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齿轮式电动燃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83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齿轮式电动燃油泵,包括有壳体,壳体一端设置泵头盖另一端设置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包括与壳体连接的底板及盖合于底板相对连接壳体另一端的底盖,底板与底盖之间形成泵油腔,底盖上设置有相对设立的吸油孔,底板设置有相对设立的排油孔,底板朝向底盖的一端在排油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排油孔连通的导流槽,转子的转子轴一端穿过底板并位于泵油腔中形成联动端,联动端套设有主动齿轮,底盖朝向底板的一端通过齿轮限位结构安装有相对设立的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子轴联动的主动齿轮及两被动齿轮提高泵油效率,主动齿轮及被动齿轮通过齿轮限位结构安装于泵油腔,结构更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齿轮式电动燃油泵
本技术涉及燃油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齿轮式电动燃油泵。
技术介绍
电动燃油泵是一种把燃油从油箱吸出,向发动机燃油系统提供满足一定压力的重要燃油装置,在各种发动机燃油系统中应用较多。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对燃油系统的泄漏、电动装置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燃油泵,泵体和端盖内设有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将泵体分隔成吸油腔和压油腔,吸油腔与油箱相连,压油腔与燃油系统相连。当齿轮旋转时,吸油腔内的轮齿不断脱开啮合,使吸油腔的密封容积不断增大而形成真空,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从油箱吸入燃油,燃油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压油腔,压油腔容积变小,燃油受压进入燃油系统,这样就完成了吸油和压油过程。由于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与泵体不可能无间隙密封,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轴向端面上会渗漏燃油,主、从动齿轮的燃油泄漏处的泄漏燃油通过开设在泵体和端盖上的回油通道回到油箱或吸油腔中,且现有齿轮式燃油泵的吸油供油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齿轮式电动燃油泵,包括有壳体,壳体一端设置泵头盖另一端设置有底座组件,壳体内部设置有转子、磁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连通泵头盖及底座组件的过流通道,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有与壳体连接的底板及盖合于底板相对连接壳体另一端的底盖,所述底板与底盖之间形成泵油腔,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相对设立的吸油孔,所述底板设置有相对设立的排油孔,所述底板朝向底盖的一端在排油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排油孔连通的导流槽,所述转子的转子轴一端穿过底板并位于泵油腔中形成联动端,所述联动端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底盖朝向底板的一端通过齿轮限位结构安装有相对设立的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齿轮式电动燃油泵,包括有壳体,壳体一端设置泵头盖另一端设置有底座组件,壳体内部设置有转子、磁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连通泵头盖及底座组件的过流通道,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有与壳体连接的底板及盖合于底板相对连接壳体另一端的底盖,所述底板与底盖之间形成泵油腔,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相对设立的吸油孔,所述底板设置有相对设立的排油孔,所述底板朝向底盖的一端在排油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排油孔连通的导流槽,所述转子的转子轴一端穿过底板并位于泵油腔中形成联动端,所述联动端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底盖朝向底板的一端通过齿轮限位结构安装有相对设立的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恩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