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504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体,该阀体包括壳体;第一流体进出管;第二流体进出管;第一流体进出管和第二流体进出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阀芯柱,所述阀芯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上,且所述阀芯柱、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之间围设形成活动空间;以及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中,且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活动空间中移动,所述阀芯能够密封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体既能够对流体单向导通同时又能够双向安装,从而不会发生阀体安装方向出错的问题,降低了阀体的安装出错率,并且提高了阀体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体
技术介绍
阀体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的装置。阀体一般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安装阀体时,应特别注意介质流动方向,应使介质正常流动方向与阀体上指示的箭头方向相一致,否则就会截断介质的正常流动。目前的阀体均为单向导通,因此阀体安装时都有安装方向的要求。如果安装方向不对,会导致阀体导通方向相反,对系统动力机组(如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有破坏性。所以,在大批量需要安装阀体的产线,会存在人为安装的不确定性,导致机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阀体安装受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阀体。该阀体能够双向安装,从而避免了阀体安装方向错误的问题,进而提高阀体的安装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阀体,包括壳体;第一流体进出管;第二流体进出管;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阀芯柱,所述阀芯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上,且所述阀芯柱、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之间围设形成活动空间;以及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中,且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活动空间中移动,所述阀芯能够密封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的直径大于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柱包括第一连接管、至少三根阀芯杆和第二连接管,其中阀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所述至少三根阀芯杆形成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柱的阀芯杆的数量为四根,所述四根阀芯杆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与所述阀芯柱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靠近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端面之间存在预设距离;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与所述阀芯柱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靠近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端面之间存在预设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靠近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部分管为渐扩切口 ;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靠近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部分管为渐扩切□ O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均与所述阀芯柱螺纹连接;在所述阀芯柱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上设置有外螺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靠近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阀芯柱的内螺纹小径,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靠近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阀芯柱的内螺纹小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上的伸出壳体的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的其他各段的内径;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上的伸出壳体的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的其他各段的内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与第一流体进出管固定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一端的内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第一过渡段、第一主体段、第二过渡段和连接段;其中第一壳体的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主体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段、第三过渡段和缩口段,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主体段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缩口段与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连接,所述第二主体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口段的内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包括阀芯外壳和阀芯主体,所述阀芯外壳设置在所述阀芯主体的外侧,且所述阀芯主体的质量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为圆柱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的阀芯还包括环形的弹性垫圈和环形的挡板,其中所述阀芯主体为圆柱形,所述阀芯外壳为环形,所述弹性垫圈设置在所述阀芯外壳和所述阀芯主体的两端,所述挡板卡设在所述弹性垫圈的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阀体在结构进行了较大改进,将该阀体的阀芯结构设计为包括阀芯柱和阀芯的中心对称的结构,阀芯设置在由阀芯柱围成的活动空间中,由于阀芯可以在活动空间中运动,该阀体安装好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阀芯落在位于下方的第一流体进出管或第二流体进出管的端面上从而实现单向导通,因此本技术的阀体竖直安装时可以双向安装而不用注意该阀体的导通方向,这样就不会出现阀体安装方向错误的现象,降低了单向阀的安装出错率,从而可以避免由于阀体安装错误而出现的机组故障的现象,进一步的由于不需要注意阀体的安装方向,因此可以提高阀体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阀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阀体的A-A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阀芯和阀芯柱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图1所不的壳体的第一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不意图;图5为图1所不的壳体的第二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不意图;图6为图1中的阀芯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阀芯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阀体及其加工方法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体,包括壳体100、第一流体进出管200、第二流体进出管300、阀芯420和阀芯柱410 ;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第一流体进出管可以是流体进管也可以是流体出管,同样的,第二流体进出管也可以是流体进管也可以是流体出管,其根据该阀体的安装方向确定。阀芯420和阀芯柱410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00中;阀芯柱4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上,阀芯柱410安装在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之间,且阀芯柱410、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之间围设形成活动空间;阀芯420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中,且阀芯420能够在该活动空间中在活动空间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时阀芯420应当能够密封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或第二流体进出管300。本实施例中的阀芯杆包括至少三根阀芯杆411,所述阀芯420的直径小于等于任意两根阀芯杆411之间的距离,所述阀芯420的直径大于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第二流体进出管300的直径。所述阀芯420的直径小于等于任意两根阀芯杆411之间的距离,这样能够保证阀芯420能够自由在活动空间中运动不会被阀芯柱410卡住。所述阀芯420的直径大于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第二流体进出管300的直径,这样能够保证阀芯420不会掉入第一流体进出管200或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中。如图1所示,阀芯柱4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第一流体进出管(200);第二流体进出管(300);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两端;阀芯柱(410),所述阀芯柱(410)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之间,所述阀芯柱(4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上,且所述阀芯柱(410)、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之间围设形成活动空间;以及阀芯(420),所述阀芯(420)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中,且所述阀芯(420)能够在所述活动空间中移动,所述阀芯(420)能够密封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200)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3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亮赵亮何国军聂旺辉汪俊勇李冰凝李志强梁俣冯鹏程骆梦思梁焯劲贾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