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韩专利>正文

无系杆3K行星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56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3K行星减速器,由输入轴、中心小齿轮、行星轮、与机架固定的内齿轮、活动的内齿轮、输出轴、轴承构成。输入轴由轴承支承并穿过固定的内齿轮中心与小齿轮固连,从而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行星轮外啮合使其运动,二者的宽度都较大,从而使行星轮不需要系杆支撑,省掉了系杆及为保持行星轮和系杆连接所需的轴和轴承。行星轮同时与固定的内齿轮和活动的内齿轮都保持内啮合,由此两个内齿轮的齿数相差较小,可依靠齿轮变位来实现这种差别。其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工艺性好、装配方便、效率较高、更易于实现小型化和微型化。可用于机器人、玩具、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医疗机械、家用电器、矿山机械、起重机械等的减速装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装置,特别是一种小型和微型的用于机器人、玩具、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医疗机械、家用电器等,大型的用于矿山机械、起重机械等的减速装置。现有的3K,如NGWN型行星减速器与其他类型的行星减速器相比,具有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但也存在效率低、工艺性差、装配困难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NGWN行星减速器的优点,如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又有工艺性好、装配方便、效率较高、更易于实现小型化和微型化的行星减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个减速器由输入轴、中心小齿轮、行星轮、与机架固定的内齿轮、活动的内齿轮、输出轴、轴承构成。输入轴由轴承支承并穿过固定的内齿轮中心与小齿轮固连,从而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行星轮外啮合使其运动,二者的宽度都较大,从而使行星轮不需要系杆支撑,省掉了系杆及为保持行星轮和系杆连接所需的轴和轴承。行星轮又同时与固定的内齿轮和活动的内齿轮都保持内啮合,且两对内啮合有相同的中心距,由此两个内齿轮的齿数相差较小,需依靠齿轮变位来实现这种差别。活动的内齿轮与输出轴固连并输出运动。在大型装置中,与行星轮两端接触的面应耐磨,必要时需增加端面轴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是在NGWN型行星减速器的基础上将两个行星齿轮合二为一并适当加长了中心小齿轮,这样行星轮就不需要系杆即行星轮保持架的支承,由此省掉了系杆及为保持行星轮和系杆连接所需的轴和轴承,减少了构件数。其次是因为减少构件数就是减少了运动副数,从而减少了摩擦损耗,提高了效率。第三是行星齿轮没有轴,减少了加工工艺并使加工更为容易。第四是由于行星轮是直接插在中心小齿轮和两个内齿轮之间,没有系杆和轴的阻碍,使安装非常方便。第五是通过对齿轮的变位来使两个内齿轮有较小的齿数差并能同时与同一个行星轮啮合,由此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范围。最后是因为外齿轮可以作为整个装置的壳体,进一步减小了装置的尺寸。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个行星减速器,它由输入轴(A)、齿数为z1的中心小齿轮(1)、齿数为z2的行星轮(2)、与机架(7)固定的齿数为z3的内齿轮(3)、齿数为z4的活动的内齿轮(4)、输出轴(B)、轴承(5)和(6)构成。输入轴(A)穿过固定内齿轮(3)的中心由轴承(5)支承,并与小齿轮(1)固连,从而带动小齿轮(1)转动。当内齿轮(3)及与之固连的机架(7)等使用尼龙等有自润滑性能的材料时,可省去轴承。小齿轮(1)与行星轮(2)啮合并推动其运动,二者的宽度都较大,从而使行星轮不需要系杆支撑,省掉了系杆以及为保持行星轮(2)和系杆连接所需的轴和轴承。行星轮(2)又同时与固定的内齿轮(3)和活动的内齿轮(4)保持啮合,两个内齿轮的齿数相差较小,并依靠齿轮变位来实现这种差别。活动的内齿轮(4)与输出轴(B)固连并输出运动。内齿轮(4)由安装在机架上的轴承(6)支承,或直接接在与之相连的机构的输入轴上。减速器的传动比可用下式计算iAB=z4(z1+z3)z1(z4-z3)]]>当取齿数z1=z2=17,z3=52,z4=51时,可得传动比iAB=-207,负号表示输入轴(A)和输出轴(B)转向相反。当取齿数z1=z2=17,z3=51,z4=52时,可得传动比iAB=207,这时输入轴(A)和输出轴(B)转向相同。安装时,先将与输入轴(A)固连的中心小齿轮(1)插入已装有轴承(5)的固定的内齿轮(3)中,然后在二者之间插入行星轮(2),再将与输出轴(B)固连的活动的内齿轮(4)插在行星轮(2)和机架(7)之间,最后将输出轴(B)用轴承(6)固定在机架(7)上或与其他机构的输入轴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3K行星减速器,支承在机壳上的输入轴(A)与中心小齿轮(1)固连,中心小齿轮与行星轮(2)相啮合,而行星轮又同时与固定的内齿轮(3)和活动的内齿轮(4)相啮合,活动内齿轮则与输出轴(B)固连,其特征是一个行星轮同时与两个内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K行星减速器,其特征是行星轮同时与内齿轮(3)和内齿轮(4)保持啮合,两对内啮合齿轮有相同的中心距,两个内齿轮的齿数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K行星减速器,其特征是内齿轮(3)与(4)可作为减速器的外壳,其中内齿轮(3)不运动,内齿轮(4)与输出轴固连。专利摘要一种3K行星减速器,由输入轴、中心小齿轮、行星轮、与机架固定的内齿轮、活动的内齿轮、输出轴、轴承构成。输入轴由轴承支承并穿过固定的内齿轮中心与小齿轮固连,从而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行星轮外啮合使其运动,二者的宽度都较大,从而使行星轮不需要系杆支撑,省掉了系杆及为保持行星轮和系杆连接所需的轴和轴承。行星轮同时与固定的内齿轮和活动的内齿轮都保持内啮合,由此两个内齿轮的齿数相差较小,可依靠齿轮变位来实现这种差别。其传动比范围大、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工艺性好、装配方便、效率较高、更易于实现小型化和微型化。可用于机器人、玩具、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医疗机械、家用电器、矿山机械、起重机械等的减速装置。文档编号F16H1/28GK2531172SQ9920278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赵韩 申请人:赵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K行星减速器,支承在机壳上的输入轴(A)与中心小齿轮(1)固连,中心小齿轮与行星轮(2)相啮合,而行星轮又同时与固定的内齿轮(3)和活动的内齿轮(4)相啮合,活动内齿轮则与输出轴(B)固连,其特征是:一个行星轮同时与两个内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韩
申请(专利权)人:赵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