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461 阅读:5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差速器座10、主动齿轮轴4及从动齿轮8位于差速器壳体1内,左半轴齿轮3A及右半轴齿轮3B位于差速器座10内。主动齿轮轴4通过内花键套5与花键轴6相连,花键轴6与万向节组合7伸入差速器壳体1的一端用螺栓13相连;从动齿轮8通过螺栓11安装在差速器座10上,主动齿轮轴4与从动齿轮8啮合;两行星齿轮9A、9B浮套在行星齿轮轴12上,行星齿轮轴12的两轴颈嵌在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孔内,左、右半轴齿轮3A、3B的轴颈分别穿过从动齿轮8及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座孔,并分别与左、右差速球笼2A、2B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动效率高,机械振动小,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尤其适合小功率的动力传递。(*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尤其是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四轮或三轮摩托车上非常重要的传动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增大,同时相应降低转速,并可使两侧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主要由差速器壳、差速器座、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两行星齿轮及左、右半轴齿轮等组成。传统差速器一般是通过一根传动轴与发动机相连,安装在前桥或后桥上,差速器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左、右半轴,所需传动轴长而粗,要靠车桥来承载,传动效率低,机械损失大;半轴长且较重,在不同高度的路面上两车轮不能摆动,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加上传动轴自身的振摆又大,从而导致整个车辆的机械振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机械振动小,适合小功率传递动力的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差速器壳体及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座、主动齿轮轴及从动齿轮,差速器座内有左、右半轴齿轮均与两行星齿轮啮合,主动齿轮轴通过内花键套与花键轴相连,花键轴与万向节组合伸入差速器壳体内的一端用螺栓相连;从动齿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差速器座上,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啮合;两行星齿轮浮套在行星齿轮轴上,行星齿轮轴的两轴颈嵌在差速器座上相应的孔内,左、右半轴齿轮的轴颈分别穿过从动齿轮及差速器座上相应的座孔,并分别与左、右差速球笼相连。本技术中差速器通过带万向节的传动轴直接与发动机的副轴(输出轴)相连,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经主动齿轮轴与从动齿轮间的一级减速后传递到差速器座上,简化了结构,带万向节的传动轴比较小巧,减少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机械损失。左、右半轴齿轮通过左、右差速球笼分别与左、右半轴相连,左、右半轴与车轮连接处也可设置球笼连接结构,所需半轴短小轻巧,并可使两驱动轮在不同路面,不同高度的情况下能独立驱动,机械振动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动效率高,机械振动小,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尤其适合小功率的动力传递。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差速器壳体1、左差速球笼2A、右差速球笼2B、左半轴齿轮3A、右半轴齿轮3B、主动齿轮轴4、花键套5、花键轴6、万向节组合7、从动齿轮8、行星齿轮9A、行星齿轮9B、差速器座10、螺栓11、行星齿轮轴12及螺栓13组成,差速器座10、主动齿轮轴4及从动齿轮8位于差速器壳体1内,左半轴齿轮3A及右半轴齿轮3B位于差速器座10内。主动齿轮轴4通过内花键套5与花键轴6相连,花键轴6与万向节组合7伸入差速器壳体1内的一端用螺栓13相连;从动齿轮8通过螺栓11安装在差速器座10上,主动齿轮轴4与从动齿轮8啮合;两行星齿轮9A、9B浮套在行星齿轮轴12上,行星齿轮轴12的两轴颈嵌在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孔内,左、右半轴齿轮3A、3B的轴颈分别穿过从动齿轮8及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座孔,并分别与左、右差速球笼2A、2B相连。从图1可看出主动齿轮轴4、从动齿轮8、两行星齿轮9A、9B及左、右半轴齿轮3A、3B均为锥齿轮。工作原理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经万向节组合7传递到花键轴6上,花键轴6将力矩通过花键套5传递到主动齿轮轴4上,经主动齿轮轴4与从动齿轮8间的一级减速后传递到差速器座10上,当两侧驱动轮以相同速度转动时(理想状态),行星齿轮9A及行星齿轮9B随差速器座10一起绕半轴轴线转动,行星齿轮9A及行星齿轮9B自身不转动,即公转,行星齿轮9A及行星齿轮9B带动与它们啮合的左半轴齿轮3A及右半轴齿轮3B转动;当两侧驱动轮阻力不同时,行星齿轮9A及行星齿轮9B在作上述公转的同时,还绕自身轴线转动,即自转,使左半轴齿轮3A及右半轴齿轮3B产生(角)速度差,从而带动两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达到差速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1)及位于差速器壳体(1)内的差速器座(10)、主动齿轮轴(4)及从动齿轮(8),差速器座(10)内有左、右半轴齿轮(3A、3B)均与两行星齿轮(9A、9B)啮合,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轴(4)通过内花键套(5)与花键轴(6)相连,花键轴(6)与万向节组合(7)伸入差速器壳体(1)内的一端用螺栓(13)相连;从动齿轮(8)通过螺栓(11)安装在差速器座(10)上,主动齿轮轴(4)与从动齿轮(8)啮合;两行星齿轮(9A、9B)浮套在行星齿轮轴(12)上,行星齿轮轴(12)的两轴颈嵌在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孔内,左、右半轴齿轮(3A、3B)的轴颈分别穿过从动齿轮(8)及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座孔,并分别与左、右差速球笼(2A、2B)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轴(4)、从动齿轮(8)、两行星齿轮(9A、9B)及左、右半轴齿轮(3A、3B)均为锥齿轮。专利摘要一种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差速器座10、主动齿轮轴4及从动齿轮8位于差速器壳体1内,左半轴齿轮3A及右半轴齿轮3B位于差速器座10内。主动齿轮轴4通过内花键套5与花键轴6相连,花键轴6与万向节组合7伸入差速器壳体1的一端用螺栓13相连;从动齿轮8通过螺栓11安装在差速器座10上,主动齿轮轴4与从动齿轮8啮合;两行星齿轮9A、9B浮套在行星齿轮轴12上,行星齿轮轴12的两轴颈嵌在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孔内,左、右半轴齿轮3A、3B的轴颈分别穿过从动齿轮8及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座孔,并分别与左、右差速球笼2A、2B相连。本技术传动效率高,机械振动小,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尤其适合小功率的动力传递。文档编号B60K17/16GK2731182SQ200420061629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毛科, 彭捍东, 柏代鑫 申请人: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摩托车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1)及位于差速器壳体(1)内的差速器座(10)、主动齿轮轴(4)及从动齿轮(8),差速器座(10)内有左、右半轴齿轮(3A、3B)均与两行星齿轮(9A、9B)啮合,其特征在于:    主动齿轮轴(4)通过内花键套(5)与花键轴(6)相连,花键轴(6)与万向节组合(7)伸入差速器壳体(1)内的一端用螺栓(13)相连;    从动齿轮(8)通过螺栓(11)安装在差速器座(10)上,主动齿轮轴(4)与从动齿轮(8)啮合;    两行星齿轮(9A、9B)浮套在行星齿轮轴(12)上,行星齿轮轴(12)的两轴颈嵌在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孔内,左、右半轴齿轮(3A、3B)的轴颈分别穿过从动齿轮(8)及差速器座(10)上相应的座孔,并分别与左、右差速球笼(2A、2B)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科彭捍东柏代鑫
申请(专利权)人: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