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韩专利>正文

磁力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48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力减振器,其缸体由之间套装有上、下激磁线圈的内外缸体组成,缸体盖下和缸底上各有一块永磁铁。上端与防尘罩连接的导杆,其下端与缸体内可自由滑动的移动永磁铁连接。外缸体外圆面上有一个与上下两激磁线圈和电路连接的且其触钮与防尘罩内壁接触的电流换向开关。移动磁铁的上下运动受到上下线圈磁场和上下磁铁磁场的阻尼作用,达到减振目的。其结构简单、无污染、阻尼值可调。可用于汽车、精密机床等的防振、抗振。(*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抗振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精密机床等减振、抗振的磁力阻尼装置。现有的减振装置,有用于直线运动的如弹簧和带有油、空气或其他介质的阻尼器,也有用于旋转运动的电磁阻尼器。这些阻尼器中,除电磁阻尼器外,其他类型阻尼器均难以根据工况情况随时调整阻尼值。而对于电磁阻尼器,只能用于旋转和扭转运动,而不适于直接用在直线运动的场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用于直线运动场合,其阻尼值能随工况情况随时调整的电磁和永磁结构的磁力减振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个减振器由防尘罩、导杆、缸体和激磁电路等构成。筒形防尘罩下面的缸体由内缸体和外缸体组成。内外缸体之间套装有上下两个与缸体同心的筒式线圈;缸体的盖下和缸底上各有一个上永磁铁和下永磁铁。防尘罩内与其同心连接的并通过缸体的缸盖和上永磁铁伸入到内缸体中的导杆下端,连接有一个可在内缸体中上下滑动的移动永磁铁。缸体的外缸体外圆周面上方有一个与上下激磁线圈,以及与激磁电路连接的电流换向开关,换向开关的触钮与防尘罩内壁摩擦接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同时应用了电磁与永磁,其阻尼值可随工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减振效果好;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易于控制而无污染,寿命长且维修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个筒式减振器,它由防尘罩(2)、导杆(3)、缸盖(12)、上下永磁铁(4和10)、内外缸体(5和6)、上下筒形线圈(7和9)、移动永磁铁(8)、电流换向开关(13)、上下连接环(1和11)以及激磁电路(15)组成。激磁电路(15)由可变电阻R和电源E组成。其中防尘罩(2)、导杆(3)、上连接环(1)、和移动永磁铁(8)构成一个整体,通过上连接环(1)与外部的活动构件相连接。其他部件构成一体且通过下连接环13与外部的基础构件相连接。减振器的缸体(14)主要由内外缸体(5和6)组成。内外缸体(5和6)之间套装有上下两个筒形激磁线圈(7和9)。缸体(14)的上端有上永磁铁(4)和缸盖(12)。内缸体(5)底部有下永磁铁(10)。导杆(3)的上端与防尘罩(2)同心连接,下端穿过缸盖(12)、上永磁铁(4)与在内缸体(5)内自由上下滑动的移动永磁铁(8)连接。防尘罩(2)随导杆(3)沿缸体(14)外壁上下移动。外缸体(6)外圆周面上装有与上下线圈(7和9)及激磁电路(15)相连的电流换向开关(13)。换向开关(13)的触钮与防尘罩(2)的内壁摩擦接触。各永磁铁的尺寸和上下线圈的安匝数可根据所需磁力的大小设计制作。激磁电路为一般的简单直流分压电路,也可将换向开关(13)由传感器及其相应的电路代替,而可变电阻R部分也可增加传感器和相应的控制电路。本实施例的换向开关(13)具有上下两组触点,防尘罩(2)上下运动时触动换向开关(13)的触钮使其接触触点变换,从而达到改变上下线圈(7和9)中电流方向及磁场方向的目的。当因振动而使移动永磁铁(8)向下运动时,防尘罩(2)向下运动使换向开关(13)的触钮压向下方一组触点,激磁电流使上线圈(7)产生的磁场与移动永磁铁(8)的磁场相吸,而下线圈(9)产生的磁场与其相斥,从而产生阻尼力以阻碍移动永磁铁(8)的运动。随着移动永磁铁(8)向下运动,两线圈(7和9)的电磁力对移动永磁铁(8)的作用逐渐减弱,而下永磁铁(10)对移动永磁铁(8)产生的阻力即排斥力越来越大,弥补了电磁力的不足。而当移动永磁铁(8)向上运动时,换向开关(13)因防尘罩(2)向上运动使其下方一组触点分离而上一组触点接触,由此使上下线圈(7和9)中的电流反向而产生相反的磁场,与上永磁铁(4)一起对移动永磁铁(8)的运动产生阻尼作用。当工况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可变电阻R也或通过自动控制来调整激磁电流的大小以改变电磁力,从而达到改变其阻尼值的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由防尘罩、导杆、缸体和激磁电路等构成的磁力减振器;其特征是筒形防尘罩(2)下面的缸体(14)由内外缸体(5和6)组成,内外缸体(5和6)之间套装有上下两个与缸体(14)同心的筒形线圈(7和9);缸体(14)的上端有上永磁铁(4)和缸盖(12);内缸体(5)底部有下永磁铁(10),导杆(3)的上端与防尘罩(2)同心固定连接,下端穿过缸盖(12)、上永磁铁(4)在缸体(14)内与可在缸体(14)内自由上下滑动的移动永磁铁(8)固定连接,防尘罩(2)随导杆(3)沿缸体(14)外壁上下移动;外缸体(6)外壁上方装有一个与上下线圈(7和9)及外部激磁电路(15)相连的电流换向开关(13);换向开关(13)的触钮与防尘罩(2)的内壁摩擦接触。专利摘要一种磁力减振器,其缸体由之间套装有上、下激磁线圈的内外缸体组成,缸体盖下和缸底上各有一块永磁铁。上端与防尘罩连接的导杆,其下端与缸体内可自由滑动的移动永磁铁连接。外缸体外圆面上有一个与上下两激磁线圈和电路连接的且其触钮与防尘罩内壁接触的电流换向开关。移动磁铁的上下运动受到上下线圈磁场和上下磁铁磁场的阻尼作用,达到减振目的。其结构简单、无污染、阻尼值可调。可用于汽车、精密机床等的防振、抗振。文档编号F16F15/03GK2278110SQ96204030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赵韩 申请人:赵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防尘罩、导杆、缸体和激磁电路等构成的磁力减振器;其特征是筒形防尘罩(2)下面的缸体(14)由内外缸体(5和6)组成,内外缸体(5和6)之间套装有上下两个与缸体(14)同心的筒形线圈(7和9);缸体(14)的上端有上永磁铁(4)和缸盖(12);内缸体(5)底部有下永磁铁(10),导杆(3)的上端与防尘罩(2)同心固定连接,下端穿过缸盖(12)、上永磁铁(4)在缸体(14)内与可在缸体(14)内自由上下滑动的移动永磁铁(8)固定连接,防尘罩(2)随导杆(3)沿缸体(14)外壁上下移动;外缸体(6)外壁上方装有一个与上下线圈(7和9)及外部激磁电路(15)相连的电流换向开关(13);换向开关(13)的触钮与防尘罩(2)的内壁摩擦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韩
申请(专利权)人:赵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