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和清洗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44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33
需要一种不起泡、对水的溶解性良好、不产生残渣的稳定化的固态漂白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化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该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形成有涂布层,所述涂布层含有选自由芳香族羧酸的碱金属盐、非环状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碳原子数为1~7的非环状一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和清洗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和清洗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和清洗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为了清洗厨房、浴室、盥洗室、卫生间等的排水管、蓄水部;洗涤衣物等;清洗餐具、烹调用具;将洗浴用水、池水等保持为清洁,出于清洗、杀菌、漂白等目的而广泛使用固态漂白剂。这样的固态漂白剂根据用途以粉末、颗粒、片剂等各种形状使用,有时与有助于清洗的各种表面活性剂、碱剂、金属离子捕集剂等其它成分混合而使用。如此,在将固态漂白剂与其它成分混合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固态漂白剂的高反应性,导致固态漂白剂与其它成分反应。其结果,不仅引起固态漂白剂的劣化、失活、分解,而且还同时引起其它成分的分解、劣化,从而清洗、杀菌、漂白等效果显著降低。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固态漂白剂与其它成分的反应,提出了对固态漂白剂进行涂布或者进行胶囊化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主旨:通过在作为活性含卤素漂白剂的核成分的氯化异氰脲酸化合物的表面形成包含无机盐的第一层以及包含正烷基磺酸盐等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第二层,改善了氯化异氰脲酸化合物的稳定性。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用碳原子数为16~18的脂肪酸皂和碳原子数为12~14的碱金属脂肪酸皂进行了胶囊化的漂白剂粒子。然而,这些合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皂是具有高起泡性的表面活性剂,在使用含有这样的表面活性剂的漂白剂粒子时,为了冲洗泡沫在使用后需要进行过度的涮洗作业,而且例如在循环使用工作用餐具清洗机、冷却设备等的水的情况下,出现泡沫被吸入泵内部而导致流速降低等问题。另外,在餐具清洗机中,为了以高压喷射清洗液,要求无起泡性。因此,对于含有这样的表面活性剂的漂白剂粒子而言,遗留下了在不需要起泡性的情况下、在起泡性妨碍使用的情况下无法使用、用途受限的问题。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用熔点为40℃~50℃且固体含量在40℃下为35%~100%、在50℃下为0%~15%的一种以上石蜡封入了漂白剂的粒子。但是,这样的石蜡由于不溶于水,因此在温度不满足熔点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实质上不能将漂白剂释放到清洗水中而且粒子本身成为残渣而残留的问题。另外,即使在温度大于40℃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熔融的石蜡也不溶于水,因此为了防止石蜡的残留而需要另行配合乳化剂等。此外,在使用后温度降低时,依然存在再次成为残渣等问题。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包覆了包含饱和脂肪酸、微晶蜡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的多层的漂白剂。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一种漂白剂胶囊化粒子,其包含含有石蜡等的第一涂布剂以及含有A型沸石和硬脂酸钙的粉体的第二涂布剂。然而,对于这样的包覆,由于饱和脂肪酸、微晶蜡、石蜡、A型沸石、硬脂酸钙不溶于水,因此存在与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情况相同的残留残渣的问题。此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等有机高分子具有与固态漂白剂反应的反应性,因此需要设置脂肪酸等的层而进行隔离以使得固态漂白剂不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直接接触,从而存在加工变得复杂的问题。而且,在将这些有机高分子等用于涂布的情况下,从制造开始时起到使用结束时为止,在完全阻止所述有机高分子与固态漂白剂接触的同时进行加工是极其困难的,存在加工时发生漂白剂的劣化、失活、分解、其它材料的分解的可能性高的问题。在专利文献7中记载了一种自动餐具清洗机用粉末洗涤剂,其包含具有聚(甲基丙烯酸)等聚羧酸酯包膜的粒状氧化成分。然而,这样的聚羧酸酯在通常的中性pH下不溶于水,在碱性pH下对水的溶解性稍微得到改善,但是依然没有解决产生残渣的问题。另外,聚羧酸酯由于分子内的酯基等官能团而与氧化性含卤素漂白剂具有反应性,因此在用包含这样的官能团的聚合物包覆漂白剂的情况下,分解反应在聚羧酸酯与漂白剂之间慢慢进行,包覆发生劣化,因此对储存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存在漂白剂由于与包覆剂的反应而导致劣化、失活、分解的问题。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含有固体状含氯类漂白剂和苯甲酸钠且为片剂形态的含氯类漂白剂组合物。然而,仅暗示了通过配合苯甲酸钠得到减轻片剂吸湿的效果和润滑效果,由此改善了压片性,但不能将有助于清洗的各种表面活性剂、碱剂、金属离子捕集剂等其它成分与固体状含氯类漂白剂进行混合,也丝毫没有暗示能够将苯甲酸钠用于涂布层。由这些现有技术文献可知,认为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多糖类、蜡等烃、高分子聚合物等适合作为用于固态漂白剂的稳定化而使用的涂布材料。