上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下固定板连接;弹性件,套设在导杆上,设置在固定架和上固定板之间;且弹性件朝向上固定板的一端为固定端,弹性件远离上固定板的一端用于与固定架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机器人行走在起伏路面上产生的震动减小,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效果。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and robot of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特别涉及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为可以行走的智能设备,现有的机器人可以用作兜售,被称为兜售机器人,兜售机器人在街道或者大厅里自行行走,售卖其货物。但由于行走的环境不同,在路面不平整时,机器人的轮子压到起伏路面,会使得机器人自身发生震动,影响到兜售机器人上存放的货物,甚至使得货物发生损坏,并且机器人在起伏路面上行走,机器人本身产生的震动效果较强,也会对机器人本身的零部件造成损伤,影响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性和机器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及机器人,使得机器人行走在起伏路面上产生的震动减小,让机器人上的物品和机器人本身的零部件长期处于平稳安全的环境中,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人的使用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减震装置,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包括: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下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与所述上固定板相对;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用于设置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导杆,用于贯穿所述行走机构的固定架,并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杆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上固定板之间;且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固定架抵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若干个行走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的若干个万向轮,任意一个所述行走机构均包括:驱动轮;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固定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支撑所述驱动件,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各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如上所述的机器人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导杆贯穿所述固定架,并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抵接。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设有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导杆和弹性件,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设置在底盘上,从而将减震装置设置在底盘上。并且,行走机构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而导杆贯穿固定架,并与固定架滑动连接,行走机构遇到起伏地面震动时,行走机构可沿导杆滑动。同时,弹性件套设在导杆上,位于固定架和所述上固定板之间,弹性件朝向上固定板的一端为固定端,弹性件朝向上固定板的一端固定不动,弹性件远离上固定板的一端与固定架抵接,从而在行走机构沿导杆滑动时,行走机构的固定架抵压弹性件,弹性件产生反推固定架的反弹力,减少行走机构对整个机器人的冲击力,让机器人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中,进而也防止了机器人上放置的物品和机器人本身的零部件发生颠簸撞击,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也提高机器人行走稳定性。另外,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导杆连接,或与所述上固定板抵接。另外,所述导杆与所述上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导杆上。从而在行走机构在起伏面上行走,固定架抵压弹性件时,弹性件的固定端固定不动,弹性件远离上固定板的一端被抵压,弹性件整体产生足够大的反弹力抵压行走机构产生的震动力。另外,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导向轴承,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用于贯穿所述固定架,并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连接。从而导向轴承给行走机架沿导杆滑动时提供导向,让行走机构沿固定的方向在导杆上滑动,使得固定架在抵压弹性件时,弹性件的压缩方向垂直于固定架,弹性件压缩方向稳定不会发生扭转,进而弹性件产生的反弹力也一直垂直于固定架,抵消最多的震动力。另外,所述导向轴承包括:轴承套,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并与所述上固定板相对;导向轴杆,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插入所述轴承套内,并贯穿所述固定架;所述导向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由于轴承套套设在导向轴杆上,行走机构沿导向轴杆滑动时,固定架推动轴承套,轴承套与导向轴杆滑动设置,有效的减少行走机构的扭力在导向轴杆上的压力,增加了固定架在导向轴杆和导向杆上上下滑动的顺畅度,也使得行走机构行走更加稳定。另外,所述导杆和所述弹性件构成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设有两个,且沿着所述底盘的前进方向相对设置。从而使得机器人的减震效果更好。另外,所述底盘包括:下层板,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中层板,与所述下层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中层板;上层板,位于在所述中层板上方,且与所述下层板相对设置;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上层板。另外,所述机器人还包括:第一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中层板上,用于检测机器人行走轨迹中的障碍物;第二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下层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人的行走路面起伏高度;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和所述行走机构电性连接。另外,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到任意一个万向轮的距离大于各所述万向轮的转动半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减震装置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减震装置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减震装置和底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底盘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减震装置安装在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导杆3和弹性件4,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均设置于底盘上,且下固定板2与上固定板1相对,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用于设置机器人的行走机构6。导杆3贯穿行走机构6的固定架61,并沿垂直于固定架61的方向与固定架61滑动连接,导杆3的一端与上固定板1连接,另一端与下固定板2连接。弹性件4为压簧套设在导杆3上,设置在固定架61和上固定板1之间,且弹性件4朝向上固定板1的一端为固定端,弹性件4远离上固定板1的一端用于与固定架61抵接。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设有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导杆3和弹性件4,通过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设置在底盘上,从而将减震装置设置在底盘上。并且,行走机构6设置在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减震装置,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n下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与所述上固定板相对;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用于设置机器人的行走机构;/n导杆,用于贯穿所述行走机构的固定架,并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n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杆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上固定板之间;且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固定架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减震装置,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下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与所述上固定板相对;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用于设置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导杆,用于贯穿所述行走机构的固定架,并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与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杆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上固定板之间;且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固定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导杆连接,或与所述上固定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与所述上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
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导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
导向轴承,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用于贯穿所述固定架,并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承包括:
轴承套,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并与所述上固定板相对;
导向轴杆,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插入所述轴承套内,并贯穿所述固定架;所述导向轴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