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214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负荷力矩、也不产生无效空间的屋顶构造物。是将屋顶(1)用支柱(2)支承的屋顶构造物,设为将屋顶(1)的前端部作为自由端、在后端部结合着支柱(2)的上端部的悬臂构造;支柱(2)的下端部被固定在混凝土基础(5)中;支柱(2)以上端朝向后方侧、下端朝向前方侧的方式倾斜。由于当在屋顶(1)发生了负荷时在支柱(2)发生的反向力矩cm将由负荷产生的负荷力矩(M)减小,所以能够使支柱(2)在强度上变得有利。如果将支柱(2)用2根柱材和将它们连结的垂直连结材(10)构成,则使支柱(2)倾斜希望的角度而施工变得容易。

Roof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屋顶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顶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拥有将屋顶用支柱支承的基本构造、包括车库(停车棚)或保管自行车的车棚(自行车停车棚)、设置在人的步行场所处的回廊等的屋顶构造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以停车棚为代表的屋顶构造物的以往例,有专利文献1的技术。该以往技术与许多停车棚同样,是将屋顶的后端部用多个支柱悬臂支承的结构。支柱相对于地表面垂直地立设,其上端部被固定在屋顶的后端部,其下端部被固定在埋设于地中的混凝土基础上。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中,有以下这样的问题。第1,有对垂直的支柱作用较大的负荷力矩的问题。基于图4(B)进行说明。在屋顶101上因积雪等而产生了较大的载荷W的情况下,在支柱102上作用逆时针方向的负荷力矩M。因此,支柱102必须拥有能承受该负荷力矩M的刚性,还必须提高支柱102与屋顶101之间的结合部的强度。第2,在上述以往技术中,有在设置到墙边等的邻地边界的情况下在停车棚后方容易出现无效空间的问题。基于图5(B)进行说明。图中标号150是砌块墙,151是作为其基础的L型基脚。支柱102的下端部102b被埋设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05中。该混凝土基础105在强度确保上,在平成14年国土交通省告示第410号中设定了从埋设的支柱102必须拥有与支柱自身的宽度尺寸d相同尺寸的覆盖尺寸e。即使确保该覆盖尺寸e而使混凝土基础105最接近于L型基脚151,在停车棚的屋顶101的后端与砌块墙150之间产生无效空间Ds。即,由于作为停车棚能够保护汽车的空间是到屋顶101的正下方为止,所以无效空间Ds部分成为停车棚的保护达不到的无用的区域。这样,在上述以往技术中用地的有效利用被制约。对于上述那样的强度上的问题,增大构成屋顶及支柱的部件的截面尺寸或选择强度更高的材料(与铝材相比钢材等)而设为高强度设计是周知的技术思想。但是,在这样的以往周知的高强度设计中,不仅成本变高,而且制品的尺寸及重量也变大,所以发生设置场所的选择受制约等新的问题。作为以停车棚为代表的屋顶构造物的以往例,也有专利文献2、3的技术。这些以往技术是将屋顶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用多个倾斜的支柱支承的。然而,如果支柱被垂直地立设,则垂直的确认较容易,所以将屋顶构造物相对于地表面以正确的基准角度设置的施工较容易。但是,在支柱倾斜的情况下,确认支柱是否相对于地表面以希望的基准角度倾斜较困难。因此,有难以将屋顶构造物的支柱或屋顶相对于地表面匹配成希望的基准角度而正确地施工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884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技术注册第31986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技术注册第31826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所以,本专利技术者们对于上述以往技术中的较大的负荷力矩的发生及无效空间的发生的问题、和以往型高强度设计导致的尺寸的大型化及成本的增加的问题,想要以根本性不同的设计思想来解决。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悬臂构造的屋顶构造物中、基于使支柱倾斜这一全新的设计思想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屋顶构造物。此外,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柱倾斜的屋顶构造物中容易以正确的角度施工的屋顶构造物和其施工方法。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第1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是将屋顶用支柱支承的屋顶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是以上述屋顶的前端部为自由端、将上述支柱的上端部结合在后端部的悬臂构造;上述支柱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地中;该支柱以上端朝向后方侧且下端朝向前方侧的方式倾斜。总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在以下的方面存在特征:在悬臂构造的屋顶构造物中,基于使支柱倾斜这一到目前为止谁都没有想到的设想,完成了在强度上有利的屋顶构造物。第2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在第1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的倾斜角度是65°~85°。第3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在第1专利技术或第2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地中的混凝土基础中,该混凝土基础的后端位于比上述屋顶的后端靠前方。