然而,在将这些化合物用于涂布层的情况下,保护固态漂白剂的效果不充分,而且还存在这些化合物自身与固态漂白剂发生反应的情况。此外,固态漂白剂与许多有机物具有反应性,因此不得不从有限范围的化合物中进行选择,并且依然没有解决产生起泡、残渣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将水溶性无机盐等化合物用于涂布材料的情况下,虽然能够避免不需要的起泡、残渣的产生,但是水溶性无机盐自身不形成涂布层,因此不适合作为涂布材料,或者即使形成涂布层,也具有稳定化效果(使固态漂白剂免受劣化、失活、分解等的因素影响)低的缺点。为了弥补这些缺点,需要将水溶性无机盐与所述分子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多糖类、蜡等烃、高分子聚合物等组合而形成多层覆膜等来使用。如上所述,需要具有不起泡、对水的溶解性良好、不产生残渣的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95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8-50709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2-17710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313200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53-26782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7566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昭63-154798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昭60-1884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以及配合了所述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的清洗剂组合物。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以及配合了所述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的清洗剂组合物通过使固态漂白剂不反生劣化、失活、分解而能够稳定化。此外,能够得到仅出现少量起泡或者不起泡的效果。另外,能够得到对水的溶解性良好、仅产生少量残渣或者不产生残渣的效果。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鉴于上述问题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选择选自由芳香族羧酸的碱金属盐、非环状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碳原子数为1~7的非环状一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下,有时简称为羧酸的碱金属盐)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作为用于涂布层的材料,由此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和配合了其的清洗剂组合物使固态漂白剂不反生劣化、失活、分解从而能够稳定化。此外,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所述固态漂白剂含有物能够得到仅出现少量起泡或者不起泡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所述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对水的溶解性良好,能够得到仅产生少量残渣或者不产生残渣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作为涂布层使用的芳香族羧酸的碱金属盐、非环状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碳原子数为1~7的非环状一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对漂白剂粒子稳定,在固态漂白剂与涂布层之间不发生不合适的副反应,因此无需设置隔离固态漂白剂与涂布层的另外的层而能够在固态漂白剂的表面直接设置涂布层。在本专利技术中,“不起泡”表示将调节为一定浓度的具有涂布层的固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具有含有固态漂白剂的第一层和包含涂布层的第二层,其中,所述涂布层含有选自由芳香族羧酸的碱金属盐、非环状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碳原子数为1~7的非环状一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2 JP 2016-0866191.一种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具有含有固态漂白剂的第一层和包含涂布层的第二层,其中,所述涂布层含有选自由芳香族羧酸的碱金属盐、非环状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碳原子数为1~7的非环状一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其中,所述芳香族羧酸的碱金属盐为选自由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其中,所述非环状二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为选自由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和十四烷二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漂白剂含有物,其中,所述碳原子数为1~7的非环状一元羧酸的碱金属盐为选自由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和庚酸的碱金属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者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利本章宏佐广浩一丰田刚司岩崎好也
申请(专利权)人:四国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