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家荣专利>正文

阀体的接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5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阀体的接管装置,设有一端部为螺合部的阀体,且螺合部端凹设一锥孔,该锥孔外设有一具有贯穿内孔的弹性胶环,该弹性胶环一端设有斜锥面,且另侧设有一ABS材质的连接管,连接管一端凸出一套合部,另端为可嵌入弹性胶环内孔的嵌合部,将嵌合部嵌入于弹性胶环内孔中,再以一束套套设于连接管,与阀体的螺合部形成螺合,并以束套推抵连接管,使连接管推挤弹性胶环的斜锥面贴合于阀体锥孔,使连接管与阀体间形成密合,连接束紧效果更佳,不易发生松脱、泄漏的情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般工程领域工程元件或部件中的管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管路设计工程中将阀体与管体相连接的阀体的接管装置。请参阅图3、图4所示,现有的一种运用于连接自来水管输水管70与阀体90的阀体的接管装置,其包括一阀体90,该阀体90的一端为一螺合部91,该螺合部91内则形成设有一沉孔92。一弹性胶环80,其中,该弹性胶环80为一圆板体,弹性胶环80的外径为可恰好嵌入于阀体90的沉孔92内,而该弹性胶环80的中央则形成设有一内孔81;一连接管60,该连接管60主要以PVC材质制成,而连接管60朝弹性胶环80的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抵持部62,该抵持部62相对弹性胶环80的内孔81位置则设有一通孔620,并使该连接管60的另端设有一圆管状的套合部61,该套合部61内则设有一可供自来水输水管70嵌入固定的套孔610,并使该套孔610与抵持部62的通孔620形成相通;一束套50,该束套50内设有一通孔53,且该通孔53朝阀体90螺合部91的一端,设有一大于通孔53内径的内螺纹51,且该内螺纹51与通孔53间设有一垂直的抵缘52;以此,当实施时,可以先将弹性胶环80嵌入于阀体90的沉孔92内,并使弹性胶环80凸出于螺合部91的端面,再将束套50的通孔53由连接管60的套合部61套入,并以束套50的内螺纹51螺合于阀体90的螺合部91上并加以锁紧,以使束套50的抵缘52抵住于连接管60的抵持部62与套合部61的相接侧壁上(如图4所示),当操作者继续将束套50朝阀体90锁紧,则束套50的抵缘52更推动抵持部62来推挤弹性胶环80,进而造成弹性胶环80于沉孔92内形成变形并贴合于抵持部62的端面上,以此来连接,使阀体90的流体得以流通至输水管70。上述现有的连接管60的结构,已能方便且快速的连结阀体90与输水管70,而似乎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事实上若就长久使用的眼光来考虑,则可发现此现有的阀体接管装置,实存在有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则将其存在的缺陷分析如下1、直角面经常受力,易因应力集中先破裂请参阅图4所示,其中上述此种现有的束套50螺锁于阀体90时,其束套50的抵缘52是直接推挤抵持部62的侧壁,但是由于连接管60抵持部62的侧壁与套合部61间是形成直角,故而在长期的承受锁紧推挤力的情况下,该直角便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破裂损坏。2、弹性胶环与连接管间,仅以面贴合易造成泄漏请参阅图3、图4所示,其中此种现有的连接管60的抵持部62与弹性胶环80间,仅以平面压平紧贴而已,以此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弹性胶环80一旦出现老化时,便容易造成原本贴紧的平面由于出现缝隙而无法全面接触,而造成流体的泄漏。3、连接管的材质无法回收,造成环保上的堪虑由于上述此种现有的连接管60,是以PVC材质所制成,但由于PVC材质无法回收再利用,故而此种现有的连接管60在报废后,即会造成环保处理上的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阀体的接管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阀体的接管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阀体的接管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阀体的接管装置,使阀体连接管与阀体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而不易发生松脱、泄漏的情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的接管装置,使阀体连接管本身的结构,更不易因迫紧力而损坏。