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板构造,适用于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折板端部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因此混凝土折板常常出现裂缝,从而影响的混凝土折板耐久性和力学性能。如何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折板构造,防止混凝土开裂等质量通病的出现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板构造,解决传统折板端部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下部负筋、上部负筋、受力筋、钢筋套筒。下部负筋水平伸入折板下边缘受力筋处并上折锚固,上折锚固长度为40倍下部负筋直径,上部负筋延伸至下边缘受力筋处并水平锚固,水平锚固长度为40倍上部负筋直径,受力筋相互之间连接不允许绑扎连接,采用钢筋套筒连接,钢筋套筒连接位置设置在折形板跨度的1/3部位。本技术力学性能好。附图说明图I折板构造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部负筋,2、上部负筋,3、受力筋,4、钢筋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I为折板构造示意图。本技术包括下部负筋I、上部负筋2、受力筋3、钢筋套筒4。下部负筋I直径为12mm,上部负筋I直径为12mm,下部负筋I水平伸入折板下边缘受力筋3处并上折锚固,上折锚固长度为480mm,上部负筋2延伸至下边缘受力筋3处并水平锚固,水平锚固长度为480mm,受力筋3相互之间连接采用钢筋套筒4连接,钢筋套筒4连接位置设置在折形板跨度的1/3部位。权利要求1.一种折板构造,其特征是包括下部负筋、上部负筋、受力筋、钢筋套筒,下部负筋水平伸入折板下边缘受力筋处并上折锚固,上折锚固长度为40倍下部负筋直径,上部负筋延伸至下边缘受力筋处并水平锚固,水平锚固长度为40倍上部负筋直径,受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板构造,其特征是包括下部负筋、上部负筋、受力筋、钢筋套筒,下部负筋水平伸入折板下边缘受力筋处并上折锚固,上折锚固长度为40倍下部负筋直径,上部负筋延伸至下边缘受力筋处并水平锚固,水平锚固长度为40倍上部负筋直径,受力筋相互之间连接不允许绑扎连接,采用钢筋套筒连接,钢筋套筒连接位置设置在折形板跨度的1/3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