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97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分散和吸收碰撞时的能量,使防撞横梁的形变范围更宽而形变程度更小,使左、右缓冲块受力均匀,减少对车身造成的撞击伤害,保障车乘人员的安全。

A kind of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
技术介绍
驾驶安全一直是汽车领域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而防撞梁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在强度和韧性等方面满足一定的要求,使汽车在受到撞击时具有缓冲的能力,保护乘客和车身少受损失。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防撞梁一般都是单层钢板结构,与后方的缓冲块连接,或者在两层钢板之间填充蜂窝材料来增大其缓冲和吸能能力。但是这样的结构在汽车正面碰撞时,防撞梁的韧性不够,不能充分吸收能量,碰撞和形变往往集中在一个点,不能分散开来,导致左右缓冲块变形受力不平稳,从而对车身造成严重的形变,影响乘车人员的安全,并且造成碰撞后的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可以充分分散和吸收碰撞时的能量,使左、右缓冲块的受力均匀,减小车身的形变,降低维修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横梁、两个缓冲块和两个连接板,所述防撞横梁为盒体状,所述防撞横梁内部设置有一防撞腔;所述防撞横梁的前端面为平面,所述防撞横梁的后端面为向后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由后端面向前端面倾斜的斜面,所述防撞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类梯形结构;所述两个缓冲块分别设置在防撞横梁的两端,所述缓冲块一端伸入防撞腔内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后端面之间形成45°~80°的夹角。优选地,所述防撞腔内竖直设置有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多个缓冲件沿防撞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配合各缓冲件对称设置有通孔,所述各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通孔连接。优选地,所述多个缓冲件在防撞腔内沿防撞横梁后端面的弧形延伸方向排列。进一步优选,所述缓冲件横截面为倒拱桥孔状。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分散和吸收碰撞时的能量,使防撞横梁的形变范围更宽而形变程度更小,使左、右缓冲块受力均匀,减少对车身造成的撞击伤害,保障车乘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中:1、上侧板,2、通孔,3、前置板,4、后置板,5、管道,6、下侧板,7、连接板,8、缓冲块,9、防撞横梁,10、防撞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横梁、两个缓冲块和两个连接板,所述防撞横梁为盒体状,所述防撞横梁内部设置有一防撞腔;所述防撞横梁的前端面为平面,所述防撞横梁的后端面为向后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由后端面向前端面倾斜的斜面,所述防撞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类梯形结构;所述两个缓冲块分别设置在防撞横梁的两端,所述缓冲块一端伸入防撞腔内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发生撞击时,由于防撞横梁前端面为平面,后端面为向后凸起的弧形面,且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由后端面向前端面倾斜的斜面,这种结构可以引导碰撞能量在向后分散的同时,向左、右两侧分散,使碰撞不再只集中于一个碰撞点,而是发散成为一个碰撞面,让防撞横梁发生形变的范围更宽。防撞横梁内部设置有一防撞腔,防撞腔发生形变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使防撞横梁的整体形变程度更小。这样对碰撞能量进行分散和吸收后,使左、右缓冲块受力均匀且受力减小,减少了对车身造成的撞击伤害,减小车身的形变,从而保障车乘人员的安全。优选地,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后端面之间形成45°~80°的夹角。优选地,所述防撞腔内竖直设置有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多个缓冲件沿防撞腔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各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通孔连接。防撞腔内设置的多个中空管状的缓冲件可以进一步分散碰撞能量,并通过缓冲件的形变来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优选地,所述多个缓冲件在防撞腔内沿防撞横梁后端面的弧形延伸方向排列。进一步优选,所述缓冲件横截面为倒拱桥孔状。倒拱桥孔与防撞腔的结构类似,可以进一步分散和吸收碰撞时的能量,使管道的形变范围更宽而形变程度更小。本技术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横梁、两个缓冲块和两个连接板,所述防撞横梁为盒体状,所述防撞横梁内部设置有一防撞腔;所述防撞横梁的前端面为平面,所述防撞横梁的后端面为向后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由后端面向前端面倾斜的斜面,所述防撞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所述两个缓冲块分别设置在防撞横梁的两端,所述缓冲块一端伸入防撞腔内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横梁、两个缓冲块和两个连接板,所述防撞横梁为盒体状,所述防撞横梁内部设置有一防撞腔;所述防撞横梁的前端面为平面,所述防撞横梁的后端面为向后凸起的弧形面,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由后端面向前端面倾斜的斜面,所述防撞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所述两个缓冲块分别设置在防撞横梁的两端,所述缓冲块一端伸入防撞腔内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后端面之间形成45°~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