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45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包括保险杠横梁,在保险杆横梁前方设置有缓冲块,在缓冲块前端设置有受压块,所述缓冲块为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当汽车保险杠横梁受到撞击时,能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对汽车进行保护。

A kind of automobile bumper crossbeam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four ligament chiral honeycomb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大多是采用铝合金材料进行设计,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以及优化保险杠的结构,来提高铝合金保险杠的吸能性,但是该结构往往是刚性结构,在受到撞击时,不能很好的缓冲撞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便的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当汽车保险杠横梁受到撞击时,能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对汽车进行保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包括保险杠横梁,在保险杆横梁前方设置有缓冲块,在缓冲块前端设置有受压块。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为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进一步的,在受压块外侧设置有连接套。进一步的,在连接套与受压块之间设置有水平朝向的弹簧A,在连接套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弹簧B。进一步的,在连接套外侧设置有外壳。进一步的,所述受压块包括弧形头部,在弧形头部后端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后端设置有接触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包括水平朝向的套筒,在套筒前端设置有延伸进凹槽的前支撑臂,在套筒后端设置有向外壳内壁延伸的后支撑臂。进一步的,所述弹簧A一端与前支撑臂的相连,另一端与接触板相连,所述弹簧B一端与后支撑臂相连,另一端与保险杠横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实行在受压块与保险杆横梁之间设置有缓冲块,同时该缓冲块为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能较好的缓冲汽车受到的撞击力;(2)本技术在连接套与受压块之间设置有水平朝向的弹簧A,在连接套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弹簧B,当受压块受到撞击力向后移动时,会拉动弹簧A和弹簧B,使弹簧A和弹簧B进一步缓冲汽车受到的撞击力。为使得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保险杠横梁;20-缓冲块;21-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30-受压块;31-弧形头部;32-凹槽;33-接触板;40-连接套;41-套筒;42-前支撑臂;43-后支撑臂;50-弹簧A;60-弹簧B;70-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包括保险杠横梁10,在保险杆横梁前方设置有缓冲块20,在缓冲块20前端设置有受压块30。在受压块30与保险杆横梁之间设置有缓冲块20,当受压块30受到撞击时,缓冲块20能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对保险杠横梁10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块20为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21。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21具有良好的弹性力学性能,能较好的缓冲受压块30受到的撞击力。本实施例中,在受压块30外侧设置有连接套40。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套40与受压块30之间设置有水平朝向的弹簧A50,在连接套40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弹簧B60。在连接套40与受压块30之间设置有水平朝向的弹簧A50,在连接套40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弹簧B60,当受压块30受到撞击力向后移动时,会拉动弹簧A50和弹簧B60,使弹簧A50和弹簧B60进一步缓冲汽车受到的撞击力。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套40外侧设置有外壳70。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压块30包括弧形头部31,在弧形头部31后端设置有凹槽32,在凹槽32后端设置有接触板3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40包括水平朝向的套筒41,在套筒41前端设置有延伸进凹槽32的前支撑臂42,在套筒41后端设置有向外壳70内壁延伸的后支撑臂43。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A50一端与前支撑臂42的相连,另一端与接触板33相连,所述弹簧B60一端与后支撑臂43相连,另一端与保险杠横梁10相连。具体实施方式:当汽车前方或后方受到外界撞击时,撞击力使受压块30向后移动,对缓冲块20进行挤压,视缓冲块20进行储能,对撞击力产生的动能进行吸收,再慢慢释放,避免瞬间的冲击对保险杠横梁10造成巨大的伤害,进而避免对车身和人身造成伤害。在受压块30向后移动时会拉动弹簧A50,使弹簧A50受到拉力向后移动,并进行储能,弹簧A50向后移动拉动连接套40向后移动,连接套40向后移动对弹簧B60进行挤压,使弹簧B60进行储能,对撞击力产生的动能进行吸收,再慢慢释放,避免瞬间的冲击对保险杠横梁10造成巨大的伤害,进而避免对车身和人身造成伤害。上述操作流程及软硬件配置,仅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横梁,在保险杆横梁前方设置有缓冲块,在缓冲块前端设置有受压块,所述缓冲块为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在受压块外侧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与受压块之间设置有水平朝向的弹簧A,在连接套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弹簧B,所述连接套包括水平朝向的套筒,在套筒前端设置有延伸进凹槽的前支撑臂,在套筒后端设置有向外壳内壁延伸的后支撑臂,所述受压块包括弧形头部,在弧形头部后端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后端设置有接触板,所述弹簧A一端与前支撑臂的相连,另一端与接触板相连,所述弹簧B一端与后支撑臂相连,另一端与保险杠横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结构的汽车保险杠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横梁,在保险杆横梁前方设置有缓冲块,在缓冲块前端设置有受压块,所述缓冲块为三维四韧带手性蜂窝块,在受压块外侧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与受压块之间设置有水平朝向的弹簧A,在连接套与保险杠之间设置有弹簧B,所述连接套包括水平朝向的套筒,在套筒前端设置有延伸进凹槽的前支撑臂,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谢宇卢炎齐广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