第4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在第1专利技术、第2专利技术或第3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是将2根柱材平行地排列并组装的结构。第5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在第4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具备将上述2根柱材连结的垂直连结材;上述垂直连结材相对于地表面垂直地设置。第6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在第4专利技术或第5专利技术中,上述2根柱材的下端部被用截面L字状的下端部连结材相互连结。第7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的施工方法,是第5专利技术记载的屋顶构造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垂直连结材相对于地表面垂直的状态,将支柱固定在地中。第8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是将屋顶用支柱支承的屋顶构造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柱倾斜,并且由2根柱材和将该柱材连结的垂直连结材构成;上述垂直连结材相对于地表面垂直地设置。第9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在第8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上述2根的柱材的下端部被用截面L字状的下端部连结材相互连结。第10专利技术的屋顶构造物的施工方法,是第8专利技术记载的屋顶构造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垂直连结材相对于地表面垂直的状态,将支柱固定在地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1专利技术,由于支柱以支柱的上端处于后方侧、下端朝向(位于)前方侧的方式倾斜,所以当在屋顶产生了负荷时在支柱中产生反向力矩。由于该反向力矩将由负荷产生的负荷力矩抵消(减小),所以能够使支柱成为在强度上有利的状态。因而,使用的部件可以使用铝制的型材等的轻量材,能够不导致尺寸的大型化而构成屋顶构造物。因此,成本不会增加,设置场所的选择也不会被制约。此外,由于支柱连结在屋顶的后端部上,所以支柱不会成为对停车的汽车的出入或人的通行的妨碍。根据第2专利技术,通过支柱的倾斜角度是65°~85°,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反向力矩带来的负荷力矩的减小效果,并且也不会发生支柱的容许应力的低下等的不良状况。根据第3专利技术,由于能够在确保混凝土基础的覆盖尺寸的同时,使屋顶的后端接近于墙等的邻地边界而设置,所以能够以不发生无效空间的方式设置屋顶构造物。根据第4专利技术,通过将2根柱材的间隔变更,能够将支柱的宽度尺寸变更,能够调整支柱的强度。因此,也不会使部件的尺寸大型化,而能够增大支柱的宽度尺寸,所以能够提高支柱的强度。此外,能够在2根柱材之间安装罩及附属品(照明及导引板等),能够实现设计性的提高及功能性的赋予。根据第5专利技术,通过使垂直连结材相对于地表面垂直,能够使支柱相对于地表面以希望的角度正确地倾斜。因此,支柱倾斜的屋顶构造物的施工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垂直连结材将2根柱材连结,所以支柱的刚性变高。根据第6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截面L字状的下端部连结材,当在基础内立设支柱时,能够使下端部连结材如脚那样发挥功能,在将支柱临时设置时能够稳定地立设。因此,屋顶构造物的施工变得容易。根据第7专利技术,通过保持垂直连结材相对于地表面呈垂直的状态而施工,使支柱相对于地表面以希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构造物,将屋顶用支柱支承,其特征在于,/n该屋顶构造物是以上述屋顶的前端部为自由端、将上述支柱的上端部结合在后端部的悬臂构造;/n上述支柱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地中;/n该支柱以上端朝向后方侧且下端朝向前方侧的方式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30 JP 2017-165040;20180219 JP 2018-0268631.一种屋顶构造物,将屋顶用支柱支承,其特征在于,
该屋顶构造物是以上述屋顶的前端部为自由端、将上述支柱的上端部结合在后端部的悬臂构造;
上述支柱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地中;
该支柱以上端朝向后方侧且下端朝向前方侧的方式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柱的倾斜角度是65°~8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顶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柱的下端部被固定在地中的混凝土基础中,该混凝土基础的后端位于比上述屋顶的后端靠前方。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屋顶构造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柱是将2根柱材平行地排列并组装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构造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口晃士佐川慎治
申请(专利权)人:四国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