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的接管装置,使连接管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具有耐用及有利于环保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阀体的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端部为螺合部的阀体,该螺合部端凹设有一锥孔,锥孔外则设有一具有贯穿内孔的弹性胶环,且在该弹性胶环的一端设有一斜锥面;另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与弹性胶环的一端设有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嵌入于弹性胶环的内孔,而连接管的另端则设有一具有一套孔的套合部,并在该套合部与嵌合部之间,凸设有一环抵部,该连接管的环抵部与套合部之间设有一加强锥面,并在连接管的套合部上套设有一束套;该束套内设有一通孔,该通孔朝相阀体螺合部的一端设有一大于通孔内径且螺合于阀体螺合部的内螺纹,且该内螺纹的末端与通孔之间设有一内锥孔状的锥抵缘;以此,可以将束套螺合于阀体的螺合部上,进而使束套内的锥抵缘推抵连接管的加强锥面,使连接管嵌合部的锥环面推挤弹性胶环变形,使连接管可确实与阀体形成紧密接合而不泄漏。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阀体的接管装置,其中所述的连接管的环抵部朝向嵌合部的侧壁上设有一连接于嵌合部的锥环面。前述的阀体的接管装置,其中所述的连接管是以ABS树脂材质所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主要设有一端部为螺合部的阀体,且该螺合部端凹设一锥孔,该锥孔外设有一具有贯穿内孔的弹性胶环,弹性胶环一端设有斜锥面,且另侧设有一ABS材质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凸出一套合部,另一端为可嵌入弹性胶环内孔的嵌合部,将嵌合部嵌入于弹性胶环内孔中,再以一束套套设于连接管,与阀体的螺合部形成螺合,并以束套推抵连接管,使连接管推挤弹性胶环的斜锥面贴合于阀体锥孔,使连接管与阀体间形成密合。经由本技术的改良设计,可使连接管获致以下数项功效1、结构经加强设计,不易损坏本技术将连接管设计形成加强锥面,并配合束套设有的锥抵缘的设计,可使连接管的环抵部不会直接受到推挤力的挤压,又由于皆设计成锥面的结构,使连接管的环抵部与套合部间皆无直角的结构,更可消除应力集中于直角处的顾虑,而可达到结构更为坚固而不易损坏的良好功效。2、连接管与阀体的连接束紧效果更佳由于本技术连接管的环抵部的侧壁与嵌合部间,是形成设有一适当大小的锥环面,故当束套在推动连接管挤压弹性胶环时,其锥环面会同时将相对位置的弹性胶环推挤,而使弹性胶环有更多的体积,朝环抵部侧壁及嵌合部推挤,从而使得弹性胶环更能与环抵部的侧壁及嵌合部形成全面性的贴合,而达到更佳的密合效果,且由于弹性胶环确实全面贴合于嵌合部上,故亦可达成使连接管不易由阀体上松脱的良好功效。3、兼具有环保回收的优点由本技术的连接管是以可回收的ABS树脂材质所制成,故当连接管老旧而报废不用时,亦可回收再利用资源,可达到兼顾环保的良好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将阀体连接管与阀体间的连接结构经过加强设计,使其结构更为牢固,不易损坏,且使得连接管与阀体的连接束紧效果更佳,而不易发生松脱、泄漏的情形,并使阀体连接管本身的结构,更不易因迫紧力而损坏,且使连接管可以再次回收利用,而具有耐用及有利于环保的优点。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合结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阀体接管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阀体接管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体的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端部为螺合部的阀体,该螺合部端凹设有一锥孔,锥孔外则设有一具有贯穿内孔的弹性胶环,且该弹性胶环的一端设有一斜锥面;另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与弹性胶环的一端设有一嵌合部,该嵌合部嵌入于弹性胶环的 内孔,而连接管的另端则设有一具有一套孔的套合部,并在该套合部与嵌合部之间,凸设有一环抵部,该连接管的环抵部与套合部之间设有一加强锥面,并在连接管的套合部上套设有一束套;该束套内设有一通孔,该通孔朝相阀体螺合部的一端设有一大于通孔内径且螺 合于阀体螺合部的内螺纹,且该内螺纹的末端与通孔之间设有一内锥孔状的锥抵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家荣黄明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